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來寶 李永忠



摘 要 閩侯縣根雕產業一度占據全國根雕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的快速發展,閩侯縣根雕產業遭受較大的沖擊,大部分根雕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甚至未進行信息化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本次調研針對閩侯縣根雕產業信息化現狀,走訪調查三十余家根雕企業,使用SAS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得出造成當前閩侯縣根雕產業信息化困境的原因,并在信息化意識、企業管理機制、信息化資金、人才發展引進等方面對加快根雕產業信息化提出了可行性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根雕產業 信息化 閩侯縣
中圖分類號:F427?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2.068
Informatization of Root Carving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Difficulti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 Take Minhou County as an example
LIN Laibao, LI Yongz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16)
Abstract The root carving industry in Minhou County once occupied half of the national root carving market, bu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Internet and e-commerce, the root carving industry in Minhou County has suffered a heavy blow, and most of the root carving enterprises is not highly informationized or even informationized.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the root carving industry in Minhou County, this survey visited more than 30 enterprises and use SAS to analyse the survey data. It concluded the reasons for the current plight of the root carving industry in Minhou County. On the basis of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it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the awareness of informationiza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mechanism, informationization funds, talent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
Keywords Root Carving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Minhou County
0 引言
產業信息化就是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改造傳統產業結構,以提高社會現代化水平和運行效率。[1]產業信息化的核心是企業信息化,是企業資源優化集成的過程。[2]隨著信息化理論及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產業信息化的熱潮已蔓延到了傳統手工業。產業信息化能幫助傳統手工業實現生產要素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與工作效率,[3]繼而提高產業競爭力。同時,產業創新化、現代化是市場經濟運行中產業深度發展的內在要求,[4]產業信息化作為產業創新化、現代化的利器,愈發受到重視。但閩侯縣根雕產業卻遲遲未能完成產業信息化,產業競爭力不斷下降,企業生存發展狀態不容樂觀。因此,閩侯縣根雕產業迫切需要找出阻礙產業信息化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對策加以應對,盡快完成產業信息化以再續輝煌。
1 閩侯縣根雕產業信息化現狀概況
“中國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福州根雕看閩侯”。[5]根雕產業作為閩侯縣特色產業,發展勢頭迅猛。2014年,閩侯縣根雕生產作坊與企業、個體工商戶達1713家,交易額約30 億元,[6]一度占據全國根雕市場80% 的市場份額。閩侯縣也因此榮獲“中國工藝之鄉”的美譽(圖1)。[7]
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興起,傳統產業受效率、技術等因素的制約,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為適應市場的變化,許多傳統產業都開始通過產業信息化來進行產業升級,但閩侯縣根雕產業卻未及時做出調整,絕大多數的根雕企業仍然沿襲著傳統的生產、經營決策和銷售方式,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甚至未進行信息化。
