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張君率
摘 要:從高等職業院校精準扶貧的基本形式入手,主要對在貧困地區幫扶學校的扶貧過程中的扶貧精準程度有偏差、扶貧能力有限、扶貧制度不完善等實際困難和問題展開論述,并尋找幫扶路徑,以期為今后高職院校幫扶貧困地區學校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精準扶貧;路徑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4-0043-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71 ? ? ? ?文獻標志碼:A
1 ?天津市高職院校全面服務貧困地區職業學校
天津市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按照教育部《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2016—2020年)》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市職業教育傾心、聚力、精準、重效開展幫扶工作,構建起區域系統援建、品牌整體輸出、專業結對共建、師資輪崗培訓、學生訂制培養職教幫扶模式,走出了一條職教精準扶貧的特色之路。
2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
教育扶貧是扶智的重要途經和手段,從天津市委、市政府到天津市教委,再到天津多所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都在想辦法、定政策、抓落實,努力從“扶智”方面找突破點,從而使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但是,高等職業院校在貫徹和落實精準扶貧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2.1 ?扶貧“精準”程度有偏差
2.1.1 ?物資捐贈“治標不治本”
雖然為貧困地區捐贈物資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扶貧途徑,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以筆者所在的學院為例,對口幫扶山西省一所中職學校,根據兩校的實際情況,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給對口幫扶學校捐贈了一批圖書,并得到幫扶學校的肯定及感謝。但由于對口學校的校舍場地有限,無法將該批圖書妥善陳列、安置,導致無法為師生提供正常的借閱服務。從某種程度上講,扶貧仍然不夠精準,或者說精準的程度較低。
除此之外,各學校仍然普遍存在著每逢春節,學校領導率領學生管理部門到貧困學生家里慰問,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活動。這樣的扶貧活動感動了學生、老師和家長,但是這樣的常規做法沒有從根本上改善貧困學生家庭乃至所在地區的貧困現狀,與國家提出的扶貧先扶智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扶貧思路存在差距[1-2]。
2.1.2 ?人才培養方案缺乏區域針對性
很多高職院校將對口幫扶地區或學校的學生錄取到學校進行統一培養,學生畢業后返回原地區服務區域經濟,但是學生所學的專業和職業技能是否真的可以滿足區域(或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由于目前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前期需要參考企業調研數據,而提供企業數據的大多為本地區的相關企業,因此無論是專業設置還是崗位標準都是從區域經濟的角度出發的,在此人才培養體系下培養出的畢業生返回到對口幫扶地區,可能存在人才供給和人才需求不匹配的問題[3]。
2.2 ?高等職業院校精準扶貧能力有限
2.2.1 ?行業背景辦學專業具有局限性
1949年以來,除了高等師范職業院校之外,直至1980年創辦天津職業大學才將高等職業教育帶入了新時代,20世紀90年代國家相繼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表明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飛速擴張的發展階段,普通高等學校的專科層次逐步被高等職業教育所替代,各地區的部分中專、職專、技校、成人學校在其行業主管部門的主持和幫助下先后轉型升級為高等職業院校。由于行業背景色彩濃郁,這些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局限性,即專業設置不廣泛,在落實對口幫扶過程中,專業局限性問題使得精準扶貧的工作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2.2.2 ?資金困難制約高等職業院校全面發展
隨著高等職業院校迅速發展,從規模上高職院校已經占據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實際高等職業教育并非占據有利地位,之前已經提到高職院校大部分都是在以前的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高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無論社會認可度還是國家層面的資金投入仍處于弱勢地位。國家層面的資金投入更加傾向基礎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而對高等職業教育投入的資金比較有限,即便國家近年來加大了對高職院校建設的投資力度,但更多的是對具有引領作用、示范性的高職院校給予資金支持。由于國家對高職院校投入的資源相對不均衡,致使部分實力水平都較弱的院校很難擺脫惡性循環狀態,生存和發展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目前,高等職業院校資金來源主要是收取學費及上級行業主管單位的資金支持,資金嚴重不足是制約高職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精準扶貧的能力缺乏的重要體現[4]。
2.2.3 ?缺乏具備實踐能力的師資
