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禮
【摘要】目的 探討強化感染護理干預在重癥監護病房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取我院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74例病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將74例病人分作對照組和觀察組,各取37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用強化感染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感染情況、感染時間、ICU入住時間。結果 觀察組感染率5.4%低于對照組27.0%;觀察組感染時間、ICU入住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強化感染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監護病房病人中能降低感染率,縮短感染時間和ICU入住時間,可以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強化感染;護理干預;重癥監護病房;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4..01
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病人具有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等特點。ICU病人接受的侵入性操作、抗菌用藥、手術創傷、機械通氣等都會增加感染率。ICU病人感染率明顯高于普通病房,一旦感染發生就很難治愈。研究發現[1],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ICU病人感染率,保證ICU病人入住期間的安全。本次研究取74例病人分組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對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74例病人為研究對象,按雙盲法隨機分組,將74例病人分作對照組和觀察組,各取37例。對照組女17例,年齡35~83歲,平均(62.1±5.2)歲;男20例,43~88歲,平均(63.2±5.3)歲;觀察組女16例,年齡49~85歲,平均(65.4±6.2)歲;男21例,年齡42~85歲,平均(64.2±5.8)歲;兩組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入住ICU病人均保持清醒的意識,治療和護理配合度較好。
排除標準:排除了入住ICU前已發生感染的病人,臨床資料不完整的病人,合并其他傳染性疾病病人。
1.2 方法
對照組在ICU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根據科室標準和規定執行各項護理操作。觀察組在ICU接受強化感染護理干預措施:①強化感染培訓。ICU護理人員感染知識掌握情況會直接影響臨床操作,進而影響到感染率。所以,加強ICU護理人員感染知識培訓,指導護理人員參與培訓,掌握感染預防、感染途徑等知識,培訓者對護理人員進行一對一的教育,以此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高對感染的認知度與預防意識,嚴格執行手衛生無菌操作,做好防控措施。②強化基礎操作的無菌化。控制導尿管感染管理,可以提高預防效果。行侵入操作和動靜脈管植入時,要做好病人口腔呼吸道的護理,以此維持呼吸道的通暢,加強呼吸機管理。抗菌藥使用也要堅持臨床規定使用。③強化消毒隔離制度。完善消毒制度,做好儀器設備和生活用品的消毒,增加消毒次數,疑似感染患者要及時隔離,選擇一次性用品,器械要專人專用,公共設備做好消毒處理。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重癥監護病房病人感染率、感染時間及ICU入住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感染情況
觀察組感染2例,感染率5.4%低于對照組感染10例,感染率27.0%;x2=6.3656,P=0.0116,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感染時間、ICU入住時間
觀察組感染時間(5.2±1.1)d、ICU入住時間6~17 d,平均(11.2±2.3)d均短于對照組(8.5±1.6)d、入住5~20 d,平均(16.4±1.6)d,感染時間對比,t=4.0949,P =0.0430;ICU入住時間對比,t=8.6897,P=0.0032;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ICU病人具有病情重、變化快等特點,所以,發生感染機率高于普通病人。堅持規范護理,無菌操作,可以提高抗菌藥合理使用,強化感染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感染率,以此提高病人的護理質量。強化ICU護理人員感染預防控制教育,堅持無菌下感染護理操作,能確保操作標準性,降低病人感染率。本次研究結果,觀察組感染率5.4%低于對照組27.0%;觀察組感染時間、ICU入住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他人相符[2]。可見,強化感染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監護病房病人中能降低感染率,縮短感染時間和ICU入住時間,可以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袁麗紅.強化感染護理對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4):743-744.
[2] 徐 權,陳宗寧,陳桂林,等.重癥監護病房多重耐藥菌感染臨床分析及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6,14(13):1369-1371.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