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燕
摘 ?要:通過體育教學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目前我國應試教育的模式導致指導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德育發展。對此,這就要求相關院校轉換現有教學模式,學會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诖耍疚木湍壳案呗汅w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職體育 ?教學模式 ?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a)-0081-02
高等職業教學又稱高職,與普通的高等教育所培養的學術型人才不同,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更具有專業性和職業性,培養的側重點為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在培養高等職業院校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通過提高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十分必要的。身體素質是衡量學生身體健康的標志,也是學生學習技能和參加各項運動項目的基礎。所以,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在學習職業技能的基礎上懂得重視自身素質的發展。合理的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進而促進職業技能的學習,實現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能力的全面綜合發展。
1 ?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高等職業院校對學生體育教育重視力度不足
高等職業院校重視學生的技能專業訓練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以往的應試教育要求學校提升學生的專業成績,以“填鴨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有些專業課的指導教師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成績往往會占用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這造成學生的體育鍛煉不足,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取得更好、更遠的發展,試想一個沒有健康體魄的高職院校學生,又怎么能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呢?因此,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學校要重視學生的體育教學,推廣“體育鍛煉,健康第一”的宗旨是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德育發展和提升綜合能力的重中之重[1]。
1.2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主觀體育鍛煉意識不足
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存在多種因素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對現階段下的學生體育鍛煉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受電腦設備和計算機網絡影響將大部分的課余時間投入到電子游戲的娛樂項目或者電視、電影、購物等APP軟件設備中去,導致學生的主觀體育鍛煉意識不足[2]。此外,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以寄宿為主,學生們遠離父母,沒有過多的行為約束。大部分學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晚,早上的飲食不規則、不健康。缺乏自控力的學生沒有規范自己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導致學生生物鐘紊亂、身體素質下降。
2 ?通過體育鍛煉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的意義
2.1 幫助學生提高身體健康重要性的意識
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喜歡電子游戲,沉迷于網絡,而忽視鍛煉自己的身體健康,導致絕大部分高職生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學生在網游、手游、短視頻等方面所受誘惑逐漸加劇,學生一味地沉迷于網絡而不愿意鍛煉身體,課堂學習之余在節假日不愿意鍛煉的情形也時有發生。因此,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體育指導教師在體育課程的教學方面不單單以跑步、打球的技能知識傳授為主,也應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課程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講解。以系統化的體育知識告訴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的意識[3]。
2.2 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
以往的眾多研究表明:適宜的運動會促進人類工作的進步,激發人們的愉快情緒。人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身體會產生血清素、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這類神經遞質能夠提高人們興奮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由此可見,部分老師和家長所想的體育活動影響學生課程學習的觀點是錯誤的。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塑造良好的身體健康素質是一個人得以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否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耐力和持久力,不益于學生德育健康的發展。
2.3 良好身體素質能夠降低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
研究表明,部分高職院校學生會因為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的復雜性以及對未來工作的擔憂而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而合理的體育鍛煉,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在團隊合作的體育游戲中增強彼此的認同感和合作感。高職院校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候,在發揮自我優勢的前提下,能夠彼此合作、互相協調[4]。學生在共同合作中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以及失敗帶來的挫敗感,學生在合作中體會體育活動的文化內涵和喜悅,促進學生的人際關系的合作。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培養敢于比賽和競爭的美好品質,高職院校學生在不斷的自我挑戰和開發潛力的過程中體會不斷進步的喜悅。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斷的培養不怕苦、不怕累,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上進性。因此,良好的體育鍛煉是學生的“解毒劑”,能夠良好地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改善精神面貌,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
3 ?有效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的措施
3.1 轉變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培養模式不應該順承以往的單一簡單的傳統模式,應該學會以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為前提和核心,以學生本身的發展需要為內容,學會因材施教,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轉換。對以往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比如,高職教師將傳統的體育教學與學生的專業性質相結合,讓學生既能學習到專業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體育鍛煉。此外,高職體育老師應該將體育系統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以促進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獨立自主的鍛煉[5]。
3.2 激發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傳授學生體育運動知識和要領的同時,要學會通過體育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比如,可以定期舉行籃球、排球、乒乓球等游戲比賽。學生一方面可以通過競爭性的游戲活動增加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堂下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體會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性;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團結合作的體育游戲鍛煉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對于學生人際關系發展也十分必要。
3.3 體育指導教師制定教學計劃
體育指導教師需要合理地制定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的教案計劃,合理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些時候體育指導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體育課對學生的重要性而采用隨便的教學策略,沒有明確的教學流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推進,體育指導教師應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定位,制定好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教案和計劃,有步驟、有計劃性地引導學生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來,通過體育鍛煉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院校是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培養高等職業學生使其成為適應快速社會發展的一線技術員工,對于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就目前高等職業院校不重視體育鍛煉的現狀,在指導教師的引導鼓勵下,提升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院校學生通過體育運動釋放壓力,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李斌.淺析高職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J]. 當代體育科技,2017(13):89.
[2] 陳超.淺析高職高專院校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策略[J].大眾科技,2014,16(5):126-128.
[3] 林頌.高職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J].青年時代,2016(24):165.
[4] 杜翊.陜西省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分析及體育教學改進措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0):50-52.
[5] 王回民,王維力,楚曉亮,等.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活動和體質現狀的調查及健康促進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7(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