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老字號服飾企業曾經的優勢不再,在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轉變以及新零售的發展大背景下,老字號服飾企業必須從戰略方案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現代管理建設、經營方式創新、企業文化宣傳五方面入手,不忘初心,堅守匠心,贏得人心,將老字號繼續保護、傳承和發展下去。
關鍵詞:老字號;服飾企業;困局;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F27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2-0009-02
服飾,古語云:上衣下裳。自古以來,服飾不僅滿足人們對美的一種追求,還承載了不同時期的文明和文化。老字號企業作為我國工匠精神和傳統文化的經典象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一、 老字號服飾企業面臨的困局
(一)國內外市場的沖擊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擴大和互聯網的興起,國際國內服飾市場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從國外看,大部分主流服飾品牌積極布局搶灘國內服飾市場,特別是加入WTO以來,隨著服飾等商品進口稅率的逐步降低,國外大眾、快時尚服飾品牌大量涌入國內,比如高端奢侈品品牌Ralph Lauren(拉爾夫·勞倫)、Zegna(杰尼亞)、Calvin klein(卡爾文·克萊恩)等,快時尚連鎖品牌ZARA、H&M、GAP、優衣庫等,法國“賽琳”男裝、女裝Kerr&Kroes首店,超快時尚Boohoo、ASOS和Missguided等都對國內服飾,特別是老字號服飾企業造成了巨大壓力;從國內看,國內一些服飾品牌主動謀求升級轉型,市場和資本逐步向龍頭企業集聚,比如海瀾之家、波司登、江南布衣、森馬、太平鳥,等等。此外,阿里巴巴天貓淘寶、京東、唯品會、網易嚴選等電商平臺的持續擴張;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快速崛起;微信公眾號、小紅書、大眾點評等內容社交的吸粉滲透;衣邦人、量品、碼尚等C2M平臺的多城布點;網紅電商通過KOL捕捉年輕人注意力……嚴重擠壓了實體服飾的生存空間,給老字號服飾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
(二)供求需求側的變化
1. 供大于求的服飾市場
國內服飾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近年隨著國外旅游的普及,多數消費者在歐洲、日本、美洲等地的奢侈品專賣店、奧特萊斯店大舉購買服飾箱包等產品,造成家庭衣櫥囤積飽和。
2. 成本高企的服飾企業
老字號服飾門店多位于核心商圈,租金價格居高不下;而且隨著國內工資水平的不斷提升,用人成本愈來愈高。人力、租金成本成為發展的主要阻力。
3. 消費轉移的服飾客群
老字號服飾企業多分布在支馬路或后街等帶狀購物街區,而全市已有近300個大型垂直購物體建成開業,客群被截流引流明顯。
(三)品牌自身的短板瓶頸
1. 品牌無優勢
隨著老字號情懷消費者的老齡化以及千禧一代、Z世代的成長,老字號品牌影響力日漸趨微。
2. 產品無特色
聘請設計師費用不足,產品缺乏設計風格和潮流時代感,對消費群體無法構成獨特吸引力,無法滿足用戶旺盛的個性化需求。
3. 匠人無傳承
機器化大生產、工業科技等直接帶來手工勞動者的缺口,服飾手工從業者的社會地位、經濟報酬不高,甚至職校部分服飾專業也面臨招生困難,工匠后繼乏人。
4. 渠道無創新
商業模式重心仍倚重線下,簡單地停留在賺取價差、等客上門等傳統思維和做法上。
二、 老字號服飾企業發展的對策
未來服飾的競爭將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如何制定規劃、建設團隊、研發產品、拓展渠道、提升價值、打造服務將是服飾經營的主線。
如今,站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新零售面前,老字號服飾企業該何去何從?如何實現老字號服飾企業的傳承、創新和發展?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五方面同步發力、齊頭并進。
(一)戰略方案實施
1. 制定戰略規劃
在國家、市有關部門促進老字號發展的意見基礎上,結合全市產業大調整,老字號服飾企業應制定遠期發展戰略規劃。
2. 制訂個性方案
根據上海市提出的打響上?!八拇笃放啤苯ㄔO,各老字號服飾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細化完善“一品一策一方案”。
(二)知識產權保護
1. 評估品牌價值
通過市場專業評估機構對服飾品牌價值開展評估。
2. 研發工藝技術
在已有國家認證的各項傳統服飾工藝技術標準基礎上,主動研發適應時代發展的服飾裁剪新工藝和新技術。
3. 保護自身權益
加強在實體領域、互聯網領域中商標權、專利權的知識產權自我保護;主動使用防偽溯源新技術。
4. 開展國際合作
