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立桃

【摘要】目的 探究食管癌患者護理中全程優質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共計42名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21名實施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人數21名,實施全程優質化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臨床上治療依從性狀況判斷治療效果。結果 通過分析,觀察組整體治療依從性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當前階段針對食管癌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方式具有推廣及研究價值。
【關鍵詞】食管癌;全程優質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4..01
食管癌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每年死于食管癌的人數不在少數,其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影響和危害。本次為了研究食管癌患者的護理方式,選取我院2年內所收治的42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分析了全程優質化護理方式的作用和效果,具體的資料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共計42名食管癌患者被選為受試者,將所有的患者按照我院電腦隨機分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的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我院食管癌的診斷評估標準,同時所有的患者排除所存在的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溝通障礙血液系統疾病等問題,其中對照組人數共計21名,男11名,女10名,年齡23~66歲,平均45.3±4.2歲,所有的患者病程1~4年,平均3.2±1.1年。觀察組人數共計21名,男12名,女9名,年齡22~85歲,平均48.3±4.4歲,同時所有的患者病程為1~4年,平均3.2±1.4年。兩組患者在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同時所有的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并簽署實驗認可書,本次試驗過程符合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與常規性護理方式,包括對患者的基本患病情況進行相應的講解,食管癌的發病情況以及在疼痛后的基本處理方式,患者出現疼痛后給予止痛藥物進行止痛,降低患者的疼痛度,提升治療質量,同時在手術完成后做好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工作,督促患者戒煙戒酒以及減肥等。
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給予全程優質護理,實施的過程中按照對象來進行分類,包括病房病友、患者家屬以及親朋好友等[1-2]。護理人員在日常的治療過程中應當指出患者在病情的治療過程中的控制效果,同時針對患者所服藥的藥物來講解藥物的效果,鼓勵患者按時進行服藥;同時護理人員也應當鼓勵病房病友之間進行互相間的鼓勵,這種身臨其境的鼓勵方式往往是最有效的,通過心得分享以及在疾病治療期間所遇到的一系列小故事進行講解,能夠大大提升患者的歸屬感。
1.3 觀察指標
對我院的所有接受護理治療的食管癌患者進行依從性的問卷調查和分析,采用惡性腫瘤依從性自評量表來進行評估。對所有的患者依從性分為兩個大類,服藥、復查方面。最終問卷通過Likert七級量表進行數據的量化,分數為1~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在此方面的依從性情況越高。對患者護理前及護理后的依從性進行相應的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Excel錄入后,經SPSS 20.0完成相應統計分析,“百分率(%)”計數資料,由x2檢驗。若P<0.05時,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服藥依從性及復查依從性情況顯著改善,相比于對照組來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食管癌作為當前影響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治療,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周期才能夠減少疾病的影響,但是根據資料研究顯示,很少有患者能夠在一間醫院進行全程治療以及康復護理工作。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也是大量的醫學設備,在情感上的交流降低會嚴重的影響到食管癌患者的病情康復[3]。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就全程優質護理方式來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觀察組患者通過實施優質化護理方式后,整體的服藥、復查依從性顯著提升,相比于對照組來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合上文來看,當前針對食管癌患者來說,實施全程優質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依從性等,未來具有推廣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 曹春美,馬楚君.強化護理管理可減輕食管癌放化療患者的毒副反應[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9,38(02):821-826.
[2] 葉永菁,張云魁,吉 勇,楊 斌.集束化護理在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術后病人胃腸功能障礙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24):3975-3978.
[3] 閆雪梅,孫 偉,韓 艷,蘇建萍.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延續護理在食管癌根治術后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10):1612-161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