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務公開是推行黨內民主的重要手段,推進高校黨務公開對于提高高校的競爭力,建設和諧校園及加強民主監督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而高校在推進黨務公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公開形式單一、制度建設不全等諸多問題。本文旨在研究高校黨務公開的重要價值,并針對高校黨務公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高校;黨務公開;路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D26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2-0047-02
作者簡介:汪云鳳(1994-),碩士研究生,武漢交通職業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助教。
一、高校黨務公開的意義
首先,我國的高等院校是培養高素質國民、高水平人才的前沿陣地,同時兼具有進行科研、教學、社會服務和文化創新等功能,當前國際形勢下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就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新時期,高校的管理制度也應順應時代發展而改革更新,堅持信息公開化、管理民主化,保障學校師生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推行黨內民主,保障黨員的知情權與參與權,號召黨員積極參與組織生活,為校園發展建設提供建議;促進高校和諧發展,讓全體師生都能重視并參與高校內部各項重大決策,體現校園內的民主集中制,降低侵犯師生權益行為發生的風險。其次,高等院校承擔對我國的大學生群體推行政治教育、思想教化的重任,在這樣一個培養青年一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象牙塔,黨務公開、黨內民主則尤為重要。同時在高校內積極推進黨務公開也是踐行十九大報告精神、鍛煉高校黨組織工作能力、建設校園新風、促成和諧校園的內在需求。最后,高校黨組織是學校的建設者和領導者,要保證高校黨組織的戰斗力和純潔性,就必須推進高校黨務公開,讓高校黨組織運行在黨員和師生的監督之下。高校黨務公開是監督并規范高校日常工作、防止高校內部貪污腐敗、建設廉潔校園的又一途徑?!包h務公開為廣大師生對學校的黨務實行有效監督提供了條件。逐步推進黨務公開,使權力的運行由封閉轉為公開,由不透明、半透明轉為透明,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不斷開創高校反腐倡廉建設新局面?!?/p>
二、高校黨務公開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
(一)高校黨務公開存在的問題
1.學校各級參與度不高
在高校黨務公開中,校領導、師生黨員和非黨員師生是三類參與主體。對于高校黨組織的領導來說,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對黨務公開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領會到在黨中央大力推動高校進行黨務公開建設的意義和緊迫性。一些領導認為黨務公開并非校園建設的核心內容,對高校發展來說可有可無,從指標上也體現不出校園建設的成果,因此對黨務公開不夠重視,導致開展高校黨務公開工作缺乏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自然在效果上大打折扣;從教師與大學生黨員層次來講,他們的主體意識較為薄弱,對自己的黨員權利和黨員義務沒有足夠的認識,沒有積極參與高校內的黨建工作,缺乏參加黨務公開工作的積極性。而對于廣大的非黨員師生來講,其關注度和參與度則更為薄弱,不能將黨務公開與自己的權益聯系到一起,更多的是不知道也不在意的心態,自然更不可能參與其中。
2.制度建設不全
學校基層民主決議得不到反饋和重視,導致教師、學生黨員的個人民主權利無處實施、無從保障,久而久之廣大教師、學生黨員參與黨內民主活動的積極性被磨滅,對于高校黨務公開這樣的活動缺乏積極和熱情。與此同時,一些高校內的黨組織對黨務公開沒有制訂統一規范的制度,不知道什么內容必須公開、什么內容應該公開、什么內容不能公開,隨意性較強,沒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嚴重制約了黨務公開的效能。許多高校只規定了黨務公開的基本程序,至于細節問題則沒有具體規章加以指導,只能取決于個人或個別組織的主觀判斷,在某些時候甚至出現反復更改規章制度,隱瞞不報黨內事務,限制公開范圍、內容等違紀現象,而對于這些現象,也沒有相應制度進行約束和懲戒,自然令高校黨務公開的推進阻力重重。
3.公布途徑單一,公開內容缺失
