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文雅
(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無錫214191)
目前中職院校在機械類專業教學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問題,部分機械類專業教師沒能夠注意專業群理念,在教學時缺乏對教學資源的整合,導致專業教學改革水平不高,專業教學改革程度不深,影響了學生的進步。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給社會輸送全能型機械專業人才,各個中職學校的機械專業教師必須要根據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持續地改革,基于專業群理念對教學模式進行完善,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想要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就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確專業群的概念。對于專業群來說,其是中職教育進行教學改革的基礎,只有不斷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才能夠形成真正的專業群,不具備專業群的中職院校很難真正的形成辦學特色。中職教育的專業群主要就是指由多個辦學實力強的重點建設專業為核心專業,與若干專業學科基礎知識相近的專業為輔助專業,共同形成專業集合體。
從專業群的特征來看,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專業群內的專業主要圍繞某一具體行業形成專業群,例如本文研究的機械類專業,專業群內的專業都與機械工程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第二部分,專業群內的專業主要是職業院校在辦學過程中依托基礎較強的專業逐漸形成的一類專業,由于機械類專業的基礎性較強,所以很多與其密切相關的專業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師資隊伍專業隊伍漸漸得以形成,師資隊伍的環境漸漸得以完善。以上所述,基本就是專業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對教學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在專業群理念下,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改革措施應以專業結構優化為基礎,以對教學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為核心。正如前文所說,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往往沒能夠對專業集群優勢進行充分的發揮,不僅僅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完善的整合,在教學環節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漏洞,針對這種情況,院校相關領導需要對專業群的布局進行規劃,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優化專業結構,以就業為主要導向。
(2)對實踐教學團隊進行建立。在專業群理念下,中職院校相關領導應對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團隊進行建立,完善機械類師資隊伍環境,除了需要從共享角度對機械類專業教師進行選聘之外,還需要想辦法提升機械專業教師團隊的教學水平,完善專業群的建設質量,以機械類專業領導人為基礎,對具備機械類專業知識的人才進行選拔,對機械類專業教學實踐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進行引進。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中,機械類專業的內容較為廣泛,無論是機械技術還是機械形式,亦或是機械理論,這些內容都需要完全的包括在機械類專業中,能夠提升機械類專業教學水平,為國家提供更多的技術裝備,促進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就業為主要導向,形成合理的專業群,提升機械專業教師團隊的教學水平,為國家輸送更多的機械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