本次調查,調查人員實地走訪閩侯縣21家個體經銷商、13家“產銷一體”企業共計34家根雕企業,發放電子問卷34份,收回30份,其中有效30份。調查結果顯示,受訪企業中,尚無一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等信息化生產技術;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僅有2家企業使用了企業資源計劃,1家企業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統,1家企業使用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而在銷售過程中,也僅有4家企業使用了電子商務系統。
2 閩侯縣根雕產業信息化困境
通過對調查資料及文獻資料的分析,可以推測得到,造成當前根雕產業信息化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2.1 企業信息化意識淡薄
信息化項目實施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者的信息化意識。[8]企業領導需要具備信息化的知識和經營決策的遠見性。但顯然,閩侯縣大多數根雕企業領導缺乏與時代同步的意識,信息化意識淡薄。
調查數據顯示(圖2),受訪的30家企業中僅16.7%的企業在生產、經營決策和銷售過程中使用了信息化技術,而在未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25家企業中,也僅有52%的企業有意愿進行信息化(圖3)。企業信息化意識淡薄正在嚴重阻礙根雕產業信息化的進程。
2.2 企業信息管理制度缺失
在企業內部,多數企業缺少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9]報表數據也不滿足既定要求。同時信息傳輸手段也十分落后,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不能及時有效地傳輸共享,這就造成了嚴重的信息滯后。
在企業之間,同樣缺乏信息聯動機制。根雕企業與原料供應商之間未建立起信息化溝通機制,這就導致當原料供應商發出原材料后,根雕企業未能進行實時庫存原料更新,而當根雕企業原料緊缺時,也不能通過信息交互及時反饋給原料供應商。
而在根雕行業內,也尚無行業信息化標準,信息在行業內的流動力不足,這就導致閩侯根雕產業形成了競爭力卻未形成合力,“大多是‘單兵作戰,只顧埋頭自己賺錢”。[10]
2.3 根雕產業資金緊張,信息化建設成本高
近年來社會整體經濟形勢呈現頹勢,而根雕作為制作工序繁瑣復雜的工藝品,價格高昂,這就導致了根雕產品陷入銷售困境。與此同時,根雕的生產成本卻在與日俱增,其制作所需原材料的價格不斷升高,人力成本也在日漸攀升。
而產業信息化又需要大量資金作為支持。以部署一套ERP項目系統為例,所需費用就高達數十萬,同時還有系統的維護費用和升級費用。并且,企業信息化往往涉及到企業資源重組,這就帶來了重新學習成本以及短期內企業運行不穩定所帶來的運行費用激增。
2.4 信息化人才不足
我國的國家信息化指數(MQ)為38.46,而信息化人才資源指數僅為13.43,[11]即我國信息化人才需求巨大但信息化人才卻極度匱乏。且我國尚未建立成熟的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信息化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匹配、實踐教學環境都亟待改善。
而產業信息化對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又是多層次的。他們需要掌握信息化的各項理論知識,還要熟練掌握多種信息系統軟件的使用和維護,同時還需要熟悉企業的運作模式、供應鏈和各項業務流程。
3 閩侯縣根雕產業信息化發展對策
3.1 強化企業信息化意識
要想讓企業自主開展企業信息化,首要任務就是讓企業樹立信息化意識。現今企業領導信息化意識如此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期管理粗放的經營模式導致的對于當今產業信息化的不敏感性,因此,企業領導需要對信息化企業管理方式進行深入學習,研究和應用國外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企業資源重組的過程,因此必然會侵犯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進而對企業信息化造成阻礙。故在強化企業高層的信息化意識后,必須對企業中層及基層開展信息化意識的普及,幫助員工全面、科學地認識產業信息化并消除抵觸心理,最終讓員工認可企業信息化,將信息文化視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還需培養的信息化意識是,企業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應當遵循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之上分布實施,切忌為追求進度而貿然進行全面信息化。企業信息化還存在滯后性,企業必須建立正確的心理預期,以達到最佳的信息化成效。 [12]
3.2 完善企業信息管理制度
信息化項目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完善的企業信息管理機制。產業信息化要求將本地計算機、網絡設備等硬件設備與信息化軟件有機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科學的信息管理制度來保障信息資源的集成。通過信息資源集成讓信息資源更具共享性,實現信息的實時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拓展,以數據流通來有機串聯企業的各個部門,避免“信息孤島”現象的發生。