從公開途徑來講,方式比較單一。大多數高校內,一般是通過校內會議進行黨務公開,但是校內會議受場地、時間、參會人員等因素制約,其普及性上存在欠缺。目前有通過校內網站進行黨務公開的趨勢,但是網站受師生的關注度不夠,一般來說黨務公開的內容也不會在校園官網內處于令人矚目的位置,并且網站所公開發布的黨務信息,時效性不強,許多信息在發布伊始就已經過時,黨務信息更新不及時,更削弱了其效力。在許多院校,有專門的事務公示牌,但也存在顯著問題。一是公示內容的更新問題,其時效性較之校園官網還要更弱,二是設置地點,沒有放置于校園內醒目、人流量較大的位置,其作用自然大打折扣。有時雖然對黨務進行了公開,但公開程度不高,不能解決師生所需;有時則只對某一熱點問題公開黨務,不能全面地反映校園黨務建設情況。
(二)高校黨務公開的路徑選擇
1.完善黨務公開制度
包括公布制度、考評制度和保障制度。在公布制度上講求時效性、實用性、真實性和公開性,以成熟的制度對公布內容和時間、形式等明文規范。其次,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力推黨員民主評議,對公開內容及其反響持續關注,保證公開內容取得良好效果,高校作為科研教學的場所,還應促進學生評教、教師評學。最后落實監察督辦機制,將全體師生對黨務公開工作的滿意程度作為領導干部的年度考核重要指標,建立保障機制,促進高校黨務公開從階段性向長效性、從只公開結果向過程、結果皆公開轉變。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各級黨組織的有效監督作用。
2.將黨務公開與校務公開結合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基層黨組織,黨員師生在高校內除了黨員身份,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時都是學校各類事務的主體參與者與服務對象。要堅持將黨務公開與學校中心工作相結合,貼近學校工作的實際需求,增強黨員師生積極參與黨務、校務公開的熱情。高校黨務公開要服務于學校發展建設,保障高校師生的切身利益,滿足高校師生的需求。除此之外,還應著眼于學校的學科建設、科研創新、學風建設等方面,牢記高校培養人才和傳播知識的初心,確保師生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以黨務公開帶動校務公開,更好地服務于學校中心工作。
3.創新參與方式
首先在傳統的黨務公開方式上更新改良,如黨內會議可以實行黨務重要會議旁聽制度,讓師生黨員更廣泛的享有參與權,鼓勵其積極在會議中獻言獻策,尊重師生黨員的意見、建議。此外,創新渠道,豐富公開手段。當今時代網絡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成為信息的主要載體,黨務公開也可以借助新媒體具有的時效性優勢進行傳播擴散。除校內各級黨組織在校園官網內以專欄形式公開黨務外,還可在微信公眾號、校園貼吧、官方微博等符合青年大學生社交習慣的各種“接地氣”平臺,及時公布、更新各類黨務信息,擴大高校黨務公開的受眾面與激發全體師生參與熱情。同時校方在這類平臺中還應及時回復應師生的各類訴求,做到“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相輔相成,共同推動高校黨務公開工作日益完善。
三、結論
黨務公開是推行黨內民主的重要手段,推進我校黨務公開對于提高高校的競爭力,建設和諧校園及加強民主監督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而在高校在推進黨務公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公開形式單一、制度建設不全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高校要不斷完善黨務公開制度,將黨務公開與校務公開結合,不斷創新參與方式,不斷完善我校的黨務公開工作。
[ 參 考 文 獻 ]
[1]張曉歌,張虹.黨內民主建設的重大舉措——關于黨務公開問題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09(6).
[2]高靜.黨務公開初探[J].攀登,2005(5).
[3]王貴秀.黨務公開勢在必行[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5(1).
[4]鄧周平.論黨務公開的組織維度和社會維度[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1).
[5]郭群英.黨務公開與反腐倡廉建設[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1).
[6]于業成.實施“四三二”工作法,推進高校黨務公開[J].基層黨建,2017(7).
[7]張嵐.推進高校黨務公開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
[8]陳自錄,李峰梅.略論新形勢下高校黨務公開及其運行機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11).
[9]李瑩,韓曉冬.高校黨務公開的認識與探索[J].黨建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