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婕 陳瓊 姜康 曹江東



摘要:光伏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倡議重點涉及產業。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和系列國家政策推動,中國光伏產業在過去幾年得到了長足發展。論文通過對我國光伏產品通過“一帶一路”進入俄羅斯市場的現狀分析以及對中俄光伏標準體系研究,提出我國光伏標準進入俄羅斯的可行性和路徑方法。
關鍵詞:光伏產業 標準 俄羅斯 可行性研究
1 俄羅斯聯邦光伏產業現狀
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曾是光伏研究領域的領先者,俄羅斯的第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建在克里木半島,產能為5MW,由于俄羅斯對太陽能產業的重視程度不夠,其光伏產業并未得到很好的發展。隨著傳統能源消耗加劇、對環境造成危害加重以及太陽能發電成本的降低,俄羅斯政府逐漸轉變意識,開始顯著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尤其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開發。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官網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俄羅斯的太陽能裝機總量分別為6.6 MW、61.7 MW、76.7 MW、235.7 MW和545.7 MW,其增長速度體現出了近些年俄羅斯光伏裝機的突飛猛進,詳見圖1。
圖1 俄羅斯近年光伏裝機容量
2我國光伏產業現狀
2.1 我國光伏產業政策體系環境
光伏產業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可同步參與國家競爭并在產業化方面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光伏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家一直持積極態度,早在2001年國家推出“光明工程計劃”,旨在通過光伏發電解決偏遠山區用電問題開始,到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頒布《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對未來太陽能發電的總容量目標以及重點建設內容等予以明確,規劃到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總容量達到180萬kW,自此我國光伏發電應用市場逐步進入高速發展軌道。
此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等多個重大產業政策的頒布與實施,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
2.2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光伏產業歷經多個發展階段,到如今進入規模化穩定發展階段,具有以下幾點特點:
(1)光伏發電規模迅猛增長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從2010年的0.86GW增長到2016年的77.42GW,2016年新增裝機容量34.54GW,累計裝機容量和年度新增裝機容量均居全球首位,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近兩年來,隨著光伏產業的更新發展,國內光伏裝機容量的需求依舊在不斷提升。2018年亞洲地區以64GW的并網新增光伏裝機量獨占鰲頭,累計光伏裝機量從2017年的210GW增長到了2018年的274.6GW,成為全球光伏行業發展的明顯推動力。根據IRENA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8年全球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來看,中國、印度、美國為全球光伏應用主要市場,中國更是以45GW的新增光伏裝機量和176.1GW的累計光伏裝機量遙遙領先,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光伏應用最大市場,詳見圖2。 (2)光伏制造技術不斷增強
根據《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報告,“十二五”時期,我國光伏產業年產值達到300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近 170 萬個,光伏行業表現出強大的發展新動能。并且以漢能薄膜、隆基單晶硅和華為逆變器為首的重點國產企業在各自技術領域的生產制造水平上均快速提高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光伏發電成本“十二五”期間總體降幅超過 60%。
圖2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光伏裝機容量TOP10占比情況
(3)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初步形成
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基礎和產業配套優勢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從高純硅材料、硅棒、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輔材到光伏生產設備等的全球最完整光伏產業鏈,這是我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優勢,也是我國光伏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制造成本不斷下降的重要保障。
2.3我國光伏產業走出去現狀
2.3.1我國光伏產業走出去總體情況
2013年,我國光伏產業全年出口總額約為172億美元,2014年和2015年,出口貿易總額分別為191億美元、195億美元。到2016年,受美國“雙反”影響,中國多家企業海外設廠以及光伏產品成本不斷下降的影響,出口總額降低,并且在2017年出現持續降低的情況。目前,根據中國光伏協會官方以及網絡媒體報告資料獲悉,2018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出現了大幅增長的情況,未來的出口形勢比較樂觀。