在建立企業內部信息管理機制的同時,還應建立起根雕行業內的信息管理機制,實現將企業單元集合成一個性能優良的產業信息系統。通過制定行業認可的行業標準,對生產、經營、銷售過程中涉及到的原料規格、渠道、價格、制作工藝等設立參考依據,以此來改變根雕行業內信息封閉的現狀,讓閩侯縣根雕產業能夠高效地整合行業資源,形成規模效應,提升閩侯縣根雕產業的整體實力。
同時還應建立產業信息化效益評估體系,通過該體系對產業信息化項目實施過程中企業的規模效益進行階段性的評估,判斷企業的生產效率、銷售利潤、社會效益等是否切實提升,繼而判斷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大方向是否需要做出調整。
3.3 緩解產業資金緊張問題,減低信息化建設成本
受制于當前萎靡的市場及不斷攀升的生產成本,多數根雕企業資金流緊張,追加資本進行產業信息化就更無從談起。因而解決企業資金流的緊缺問題勢在必行。
首先,政府應當對根雕企業展開方向性指導,加強企業與大型國有銀行及合法中小型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其次,目前福州文化創意產業的誕資體系尚未形成,融資體制相對落后,[13]民間資本在傳統文創產業中投資甚少,因此政府可以通過股份制等形式進一步優化科學合理的資金來源,[14]搭建企業融資平臺,吸引民間資本介入根雕市場。
對于根雕企業自身而言,順應市場的變化也是必要的。企業可考慮結合使用新型材料來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產品的防潮性、防腐性。同時企業應改變以往的生產銷售方式,通過開放信息化平臺來接受顧客的私人化定制以拓寬銷路。
為了盡可能地降低企業信息化的前期支出、運行維護費用以及后期返工費用,企業信息化絕不能完全委托外包,而應是企業與信息系統開發公司通力合作。企業應當全程實時跟進,不斷對項目進行評估并適時做出調整,抽調專人組建小組,全程參與信息系統部署,學習系統運行和維護的知識技能,以保證在日后運營過程中,企業可以獨立且及時地解決問題,降低維護成本,確保企業的正常運作。
3.4 加強信息化人才配套
要想加強信息化人才配套,首要的是健全人才培養體系,通過調整信息課程內容、匹配相關師資、提供實踐教學環境來為信息化智力培養提供保障。在調整信息課程內容方面,高校及各類信息技術培訓機構應將教學內容側重于實踐操作而非理論研究,著重培養學生系統使用、升級、維護等實操類技能;在調整信息課程內容的同時,對應的師資力量也應做出同步調整。授課教師應當對信息理論及技術的更新迭代保持敏感性,主動學習掌握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并將其呈現給學生;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還需提供配套的實踐教學環境,即配置齊全的企業經營管理決策中心、ERP實踐中心等信息化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實踐環境中切實提高信息化系統的實操能力。
對于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政府也應予以支持。對高校、培訓機構的信息化人才培養項目給予專項補貼。同時,政府還應加大信息化人才引進力度,出臺信息化人才落戶和特殊人才津貼等政策。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閩侯縣根雕產業信息化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當前根雕產業信息化所面臨的阻礙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信息化是閩侯縣根雕產業面臨的一個困境,更是一個產業升級的機遇。加快產業信息化進程,閩侯縣根雕產業必定能夠重整旗鼓,再續輝煌。
參考文獻
[1] 馬驕陽,尤雅琴.論產業的信息化[J].情報雜志,2001(05):10-11.
[2] 張貴,劉華香.產業信息化的系統集成戰略選擇[J].經濟問題,2004(05):21-23.
[3] 周振華.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基本內涵及其實現機制[J].天津社會科學,2000(06):41-45.
[4] 黃貽修.湘西地區開發中的支柱產業開發問題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5.24(4):15-19.
[5] 張小平.基于SWOT分析下的閩侯縣根雕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就業與保障,2015(11):19-20.
[6] 遲沅帥,阮曉鶯.閩侯根雕產業的困局及轉型升級調查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8.37(09):65-69.
[7] 柯秀華.社會變遷中閩侯縣根雕產業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優化[J].福州黨校學報,2015(02):76-79.
[8] 馬自坤,楊波.云南省支柱產業信息化現狀分析[J].檔案學通訊,2006(03):93-96.
[9] 張貴,蘇志炯.產業信息化與我國產業政策選擇[J].經濟問題,2003(10):13-15.
[10] 吳鐸思.尋找根雕產業發展之根[N].工人日報,2006-08-10(07).
[11] 黃燕芬,楊宜勇,顧嚴,劉瑋.我國信息化人才戰略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12):5-10.
[12] 張志清,楊中華.文化視角下的傳統產業信息化改造探析[J].情報雜志,2006(09):73-74.
[13] 鄭雅娟.福州根雕創業產業集群升級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6.
[14] 孫龍健,嚴雯.我國根雕產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會計之友,2015(2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