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差異教學已成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教育理念。差異教學要求教師關注個體差異,有效地彌補了當下主流的平行分班和班級授課模式的缺陷。本文試圖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實際,分析初中英語差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差異教學;初中英語;問題;應對策略
隨著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傳統英語大班化教學中“一刀切”而忽視學生個體發展差異性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英語教育改革需求。在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師關注學生差異,培養“差異教學”理念,開發“差異教學”策略,對于幫助推動英語課堂的現代化,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差異教學內涵及英語差異教學的要求
我國差異教學創始人華國棟先生曾在他的《差異教學論》中提出:“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求,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鄙鲜鰧Σ町惤虒W的論述,不難看出差異教學的幾個特點:(1)教學需關注學生個體差異。(2)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教學圍繞學生開展。(3)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為此,初中英語的差異教學要求教師能夠把握不同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水平和個體發展需要,依據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學生多樣化、差異性的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最終幫助每個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初中英語差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課堂教學
當下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過多依賴課本教材,教師用書中提供的教案設計和往年陳舊的課件進行課堂教學。這樣做,雖能節省教師設計課堂的時間,降低教師教學的難度,卻忽視了學生間英語學習的基礎不同和能力高低。實際上,學生間的差異存在必然會導致課堂中有許多情況是無法預測的。一味刻板地按照課本和教案來千篇一律地開展課堂,導致能力偏高的學生感覺太簡單,能力偏低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這些負面影響,都會阻礙接下來的學習。
(二)?批量的課后輔導
教師課后學生輔導能對英語課堂學習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但在學科科目多、課堂時間有限、教學節奏快的初中學習生活中,能夠分配到英語教師的課外輔導時間很少,這導致批量的全班整體化輔導成為當下英語教學輔導方式的主流。事實上,每個學生的英語學情是不同的,他們的知識掌握與理解的過程有快有慢,僅靠批量化的課后輔導,追求量的講解,而不能做到關注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課外輔導的應有輔助作用就難達到預期目標。
(三)?統一的課外作業
統一作業是不少學校英語組的選擇。這種不加以遴選刪減的“題海”戰術,很大程度上使優秀的同學花費大量不必要的寶貴時間,一遍一遍練習早已掌握的知識,喪失應有的進一步拔高提升訓練,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本已效率很慢,再加題目又多,完成不了的現象屢屢發生,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越來越缺乏信心。
三、?差異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優化教學方式,使課堂以學生為中心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學生也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教師的授課為促進學生建構學習知識而開展。情景學習、發現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手段都應積極地運用到課堂中來。如筆者在上牛津譯林版英語7A第八單元Fashion的task寫作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構建服飾的概念,創設了一個情景:老師這周末要參加一個朋友聚會,學生覺得我該穿什么衣服得體呢?拋出問題后,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頭腦風暴服飾詞匯。這樣一來,在不知不覺中,教師就通過情景將學生帶入一個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并讓學生自發性地在情境中操練了自己的詞匯,為這堂寫作課打好基礎。又如在學習語法知識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系列案例,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發現、歸納其中的原理。在教授牛津譯林版英語8A第一單元語法的知識時,我們可以先不著急著解釋形容詞比較級的構成規律,而是向學呈現“small/smaller,fine/finer,easy/easier,big/bigger,beautiful/more?beautiful,good/better,bad/worse”等一系列的形容詞和他們的比較級,讓學生自己比較觀察,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形容詞比較級的構成方法。教師還可以通過合作學習來體現學生主體,關注學生差異性。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group?work,pair?work,role?play等多種合作方式,讓基礎好的學生帶著基礎薄弱的學生一起學習,通過這種生生幫帶關系,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二)?巧設課外輔導,使教師走近每個學生
僅靠全班批量集體輔導很難全面周到地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教師可結合實際,靈活采取多種途徑來做好課后輔導。首先,我們可以分析學校時間安排,找出可用時間。比如,有的學校設有午自習或其他類型自習時間。英語教師可以根據上課和作業的表現,在這段時間內走進班級,進行個別化輔導。
批改錯題本也是進行個別化輔導的有效方式。筆者布置給學生的雙休日英語回家作業中,每次都會有一項錯題整理,要求歸納、摘錄本周出現的問題,并在題下注明解析。這樣一來,教師在批閱的時候,就可根據學生們錯題的注釋正確與否來判斷學生是否掌握該知識點。對于仍有解析錯誤的錯題本,抽空逐個再度輔導。
(三)?靈活作業布置,激發學生自我效能感
作業的布置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環節。但是,輔導書上有什么,學生就做什么,這種按部就班的題海戰術耗時太多,收效也不理想。教師應注重學生個體差異,通過靈活布置作業來使各類學生得到提高。以下是筆者的一些想法:
找準各類學生“最近發展區”,分層布置作業。英語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英語基礎,將英語作業設計成從易到難的不同層次形式。如,在布置雙休日英語作業中,將作業分成兩類,一類是和課本知識緊密相關的基礎題,要求所有同學必須完成。另一類題教師可自行從網上或其他教輔用書中搜羅,加以刪選,并制成word文檔,通過QQ、微信等途徑分享給學有余力的學生,供他們探索提高。這樣一來,通過合理的作業分層,讓學生都能有效地得到鞏固訓練。
聯系生活,布置開放性作業。現在的學生從小生活在信息化時代,對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教師應利用好信息化時代的優勢,以此為媒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喜歡看電影的同學,讓他們下載英語趣配音這類app,給心愛的電影片段配音;喜歡畫畫的同學,讓他們用英語制作小海報;喜歡朗誦的同學,鼓勵他們嘗試著模仿網上英美詩人的作品,用英語寫首小詩……最后,再把學生們的作品分門別類整理出來,組織學生欣賞評估。趣味的課外開放性作業,能夠很好地讓每個學生去鍛煉適合他們的英語,并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好英語打下基礎。
四、?總結
差異教學的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教師也需培養起差異教學的理念。在教學中,嘗試著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研究適合自己學生的差異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幫助每個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Diane?Heacox.差異教學—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成功[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2]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沈大戰.優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3(10):165.
作者簡介:田雪剛,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