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主動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有志于“走出國門”。
(三)現代管理建設
1. 遴選領軍團隊
對內大膽啟用敢闖敢干的干部,對外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高薪引進具有國際視野、服飾背景、熟悉資本運作模式的人才,打造出一支具備活力、廣受認可的團隊。
2. 堅守工匠精神
按照國家非遺法的規定制訂非遺工匠守則,通過成立大師室、匠藝展示、選送研修、新型學徒、著書立傳等方式大力營造尊重工匠的氛圍。
3. 做實售后服務
消費者的評價直接影響服飾企業的口碑。建立服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設計企業產品追溯機制和延伸服務系統,從出售產品向“產品+服務”轉變,有利于提升價值鏈。
(四)經營方式創新
1. 強化線上渠道
在做好微信電商的同時,緊緊抓住抖音、快手、拼多多、小紅書等社交電商的風口,加快老字號服飾企業的觸網速度和頻率。立足5公里半徑商圈,開發小程序,大力發展周邊客戶。
2.設計海派產品
圍繞面料品質化升級,緊扣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紅色文化,精心設計代表現在和未來風格的服飾系列新品,凸顯稀缺、極致和個性。通過文創賦能老字號服飾企業,克服產品同質化,以環保、綠色為引領,潛心開發服飾伴手禮和衍生品。
3. 融入經濟生態
結合城市更新,打造老字號服飾的全新跨界集合空間。開設老字號服飾生活館,把老字號服飾與夜間經濟、后街經濟、銀發經濟結合起來,打造開放的活力商圈。
(五)企業文化宣傳
1. 參與重點活動
有選擇地參加國家或市級展覽博覽、品牌發布、市場節慶、評比評選等活動,傳播老字號的品牌歷史和理念文化。
2. 講好非遺故事
形成一整套老字號服飾宣傳提綱,包括品牌文化歷史、新聞媒體報道、與消費者互動故事等。通過校企合作、結對共建、社區文化節等形式,讓老字號走進校園、走進樓宇、走進社區。
三、 老字號服飾企業發展的思考
在強調競爭中性的時代,老字號服飾企業應當自強自立。但無論國企、民企還是外企,都離不開國家、市、區有關部門在產權保護、平臺搭建上的支持。
(一)打擊假冒侵權
建立完善的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立老字號品牌數據庫,加強對老字號品牌跨地域、跨行業保護,加強對字號權、商標權的協同管理,建立老字號品牌信用監管體系。
(二)搭建專項平臺
1. 搭建業態平臺
推動后街經濟、夜間經濟和銀發經濟發展,鼓勵老字號服飾企業積極參與其中。據統計,到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從目前的9億增加到21億,未來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將持續增加,滿足有品質老年人生活需求的服飾行業空間廣闊。
2. 搭建活動平臺
繼續搭建老字號博覽會、自主品牌博覽會、長三角博覽會、全國和國外的推介會、購物旅游文化節、上海書展、上海時裝周等平臺。
3. 搭建設計平臺
牽頭組織國內外著名設計院校、研究院、協會等與老字號服飾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牽頭組織創新創業創意設計大賽,支持老字號服飾企業參加上海時裝周走秀;組織服飾設計訓練營等,指導培訓老字號企業緊跟時代步伐。
4. 搭建產權平臺
成立專業化、市場化的品牌評估機構,協助老字號企業開展品牌質押融資、融資擔保等業務;建立老字號專項產權交易平臺;支持老字號企業進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鼓勵老字號服飾企業的資產重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核心資產的證券化進度,盤活一批商標資源,重新激活老字號品牌。
5. 搭建交易平臺
繼續鼓勵電子商務平臺與老字號服飾企業對接,抓緊設立老字號網上旗艦店;借助“海上文創”交易平臺,推動老字號服飾伴手禮進駐上海文化地標、旅游景點、重點商圈、交通樞紐;將老字號服飾及其伴手禮納入政府采購目錄中予以優先選擇。
互聯網和金融無法實實在在地生產出商品,實體經濟是各類經濟發展的基礎。老字號服飾企業應當增強信心、保持定力、堅持本行,牢記自身優勢,用特有的工藝在長長短短中重拾海派服飾的活色生香。
參考文獻:
[1]衛中.陜西北路:一條涇渭分明的海派風情街[N].文匯報,2018-06-01.
[2]李遠方.老字號頻陷商標糾紛凸顯法律保護缺失[N].中國商報,2017-09-28.
[3]唐燁.老字號“不老”,秘訣何在[N].解放日報,2019-01-28.
[4]黃啟哲.“海上文創”打造不落幕的博覽交易平臺[N].文匯報,2019-08-01.
[5]雷冊淵.“穿”越四十年:衣櫥里的芳華[N].解放日報,2018-12-24.
[6]王玨,姚雪青.新文創賦能老字號[N].人民日報,2019-04-17.
作者簡介:
夏剛,男,河北阜城人,經濟師,上海開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鴻翔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