從光伏組件出口這一方面來看,根據Global Data發布的數據,2018年全球組件出貨量排名前10的公司中,9家來自中國。其中,晶科能源以11.6GW的出貨量和12.8%的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組件出貨第一的位置。同時,晶澳太陽能正在以其雙面組件技術向中東市場擴張,并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性能和創新方面處于強勢地位,詳見圖3。
2.3.2 我國光伏產業產品走進俄羅斯聯邦情況
據中俄機電商會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俄貿易額達1070.6億美元,同比增長27.1%。其中中國對俄出口479.8億美元,同比增長12.0%,中國對俄機電產品出口2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6%。
從近幾年統計數據看,我國對俄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同期我國對俄全商品出口總額的51%~53%,其中光伏產品出口額為30699萬美元,2018年光伏產品的同比增長率達到146.4%。根據The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平臺數據整理顯示,我國從2011開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光伏產品進口國家,2011年到2017年,我國出口俄羅斯光伏產品占俄羅斯進口光伏產品總額比例分別為25%、27%、33%、46%、49%、45%和51%。整體上看,我國光伏產品出口俄羅斯呈現一個穩步上升的趨勢。
3 光伏產業標準體系發展
3.1 我國光伏標準體系
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光伏標準以自己制定為主。隨著中國加入WTO后國際交往增多,光伏標準逐漸變成以IEC標準為核心,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內光伏業自身的市場特點形成。根據工信部頒發的文件,我國光伏標準體系框架如圖4。
3.2俄羅斯聯邦標準體系
光伏產業對于俄羅斯,完全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從2011年俄羅斯正式開始發展光伏產業,到現今經過8年左右的發展時間,俄羅斯的光伏體系標準在不斷地形成和完善。根據其光伏產業標準的現狀,本文總結出其光伏產業標準化體系框架如圖5。
3.3我國光伏標準體系與俄羅斯光伏標準體系發展分析
根據工信部2017年4月制定印發的《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可以看出,我國的光伏產業標準體系其實就是沿著光伏材料、設備制造、光伏部件、光伏系統以及光伏應用這一個產業鏈形成的,這一體系也是符合我國當前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即光伏全產業鏈發展越來越成熟。
俄羅斯的光伏標準體系整體看來其實跟我國的綜合標準體系有點相似,我國光伏標準體系像是產業鏈式標準框架,而俄羅斯光伏標準體系更像是光伏產業需求型標準框架。這也是與俄羅斯目前光伏產業發展現狀息息相關的,雖然俄羅斯也有出口一些光伏產品,但是其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還比較依賴進口優質光伏產品,特別是我國的光伏產品。當前看來,我國光伏標準進入俄羅斯對其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 中俄光伏產品貿易助推標準化工作發展——以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為例
4.1 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概述
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作為光伏發電系統中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并且并入電網的裝置,如圖6所示。
4.2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發展現狀
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以其成本低、效率高、適應性強的特點在國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當前,國內光伏相關、電氣設備相關企業基本都在研發制造該裝置設備,根據網絡數據不完全整理,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的國內光伏發電項目從2013年已經開始規模化使用,整體的應用規模也正是從2013年開始慢慢擴大,到2019年開始已經廣泛應用于100MW容量及以上發電項目中。
在國外,對于該裝置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全球領先的光伏逆變器制造企業,例如SMA集團、REFUsol公司以及施耐德電氣等國外企業或者市場大部分都將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的使用理解成一種全方面的解決方案,即交鑰匙系統解決方案。它們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來定制裝置類型以及整套光伏系統的解決方案。而在國內主要將這種裝置歸類為光伏設備來配置完成光伏發電系統項目,對比于將該光伏創新思路歸為解決方案,顯然歸類為光伏設備來投入市場以及實際發電項目中會促進整個光伏設備產業的進步,所以我們有機會也有優勢讓國外也認可這種理解方式,并加速產品的研發制造并投入到市場當中。
4.3 中俄一體化裝置貿易情況及其標準現狀
根據國內光伏重點企業科士達公司提供的資料,該公司從2016年9月份,已經開始向俄羅斯出口一體化逆變并網裝置,并在其后幾年都保持著出口持續增長的趨勢,而根據之前數據統計的2010年到2017年我國出口俄羅斯光伏產品市場份額可以看到,2016年的出口額占比較2015年有所減少,但是2017年出口額占比恢復增長狀態,雖然這與2016年全球光伏產業的產業發展有很大關系,但是也側面說明了我國光伏產品出口俄羅斯的趨勢依舊很好,這其中也包括一體化逆變并網裝置的出口情況。
