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迎春 俞玲 李旋 孫秋芬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變得越來越高,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也日益增強。如何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已成為廣大居民共同關注的焦點,如此一來,對體育教育事業要求變得也越來越嚴肅。怎樣對體育運動者進行健康的教育?針對此現象,構建體醫融合平臺的教育模式已成為一種必然。本文闡述了體育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現狀,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加強體醫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 體育 健康教育 體醫融合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2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Medicine Integration
Platform Based on Sports and Health Education
PENG Yingchun, YU Ling, LI Xuan, SUN Qiufen
(Guangxi Sports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1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way of lif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and the demand for physical exercise is also increasing. How to carry out physical exercise reasonabl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mmon concern of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so the requirem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How to carry on the healthy education to the sports person?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 it is inevitable to build an education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platform of sports and medicin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mode of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education.
Keywords sports; health education; sports medicine integration
0 前言
現代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參與體育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由于人們對體育鍛煉的盲目追求,形成了一些不恰當的鍛煉方法,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復雜多樣的運動造成的損傷,導致運動傷害越來越多,科學的體育鍛煉就成為體育教學值得深思和探究的問題。2016年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就明確的提出了加強體醫融合,要求專業體育人士對運動者進行科學的指導,培養運動者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將體育與醫療相結合起來,給運動者灌輸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運動者的全面發展。
1 體育教育專業存在的問題
(1)體育教學忽略理論的教學。從以往的長期體育教學過程來看,體育教師大多是以傳授學生的體育技能為主,忽略了理論知識的教授,尤其是忽略健康體育知識的教育,這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單一,形式傳統,思想教育被限制,造成了大多數學生擁有較高的體育技能水平,但是,理論知識卻嚴重匱乏的現象。體育教學也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教師往往只會注重上實踐課,無形中給學生灌輸了技能就是一切的錯誤思想,長此以往,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都缺少醫療知識的培養,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將健康理論知識應用到體育鍛煉上。
(2)體育教學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學除了忽略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教學,也忽略了學生實踐技術的培養,大多數學生都是在學校學習體育技能,且學習時間短,課時少等缺陷,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實踐,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片面化,不能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要想學生全面的健康發展,就必須注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實踐練習相結合。這是體育教師應該深思的現狀和改進的問題。
(3)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為主導,照搬教學大綱,按書本知識進行教學指導,忽略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不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清楚學生身體的健康狀況,更不進行思想教育的正確引導,由于教師的不專業和不積極的態度,造成了體育教學的質量不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弱。這是全國各個體育教學存在的普遍現狀。
2 基于體醫融合的體育教學
如何在健康的教育下引導學生達到健康的目的,這離不開體醫融合新型教學模式的實施。自國家提出體醫融合這一規劃,就說明對以體育為基礎健康教育的期待,以及對體育教學者的期待,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社會老齡化的嚴重現象,我國對體育人才的培養也變得尤其迫切,對體育人才的培養也變得多樣化,靈活性的趨勢,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健康鍛煉的需求。所以,體醫融合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的引導下,打破了傳統的教育觀念,合理的將人體運動的規律,科學的進行鍛煉,在傳授體育技能的同時,又能讓學生掌握扎實的醫療知識,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更加全面的,健康的,全程的培養體育綜合性人才。
