摘要:優化配置高職院校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水準,是現階段高職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因此,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模塊式教學的必要性、難點進行探究并分析,得出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中模塊式教學現存教學要點不明晰、創新性不夠且教學體系欠缺的結論,繼而提出做好模塊式教學要點篩選、加大創新力度、完善教學體系等措施,以期提高高職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模塊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223-02
模塊式教學在20世紀90年代興起,以MES、CBE最具代表性,其中MES主要是指模塊技能培訓,通過現場教學指導確保學生掌握某項技能,以教學任務為依據設定若干模塊,將知識講解與現場訓練關聯在一起,在任務驅動下完成育人任務。有別于MES,CBE主要是指能力本位教育,以提升學生能力為導向進行教學指導,確保學生活動能力、認知能力、實踐能力、自學等能力得以有效提高。模塊式教學強調能力性及實用性,契合高職院校崗位型優秀人才培育需求,在“寬基礎、活模塊”理念指引下展開教學工作,使高職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基于此,為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有效性,探析模塊式教學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模塊式教學必要性
(一)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資源
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體育教師一方面需通過體育知識技能講解與訓練使學生身體更為強健,另一方面需通過教學實踐磨礪學生品格,弘揚體育精神,將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奮勇爭先、團隊協作等思想觀念滲透在學生價值體系中,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同時將優良品格帶到工作崗位上,助力學生成為綜合素質過硬的優秀人才。這就需要教師開展模塊式教學活動,從能力本位教育、技能訓練兩個維度出發講解體育知識及技能,在教師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基礎上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二)調動學生體育運動及知識探究自主性
模塊式教學注重現場教學,在“理論+實踐”基礎上規設若干育人模塊,在體育教師講解運動技巧時指引學生進行實踐,通過觀察學生動作找準教學指導切入點,提高師生互動效率,使體育教學課堂形成“講解—實踐—互動—講解”教學閉環,根據學生體育運動實際情況調整講解內容,使該閉環更具人性化、合理性、發展性,突出學生體育知識學習實踐主體地位,達到調動高職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教改目的[1]。
(三)突出高職院校教育優勢
高職院校主要面向社會培育崗位型技能性優秀人才,基于模塊式教學側重職業崗位技能培養,加之我國有關該教學方法研究較早,在累積教研經驗基礎上達成“寬基礎、活模塊”育人共識,適合職業院校育人環境,使學生基礎從業能力、人文素養得以全面提升,繼而突出高職院校教育優勢。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模塊式教學難點
(一)模塊式教學要點未能得到有效篩選
為構建高效、穩定、可行模塊式教學平臺,通過教學指導培育學生核心素質,體育教師應找準模塊式教學要點,以此為由積極調配教育資源,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二)模塊式教學創新性欠佳
模塊式教學將知識及技能分為若干環節予以輸出,從體育知識講解、現場訓練兩個角度出發開展教學工作,為避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陷入單調性發展誤區,體育教師應樹立模塊式教學創新探究意識。一方面突出該教學方法特殊性,契合高職院校人才培育需求;另一方面發揮該教學模式優化配置育人資源能效,繼而使體育教學綜合質量得以提高。
(三)模塊式教學體系有待完善
在模塊式教學不斷發展背景下,與之相關教評機制需升級優化,同時積極調整體育教學目標,使該教學方法更加符合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要求。這就需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不斷調整模塊式教學體系,為提高該教學方法應用質量奠定基礎[2]。
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模塊式教學策略
(一)做好模塊式教學要點篩選工作
1.基礎導向
根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規劃設定模塊式教學基礎輸出內容,如足球運動基礎知識、體操運動基礎知識、籃球及排球等運動基礎知識等,確保學生體育基礎知識扎實,為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奠定基礎。
2.能力導向
一方面從體育素養角度出發通過模塊式教學培育學生協作能力,樹立終身運動意識,磨煉意志品質;另一方面從職業素養、心理素質、道德修養等角度出發培育學生能力。例如,體育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籃球小型競技比賽,通過課上訓練引導學生感受團隊協作的意義。
3.市場導向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關注市場導向,體育教師亦需根據市場就業創業現況探尋模塊式教學要點。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精確掌握體育運動時可滲透“工匠精神”內涵,鼓勵學生走上精益求精之路,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給自己留有懈怠余地,使學生精神品格更為積極向上,在充分掌握體育動作基礎上塑造優秀品行,為高職學生增強就業創業能力助力。
4.整合導向
根據國家體制健康標準針對高職學生體能水平予以檢測,從營養與運動、運動與心理、生活方式與健康、全面發展與科學鍛煉等多角度出發整合體育教學模塊,滿足學生體育學習、訓練需求,使高職院校學生能夠身心健康成長[3]。
(二)加大模塊式教學創新力度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需通過教改提升自身教育創新能力,總結模塊式教學實踐經驗,根據生源特點,從學生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素質提升等方面切入構建立體化模塊式教學平臺,通過創新多模式嫁接,資源靈活調配,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進行籃球基礎知識教學時可在“基礎導向”模塊應用數字化教學技術,為學生播放NBA經典賽事,用以吸引學生關注籃球基礎知識,在與學生共同觀看籃球運動視頻時,講解三步籃、運球、投籃、三分球等基礎知識,使“基礎導向”模塊育人質量得以提高。再如,教師在進行足球技能教學指導時可立足“能力導向”模塊應用游戲教學手段,如引導學生按照“蛇形”站在一起,在隊伍前端與后端學生同時帶球過人,以穿插方式跑完全程,而后由接球學生接力進行運球練習,使學生在模塊式教學中感到輕松愉快,在游戲化訓練中提升學生運球能力,繼而通過創新賦予模塊式教學豐富性、發展性、人性化。
(三)完善高職院校模塊式體育教學體系
1.確立模塊式教學目標
體育教師需確立模塊式教學目標,如講解體育知識,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等,使模塊式教學有的放矢。
2.挖掘模塊式教學法育人潛力
體育教師需根據學生特點及學習訴求創編教案,整合體育教育資源,挖掘模塊式教學法育人潛力。例如,體育教師可將體育知識模塊以微課形式面向學生予以展現,利用信息技術在圖片、視頻、音頻支持下豐富模塊內容表現方式,鼓勵學生根據微課模塊自學體育基礎知識及體育技能。同時可以將學習訓練過程拍攝下來在線與師生分享互動,在教師指引及“生生互動”下提高模塊式教學質量,通過教學設計完成高職院校體育學科教改任務。
3.改進評價內容
體育教師應改進評價內容,將學生體能、心理素質、學習狀態、運動興趣等要素納入模塊式教學評價體系,根據該體系綜合分析體育活動中模塊式教學優勢與劣勢,為教師不斷改進該教學方法提供依據,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綜合素質培育情況,樹立自主提升綜合素質學習進取意識,使體育教學質量得以提高[4]。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高職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師應做好模塊式教學要點篩選工作,加大模塊式教學創新力度,完善高職院校模塊式體育教學體系,繼而突出高職院校教育優勢,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尹程.“模塊式”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4):280-281.
[2]崔振宇.模塊式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3):74-75.
[3]仲偉港.高職體育以專業需求為指引開展模塊式教學探究[J].才智,2018(35):158-159
[4]王豪,趙巖.高職院校體育“新課標”下的田徑模塊教學[J].魅力中國,2019(31):175-176.
責任編輯:趙慧敏
[作者簡介]曹朋,北華大學師范分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