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梁超
摘 要:在復式教學下,數學課堂習題講解具有一定難度,過難或過易都可能造成講解效果不佳。基于此,在分析復式教學下課堂習題講解問題的基礎上,從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解題互動促進、動靜合理搭配三個方面提出了加強習題講解有效性的對策,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復式教學;課堂習題講解;有效性
在偏遠地區的小學,學生的數量較少,分配的師資力量有限,以至于教師只能采取復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而在復式教學下組織小學數學學習活動,課堂習題講解難以獲得理想效果,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無法保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因此,還應加強復式教學下課堂習題講解有效性分析,以便提出有效策略提高小學數學復式教學水平。
一、復式教學下課堂習題講解問題
所謂的復式教學,實際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學生編成一班,由教師在同一節課中利用不同教材對不同年級學生教學的教學模式。在復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將會交替進行,注重師生間的互動,強調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復式教學中,學生學習時間較多,教師“導學”時間較少,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才能使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時常需要進行習題講解。采取復式教學模式,由于各年級學生學習任務和理解能力等存在差異,難以面向全體學生完成各年級習題的大量講解,給教師安排習題帶來困難的同時,也對習題講解的有效性產生了影響。在習題解答中遇到困難后,教師如果無法及時解答容易造成學生問題越積越多,繼而導致學生對數學習題解答喪失興趣。
二、提高復式教學下課堂習題講解有效性的對策
1.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小學數學習題講解中,需要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使講解的有效性得到保證。在課堂一開始導入階段,教師需要激發各年級學生的解題興趣,以便使學生能夠順利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導學”設計還應考慮各年級學生感受,因此教師可以完成難度適宜的習題選擇,其中不僅包含低年級學生已經學習的內容,同時也包含高年學生需要鞏固學習的內容[1]。設計這樣的習題,可以使各年級學生參與到習題求解中,由高年級學生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鼓勵,同時確保高年級學生能夠在為低年級學生講解過程中徹底理解知識點,從而使全體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在習題講解中,教師還應加入趣味性內容,確保學生能夠感受數學魅力,克服解題中畏難的心理,繼而為后續習題講解奠定基礎。比如在學習“運算法則”時,在一年級學生掌握加減法,而二年級學生鞏固乘除法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設計包含加減乘除內容的習題,在為一年級學生導入新知的同時,激發二年級學生的知識運用興趣,使各年級學生主動參與到習題學習活動中。在各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得到調動后,教師可以進行習題講解,能夠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2.促進學生解題互動
復式教學需要將學生學習當成是主體活動,在注重師生交流的同時,也強調生生間的互動溝通,可以形成交錯縱橫的信息網,促使習題講解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在完成“導學”部分后,教師需要完成習題布置,由各年級學生根據各自學習任務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具體來講,就是教師在習題講解過程中,需要促進學生之間的解題互動。具體來講,就是教師可以使各年級學生分別組建學習小組,以小組形式進行教師設計的各年級習題的解答。在完成課堂習題布置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足夠討論時間,然后分別進行低年級和高年級學生的習題講解。在面向低年級學生講解習題時,高年級學生可以自行進行習題解答,反之亦然。在習題講解之前,各年級學生分別討論習題,而并非是獨立進行習題練習,從而增強學生間的互助溝通,同時也能減少各年級學生在數學解題中的干擾,因此能夠形成良好的解題氛圍,促使學生加強數學問題的探究。教師在講解習題時,也可以針對各年級學生在數學解題中的共性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利用較少時間確保學生能夠快速掌握解題方法,從而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增強學生間的互動合作,使學生從個體發展轉變為集體發展。
3.注重動靜合理搭配
在復式教學中,需要完成動靜合理搭配,以便使教師完成解題方法講解的同時,學生能夠有時間加強解題方法的運用,從而將知識內化為能力。考慮到學生數學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存在差異,教師還應做到“三動”“三靜”合理搭配。具體來講,就是在一開始完成簡單習題講解后,布置簡單習題由學生自主練習。結合學生習題解答情況,教師可以圍繞共性問題進行習題設計,并重點講解解題技巧,使大部分學生能夠跟上教師進度。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第二次自主學習,解答之前教師布置的習題,并由能夠熟練解題的學生為依然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形成一對一互助小組,促使學生在幫扶中共同進步[2]。在第三次講解中,由學生主動對習題解答過程提出疑問,由教師給予有針對性的回答,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各自練習。實現動靜合理搭配,保證教師講透,同時學生能夠完成數學問題自主探究,使習題講解有效性得到增強。
綜上所述,復式教學下課堂習題講解未能得到合理安排,將干擾各年級學生的學習。為保證習題講解的有效性,需要保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同時促進生生間的互動溝通,通過實現動靜合理搭配保證學生能夠從教師講解中汲取知識,并轉化為解題技能。
參考文獻:
[1]秦李.數學課堂分層復式教學的應用:以成績兩極分化的班級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5):46-49.
[2]高軍積.農村小學復式班教學的實踐思考[J].甘肅教育,2016(23):4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