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殷勤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淮安223300)
作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在學生的整個培養過程中占據著較大比重,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就業與發展。近些年來,得益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續上漲。在此背景下,各大高職學校紛紛擴大招生規模,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很多學校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未能跟上教學規模擴張的步伐,導致學生在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方面未能達到預期要求。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就業情況,而且無形之中也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培訓。追本溯源,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在于學校沒有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時間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面對當前這種雙輸的局面,建設新型、高效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迫在眉睫。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當前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在建設過程中的一點收獲,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廣大同行提供一點借鑒和參考。
近些年來,隨著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無論是在辦學規模還是教學質量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實踐教學質量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對實踐教學質量保障方面的認識不夠,沒有建立有效地管理制度。在信息技術浪潮下,計算機技術應用專業人才成為“香餑餑”,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高等職業學校紛紛擴招,計算機技術應用專業進入了一段“野蠻生長”時期,在辦學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相應的理念和制度卻沒有跟上。從調研結果來看,重數量而輕質量,重效益而輕實效的情況仍然普遍存在。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貼近于實際應用的背景下,很多學校仍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顯然無法滿足學生的就業與發展需求。實踐教學質量保障觀念不強,教學模式不匹配的現狀不僅影響了學生個人的成長與就業,而且也有損于學校聲譽。
其次,教學評價標準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時代在發展,用人單位對于求職業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涌現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標準。有別于理論學習,在實踐教學中,更多的是考量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問題解決過程的重要性甚至高于最后的結果。所以,教學評價不能僅局限于簡單幾個環節,而是要站在整體性、綜合性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才更具現實指導意義。
最后,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不足。一方面,實踐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但當前多數高等職業學校在這方面的教師梯隊建設或人才儲備都顯得不足;另一方面,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在校學生人數迅速增長,相應實訓設備不足的問題愈加凸顯,學生實踐應用的機會大大減少,倘若不予及時解決,將嚴重影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發展。
教學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作為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上至學校領導,下至一線教師,都要牢固的樹立教學質量保障觀念,將其貫穿到教學始終。一方面,高等職業學校相關領導要加強重視,在招生規模,辦學規模擴大的同時,要嚴抓實踐教學質量。這不僅關乎學生的成長,更關乎學校的聲譽。知識的學習在于實踐和運用,所以,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要適當地在經費、設備等方面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予以一定的傾斜;另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要進一步細化相應的考核指標,在年度考評、職稱晉升方面,實踐教學質量應當占據更多的比重。同時,對于那些在實踐教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及時地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在學校內營造爭先比優,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圍。
另外,隨著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要創新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將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理念融合到新的管理制度中。同時,要給予教師和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實踐教學的核心在于面向實際、面向崗位、面向未來發展。只有讓教師和學生掌握了主動權,才能更好地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這樣,以新的制度為導向,更好地引導和規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高等職業學校教師習慣于以試卷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察,而卷面分數便成為衡量學生優劣的“標尺”。計算機應用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工作崗位上難免會遇到一些未曾見過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沒有具體選項的。所以,在實踐教學評價中要突出“實踐”、“操作”。常言道“條條大路通羅馬”,面對一個問題,其思考方向和解決途徑是多樣化的,這種多樣化的思維和實踐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非常重要。在實踐教學中給學生更多自主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試錯機會。因此,我們的教學評價不應只關注結果,而是要更多的集中到探究解決過程中。另外,要發揮教學評價積極的引導作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從而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實踐中收獲自信,收獲知識,收獲成長。
實踐教學的重點就在于實踐操作,隨著學生規模的擴大,學校也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硬件建設。一方面,增加相應的硬件設備規模,讓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實踐操作。另一方面,及時地更新硬件設備,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理論,標準,設備都在不斷地涌現。要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脫穎而出,學校就要及時地更新硬件設備,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市場上主流設備應用。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實踐教學教師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軟實力。一方面,加強教師交流學習。給優秀骨干教師創造更多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通過參加各級實踐教學交流研討會議,學習他人成功的教學經驗。發揮他們以點帶面的作用,提高整體教師隊伍水平;另一方面,創造優厚條件,吸引更多外部優秀人才加入到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來,充實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