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利娟
(國網長垣縣供電公司,河南 新鄉453400)
從宏觀層面上來說,電力企業是國家發展發展進程上的先行產業,保證電力企業的平穩運行是確保電力網絡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對于電力企業來說,其內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水平對于整個公司的凝聚力以及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電力公司的經營者,需要對政工工作給予高度的關注,通過不斷的創新來優化政工管理模式,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
與其他行業相比,電力行業具有高利潤以及高風險的性質。一方面伴隨著生產生活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電力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從總體上來看,電力企業的利潤呈現出平穩上漲的趨勢。另一方面因為用電需求的不斷提升,電力網絡的擴張速度也在逐漸加快,為了滿足居民的用電需求,很多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也架設了電網,在方便了居民用電的同時,也增加了電力工作的風險。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通常只關注安全性以及效益,絕大多數發展策略的制定也是以這兩個因素作為出發點,而將政工工作放置于管理工作的邊緣地帶。電力工作人員心中的負面情緒無法得到有效緩解,不僅會影響到整個公司內部的氛圍,還會直接影響其平時的工作,為電力網絡的穩定運行埋下隱患。
由于政工工作無法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很多的電力單位對于政工工作管理體系的建立并不重視。這種敷衍了事的態度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政工管理體系與實際生產生活脫鉤,在一部分電力企業當中,對于政工管理框架是在公司建立之初所組建的,而伴隨著電力網絡的逐漸擴展,電力單位的業務量也在不斷攀升,不僅出現了很多新的部門,而且原有部門的組織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政工管理體系的滯后性,沒有跟上公司的發展,在原有的框架中,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對單位中的一小部分人起到作用,大部分員工并沒有受到政工教育[1]。另一方面就是政工工作流于表面,很多電力單位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如何盈利方面,對于政工管理缺乏足夠的認知,導致該工作只停留于表面,無法起到實際作用。
從微觀層面上來看,電力單位的政工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問題就是工作形式過于單一。工作人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之前,沒有對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僅僅以自己的認知出發來開展政工工作,造成了企業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的問題。同時,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在推進政工工作的時候存在著明顯的隨意性,政工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之前并沒有規劃出一套系統性的工作方案,往往只是針對現階段電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缺乏遠見。與員工的交談也主要集中在對于工作的討論,這種對于工作的密集討論會給員工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而產生一種對單位內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排斥情緒。
電力單位各項業務的直接執行者是處于一線的電力員工,對于電力單位的管理者來說,如何打造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以及團隊精神的工作隊伍就成了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而想要做到這一點,管理者就要清醒地意識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通過高效的政工工作來提高員工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2]。首先,電力企業的領導以及管理層的員工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突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單位內部的期刊雜志或者是自媒體平臺為政工工作造勢。其次,要重視政工工作管理人員的能力培養,一方面要加大對于招聘工作的投入力度,吸引新人才進入到公司中,為政工管理工作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內部人員的選拔,選擇那些長期在一線工作的員工進入到政工管理部門,這些人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了解一線工作人員的真實生活狀態,進入政工工作管理部門之后可以在管理層與一線工作人員之間形成一種紐帶,在進行工作的時候能夠讓員工們迅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讓政工工作可以順利開展下去。最后,要注意政工工作與企業文化之間的結合,借助于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層員工中宣傳企業文化,讓一線員工們能夠了解工作的發展側率,增加其對于公司文化的認同感,提高政工工作的效果。
針對政工工作形式單一的問題,政工管理人員要積極進行工作方式的轉變。特別是在新的形勢下,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當中[3]。首先,政工人員要改變傳統的溝通方式,在與員工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以關心員工的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通過這種方式來拉近政工人員與員工之間的距離,消除員工的抗拒心理。其次,在了解其生活狀態的過程中,政工人員要給予積極的反饋,對于員工表達出的負面情緒要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幫助其進行心理疏導,在這個過程中,政工人員要詳細記錄員工的心理狀態,并且將信息匯總到一起,由政工管理人員對員工的心理情況進行記錄,對于那些思想起伏比較大的員工要進行重點幫扶,以此來體現公司的人文關懷。最后,對于物質慰問的方式要進行優化,傳統的政工工作中派送的慰問品大多是一些日常生活必須品,比如說米、面、油等。而對于精神層面的慰問品則非常少,僅僅是通過獎狀或者錦旗以資鼓勵。在新形勢下,政工人員要注意精神層面慰問工作的多元化,可以選擇書籍、雜志、電影票、歌劇票等物品來滿足員工們的心理需求,讓其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能夠達到一種平衡。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政工工作的力度,同時也能保持政工工作的先進性,一舉兩得。
電力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要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及時作出變化,而依靠傳統的管理框架顯然無法滿足這一需求。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電力企業的領導者就必須在公司內部建立起一套具有高度靈活性以及適應性的政工管理長效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對現有的政工管理框架進行完善,使其符合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態[4]。從總體上來說,完善電力企業的政工管理框架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就是對現有管理部門進行整合,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部門的職能出現了分化,一方面分出了很多工作,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作內容,因此管理人員要從電力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于現有的政工管理框架進行優化,對于職能存在沖突的崗位進行合并,通過合理的整合為政工管理框架瘦身,提高整個系統運行的靈敏性。第二,要不斷拓展新的部門,由于電力工作具有很高的復雜性,對于新衍生出來的部門,政工管理工作也要及時跟進,根據新部門的工作特性以及人員結構特點來安排具有專業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確保整個系統的先進性。最后,要加政工管理體系橫向的延展性。政工管理系統應該與電力企業當中的其他管理體系形成高度的融合,比如說與財務管理系統、業務咨詢管理系統等,在這些工作中穿插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讓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實際工作中,逐漸培養員工的政治思想水平,鞏固其主人翁意識。
在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今天,如何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成為了擺在企業領導人面前的一個難題。對于電力企業而言,想要提高競爭力就必須要組建起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以及意識力的工作團隊,這就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幫助。因此要通過完善政工管理體系、改進政工工作方式以及提高政工工作的重視程度等方式來全面提高政工工作水平,為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