(1)體醫融合的內涵。體醫融合是體育運動與醫療知識相結合運用的一種健康鍛煉的方式方法,其目的是以建設健康強國,提升全民健康為宗旨。有效地將進行身體健康監測和評估,體育保健,運動風險評估等相關醫學知識,結合著體育鍛煉的方式,幫助人們在健身過程中,提出有效的措施。體醫融合是體育健身與醫療康復的深度融合,是現代社會的新型科學健身和健康理念。
(2)應社會發展的趨勢,轉變教育模式。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體育專業的教學模式,應當時刻遵循社會的發展,培養市場需求的人才,這就要求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的觀察社會的發展動態,時刻做好更新體育教學思想的準備,且把教學定位在學生的思想和健康意識的培養,做到“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多方面、多角度,多維度的對學生傳授健康體育知識和技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學生為主體的根本思想,全方面的響應“三全育人”體系建設的號召,使得體醫融合淋漓盡致的發揮健康的作用。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樹立體醫融合的概念。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肩負著整個學校的健康教育使命,更是應該觀察和塑造學生健康態度的正確思想指導,然而一些體育教師可能擁有過硬的體育技能,但是,還不具備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主要是因為體育教師對體醫融合的知識把握的還不夠。以上體育教師的教學弊端,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時刻謹記體育運動和醫療知識深度融合的觀念,充分認識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的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就可以了,更應該將醫學知識也要融入到體育教學中。這要求各大院校應該不斷的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文化水平和自身素養,經常性的為體育教師提供學習平臺,掌握相關的醫療知識,鼓勵體育教師要時刻保持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改進體育教學的方式,去適應體醫融合體系的構建。
(4)完善體育教學的課程體系。理論知識是所有教育教學的基礎,在體醫融合的教育教學模式中,提高學生對醫療知識的認識,通過醫療體育的方法來治愈一些特殊疾病,指導健康科學的鍛煉。由于體育教學中忽略了健康教育的正確思想指導,所以以體育為基礎的健康教育課程必須得到改進和完善,尤其是要大大的注重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完善。首先,應該促使學生對醫學相關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索體育運動與醫療的相關性,讓學生增加成就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教學模式。將健康第一的運動思想切身實際的灌輸到每個學生中,指導學生通過科學的鍛煉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健康生活方式和在體育鍛煉中疾病的提前預防意識。其次,學校為學生不定期的舉辦健康講座,把科學鍛煉和預防運動過程中的疾病等問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起健康鍛煉。最后,教師應該時刻觀察每個學生的身體差異和身體素質,有針對性的對每個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全面地健康成長。
(5)加強學生的課外活動和實踐能力。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應積極的組織多樣式的課外活動,擴展學生的運動視野,在這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變得更加活躍,并且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應提供多樣式的實踐機會,組織體育運動和醫療相結合的活動,例如:受傷后包扎,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實踐活動,一切從實際行動出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從醫療方向去學習科學體育鍛煉的方法。
3 實施體醫融合的方法
首先,在體醫融合的這條教學道路上,就必須根據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體育運動的年齡段,不同的身體素質狀況,去構建較為完善的體醫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推動體育運動與醫療的深度融合的健康模式,在實施過程中要科學健身,進行運動風險的評估,完善體制檢測體系等一系列的預防工作,做到真正科學地進行體育運動。
其次,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雖然有很多問題存在,但是也不能完全摒棄,而是應該想辦法將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和現代的體育項目和醫學相結合,加強科學健身的指導,發展運動和康復醫學等特色知識教學。
最后,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健康營養飲食的搭配,保證蛋白質、水、維生素等營養的攝入,一旦缺乏就會造成學生患上疾病,將食物的健康教育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體育運動只是一種鍛煉的方式,要想真正通過合理科學的鍛煉獲得健康,那么,營養飲食也是健康體魄離不開的健康要素。
4 結論
真正的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和病痛,更應該是體現在身體機能的良好運轉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體育運動與醫療相融合的教學模式,是創新型的教學改革,是應時代而提出,兩者的深度融合是體育運動者科學合理的健身獲得健康,是現代人們健康運動的迫切訴求。體育教學肩負著增強國民體質的責任,在體醫融合的背景下,應在體育運動和體育健康教學中進行良好的發揮,從而幫助人們獲得更科學的健康方式,與此同時,在體醫融合的健康指導下,立足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促進體育運動與醫療知識的深度融合,為我國國民的健康保駕護航,培養體醫融合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向宇宏,李承偉.“體醫融合”下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J].體育學刊,2017.24(05):76-79.
[2] 張汝超,蔡曉娜.“體醫結合”導向下對體育專業教學的影響[J].體育師友,2017.40(03):42-44.
[3] 安濤.“體醫結合”相關研究現狀分析[J].科技資訊,2018.16(15):218-219.
[4] 張文亮,楊金田,張英建,王書彥,郝秀君.“體醫融合”背景下體育健康綜合體的建設[J].體育學刊,2018.25(0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