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祖雙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利伐沙班和華法林治療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抗凝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醫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患者為觀察對象,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別納入利伐沙班組和華法林組,每組均35例,分別給予患者利伐沙班和華法林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種治療方式的并發癥發生率和總有效率;結果 兩種治療方式實施后,利伐沙班組的并發癥狀況和治療效果(5.71%、94.29%)均優于華法林組(17.14%、80.00%),組間統計結果顯示差異明顯(P<0.05);結論 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治療中,采用利伐沙班治療,可減少并發癥發生可能性,安全性相比于采用華法林更高,治療效果良好。
【關鍵詞】華法林;利伐沙班;非瓣膜性房顫;抗凝治療;有效性;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1
非瓣膜性房顫是心房快速且無序的搏動,與心室無關聯性,但與患者的心臟的輸出量直接關聯,發病后輸出量至少降低30%。病發后,易導致患者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現象,引發缺乏心房收縮,增加血栓形成率和中風率,必須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1]。本次研究分析利伐沙班和華法林對該病的治療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醫院收治的70例抗凝治療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為治療對象,設置華法林組(n=35)和利伐沙班組(n=35),兩組患者中,男性分別為20例和21例,年齡分別為38~79歲和39~80歲,年齡均值為(50.3±5.6)歲和(51.1±4.9)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超聲、心電圖檢查符合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抗凝治療標準;②無利伐沙班和華法林過敏史;③無肝病、腎病等其他嚴重合并癥;④非孕期和哺乳期婦女;⑤患者CHADS2≥2;⑥知情同意。
1.2 方法
華法林組:患者均采取華法林(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34,25mg×80粒,),用法用量:初始3天,每日沖服3~4mg(老年體虛患者用量減半),3日后每日劑量2.5 mg~5 mg(具體用量根據患者凝血時間國際化標準值確定,值通常控制在2~3。)用藥后兩組患者均隨訪6~12個月。
利伐沙班組:全部患者均采用利伐沙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75,規格:20 mg/片)用法用量:口服,1片/次,1次/d。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治療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以SPSS 22.0,計數資料利用x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狀況和治療效果比較,華法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7.14%)明顯高于利伐沙班組(5.71%),治療有效率(80.00%)則低于利伐沙班組(94.29%),統計學結果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3 討 論
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心房快且無序,不穩定性較為嚴重,顫動頻率可達350次/min,嚴重影響患者的心臟輸出量和心房收縮效果,導致患者血液瘀滯,引發栓塞,產生多種并發癥,若難以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患者發生房顫時,應選用緩解心室率類藥物和抗凝藥物,并根據局患者顫動類型和狀況確定藥物用。利伐沙班作為治療成人靜脈血栓的常用藥物,具有抑制患者體內凝血因子合成的作用,在需要進行長期抗凝患者中治療作用明顯,而針對需快速抗凝患者可加用肝素,利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提高治療效果[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利伐沙班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治療有效率均優于華法林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說明采用利伐沙班進行抗凝治療,對非瓣膜性房顫疾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顯,安全性高于使用華法林。
綜上所述,使用利伐沙班治療非瓣膜性房顫,治療效果明顯,可提升抗凝治療效果,減少出血、栓塞等并發癥,使用安全性更好,與華法林相比,具有更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邢 宇,栗印軍.華法林、達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用于高齡非瓣膜性房顫病人抗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對比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03):95-97.
[2] 權大君,黃 鶴.華法林對非瓣膜性房顫抗凝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5,13(12):1085-1089.
[3] 金 鵬,周 琪,石向明,等.華法林和達比加群酯治療高齡非瓣膜性房顫病人的安全性及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3):1504-1506.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