當前,俄羅斯進口我國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所遵循的標準是我國企業生產制造該設備所遵循的標準,包括中國國家標準、IEC標準和UL標準。俄方對于設備的認證主要是對核心部件:逆變器、變壓器、高低壓開關柜的標準認證,因為俄方對于該設備并沒有自己的行業標準也沒有形成國家標準,因此對于進口其他國家的該類設備,采用各部件標準認證工作。這樣的認證形式無形給俄方和中方企業都造成了不小的貿易成本,隨著俄羅斯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后俄方對于該設備的需求一定更多,對于該設備的認證,中俄雙方也急需一個完善的指導標準,來方便產品的貿易流通。
4.4 一體化裝置標準進入俄羅斯總結分析
我們有理由相信,優秀的產品會助推標準化工作的發展,標準化工作的跟進更能夠幫助產品市場的打開。一體化裝置標準的實施和推廣對于促進貿易互通以及標準化工作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中俄雙方光伏貿易互通。有利于貿易互通,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在這一產品的標準還沒有得到實施和認可之前,產品的信賴度是很低的,一體化逆變并網裝置標準的形成與實施會大大增強國內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貿易信任,大大減少跨國貿易的鴻溝,促進貿易互通。
(2)有利于提升我國標準的影響力。我國的光伏產品因為技術與價格優勢,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狀況穩中向優,推動一體化并網裝置等光伏產品、光伏標準進入俄羅斯,能夠推進我國光伏標準融入國際市場,促進我國在國際光伏標準方面的話語權,同時也能促進俄方光伏標準體系的完善,使雙方達到共同發展的局面,對于雙方光伏發展具有一定的戰略價值。
(3)有利于穩固“一帶一路”倡議。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中俄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一步加強了聯系,特別是近幾年在光伏產業領域,我國支持幫扶建設的俄羅斯光伏發電項目占其全國光伏發電項目50%以上,同時,我國光伏重點企業與俄羅斯光伏企業合作,成立分公司,完善俄羅斯光伏產業現狀等,對于“一帶一路”這一倡議起到了穩固的作用,而光伏標準進入俄羅斯,無疑鞏固了“一帶一路”光伏產業發展趨勢。
5 我國光伏產業標準進入俄羅斯研究總結
5.1 可行性分析
(1)俄羅斯市場以及政策趨勢較好
雖然俄羅斯光伏發電產業啟動相較其他國家地區晚一些,但是近幾年其國家政策扶持強度之大顯示出了俄方想要發展好太陽能產業的決心,除了歐洲近些年制定的計劃以及政策利好以外,俄羅斯國內出臺了《2030年能源戰略草案》,突出強調加大對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并且在2013年政府頒發了第449號法令,計劃到2020年,建設1.5 GW太陽能發電站。
(2)我國出口俄羅斯光伏產品技術先進并且得到俄羅斯市場認可
根據金盤電氣等光伏企業提供的信息,俄羅斯在光伏發電站項目上,我國企業已經占領了近80%的市場,在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上出口俄方的數量也在不斷提升,從2016年的6臺到2018年的36臺,僅2019年5月出口量就已經達到24臺,這不僅僅說明了我們國家光伏企業本身的先進技術發展和實力突破,更加說明了中俄在光伏產業上的聯系已經相當密切,并且俄方對我國光伏技術以及產品表現出了極度的認可,這將極大地推動標準走出去。
(3)具有相通性的中俄兩國標準化體系
俄羅斯的光伏標準體系整體看來其實跟我國的綜合標準體系有點相似,我國光伏標準體系像是產業鏈式標準框架,而俄羅斯光伏標準體系更像是光伏產業需求型標準框架。由此可見,俄羅斯光伏標準體系并未形成完整的體系,這與俄羅斯光伏產業發展起步階段有關,同時也說明我國相關光伏標準有進入俄羅斯可能性。
5.2 路徑分析
(1)完善健全標準體系
加強新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相關標準的研究,支持企業參與承擔國家新能源產業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修訂等工作。企業作為將產品推向國外的第一主體,在標準體系的建設中,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作用,凸顯企業產品的質量,進而有利于產品在國外市場的進一步打開,對于標準進入俄羅斯等境外都有促進作用。
(2)建立相關產業人才交流機制
標準走出去的前提在于我們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優勢,充分了解外部各種條件。建立光伏產業人才交流機制,可以促進雙方產業研究進步,達到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可以得到一系列“去糟粕取精華”的經驗結晶,而這對于雙方都是相當有利的。
(3)加強光伏產品認證合作
我國光伏產品、設備進入俄羅斯市場之前,會接受俄方一系列嚴格并且繁瑣的認證工作,費時費力的方式必須得到解決,這是我國光伏產品、標準進入俄羅斯的一大阻礙。而加強光伏產品認證合作,例如與俄羅斯認證機構簽訂協議、設立分支機構、建立產品測試協調機制等可以簡化認證過程,促進光伏產品流通,加強標準工作的互認,是我國光伏標準進入俄羅斯的重要基礎。
(4)標準外文版的發行
標準的外文版不僅為中俄兩國的光伏貿易帶來便利,讓企業更好拓展海外市場,持續融入當地市場,同時也促進我國標準更好地向世界傳播,擴大中國標準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國際話語權。為此應盡快翻譯相關標準,對標準的翻譯內容組織專家評審,最終公開出版。
(5)標準互認機制的確立
在促進貿易暢通中,標準化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引領性和戰略性作用,通過建立協調一致的標準、合格評定標準以及互認協議,可為國際貿易中的各方提供方便。同時,通過由點及面的路徑策略,在促進俄方光伏標準體系發展的同時,也讓雙方的標準互認工作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們可以相信,以標準的互認可以帶動產品和技術進一步走出去。
(6)由點到面的標準發展模式,助推我國光伏標準進入俄羅斯
自2017年我國光伏產品首次占比超過俄羅斯50%的光伏產品進口市場之后,今后幾年應該不會出現明顯的增幅,在這個光伏產品市場沉淀關鍵時期,我們可以進一步將我國光伏標準,特別是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行業標準研究形成國家標準,隨著我們光伏產品在俄羅斯市場越來越成熟,我們順勢可以助推光伏標準,特別是一體化光伏逆變并網裝置進入俄羅斯光伏市場,后面只需要借助我國較為完善的光伏綜合產業標準體系,不斷推進其他光伏標準進入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