高等職業院校在經歷了急速擴張和發展階段之后逐步進入了內涵建設階段。以天津市為例,全市高職院校近30所,各院校之間的競爭形勢更是日趨嚴峻。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提升學院的辦學能力、行業影響力、服務區域經濟能力和精準扶貧的能力是高等職業院校的努力方向。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是高等職業院校綜合實力水平的重要表現之一。但就目前高職院校師資狀況來看,問題主要體現在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較弱。大多數教師都是畢業于普通高等學校,即使部分老師通過考試取得執業資格證書,但依然屬于理論型教師,企業一線實踐能力較弱,短時間內很難真正滿足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需求。雖然國家鼓勵高職院校從企業招聘一線技術人員,但由于編制、待遇等諸多客觀因素,高職院??梢砸M的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少之又少,因此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十分缺乏。高職院校精準扶貧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幫扶地區人才,而缺乏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很難滿足幫扶地區區域經濟及人才需求。
2.3 ?高等職業院校缺少有效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高職院校精準扶貧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虎頭蛇尾的問題,在落實過程中多數存在重計劃、缺過程、無監管、輕結果的情況,歸根結底是各個環節、各個層次缺乏系統的管理制度,從高職院校自身到地方教育教學主管部門尚未建立完善的精準扶貧工作制度保障體系導致的。
2.3.1 ?援助學校自身制度不完善
高等職業院校在接受天津市委、市政府或市教委扶貧任務時,為保證事務性工作的落實,一般會臨時組織部分人員執行具體工作并組建學校扶貧工作小組,但扶貧小組成員都有日常教育教學任務或者行政管理任務,加之扶貧工作具體任務不明確,責任權利未能及時劃分清楚,組織結構形同虛設,直接影響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時效性、連貫性和系統性。
很多高職院校派出專業教師到對口幫扶地區提供師資援助,但由于缺少制度保證,派出援助教師的扶貧周期、后續老師的跟進及扶貧效果的反饋等具體工作都很難落實到位,因此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標。
2.3.2 ?教育教學主管部門未建立精準扶貧制度
除學校之外,地方教育教學主管部門沒有對該地區高職院校扶貧工作制定出制度保障體系,使得扶貧工作無章可循,每個學校都處于邊探索邊工作的狀態,很難有條不紊地將扶貧工作開展下去。
3 ?高等職業院校精準扶貧路徑
為了進一步全面貫徹國家精準扶貧方針政策,使扶貧工作有的放矢,經濟發達地區的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根據地區及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實施方案,尋求有力的支持,切實弄清幫扶地區的實際需求,找準扶貧的突破口,攻堅克難,切實打好脫貧硬仗。
3.1 ?建立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機制的建立主要是從學校自身和教育教學主管部門兩個方面開展。學校是落實扶貧工作的基礎單位,學校應當建立扶貧資金使用與管理、師資援助、貧困學生生活狀況跟蹤、人才輸送效果反饋、人才培養制定等一系列制度體系,并設立獨立的扶貧部門,選派有扶貧工作經驗的教職員工專門從事扶貧工作的具體事務,學院財務、紀檢及學院領導要定期、不定期對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3.2 ?根據對口幫扶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制定并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更加有針對性地為貧困地區培養出符合該地區經濟發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無論專業設置還是課程體系構建都要從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對該地區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獲取有效的數據信息,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根據地區政策、企業用人標準、社會要求等因素的變化情況調整人才方案,爭取為貧困地區培養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3 ?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的扶貧能力
高職院校想要提升扶貧能力先要提升自身的辦學能力,綜合提升教學水平、管理水平、社會服務水平等方面,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深刻領會精準扶貧的戰略部署和政策方針,從而不斷提高本學校的扶貧能力。
參考文獻:
[1]韋凱,程飛.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管理現狀與思考——以江蘇省揚州市為例[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6):76-82.
[2]申棕鑫,劉洋.基于校企合作的西部貧困地區優質高職院校建設的思考——以甘肅省高職院校為例[J].評價與管理,2019(1):19-23.
[3]楚瓊湘.農業高職院校在精準扶貧中的優勢及發展思考——以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南農業科學,2017(2):114-116.
[4]龍媛.堅持助人育人并重實現高職院校精準資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9):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