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尼沙姑麗·艾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動物衛生安全與人類的衛生安全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大部分農畜產品最終都是要流入到人類市場當中,并且其中主要的一部分都是作為食品產出,與人類息息相關的食物產業自然需要穩定且具有準確性的檢疫工作方法。當前各省市在基礎動物檢疫工作的展開上都有不同的應對方法,但也造成了我國對于動物檢疫工作存在發展不均的情況,全面展開的同時對于產生的相應問題也需要給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在動物產品的生產流程中,需要涉及到配種、飼養、出欄檢疫以及產品加工等多樣化的流程,而在其中檢疫工作因為直接相關于動物產業的食品加工安全問題,所以需要格外的重視,從社會角度來說,這一工作環節直接關系到對流通環節中的疾病防控以及食品對生物鏈的影響關系,而從產業角度而言,對于農副產品以及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也正需要嚴格的檢疫手段保證產品確實達到了相關行業的標準。
所以基層動物以及相關產品的檢疫直接決定了其是否能夠進入人類食品市場,對于可能存在的疫情進行提前布控預防,在發現可能擴散的疫情之前就進行有效的處理能夠產生最好的效果,不僅能夠早發現早治理,對于動物疫情的控制同時也是保護人類社會的安全不受侵害,因此檢疫工作以及基礎動物產業本身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更是社會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
任何產業中都需要隨時關注問題的產生與解決,動物產品檢疫尤其是基礎動物的檢疫工作更需要注意這一點,因為直接與人類食物產生關聯,所以在鄉鎮甚至更為基層地區也要保障相關建議工作能夠得到足夠條件以展開對應的疫情監控體系。然而在我國當前的狀況條件下,大部分鄉鎮畜牧檢疫站都缺乏對應的設備以及管理權限,檢疫工作的展開一方面依賴于對應的技術設備檢測,同時也需要對應的職能保障地區基礎動物產業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
然而這只是一個方面,另外在基礎動物養殖方面我國始終存在分散化管理難度大的情況。對于農村地區的養殖關系更是分散明顯,養殖戶雖然基數大但是分散程度高,導致檢疫工作在原本工作量大的前提下還需要面對定位以及區位復雜的問題,無論是實地調研或是養殖戶送檢都需要相當長的實踐才能夠完成,這也側面體現出了檢疫工作以及市級產業的不對等關系,需要在基層工作中加強對于養殖戶的集約化管理使其能夠進行統一的資源信息調配。
人員數量不足以及設施落后是在動物檢疫工作難以切實展開的關鍵因素,而造成的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意識形態方面的不足,在養殖者甚至是加工產業的經營者嚴重食品安全以及檢疫工作的重要性都不及利益的誘惑巨大,邊遠地區在這一問題上更是十分嚴重,所以不僅在產業鏈條上存在弊端,對待本應關乎自身并積極配合的檢疫工作,反而會讓養殖者產生逆反心理或百般阻撓的現狀,對于基礎動物產業的拓展以及升級都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對于基層動物產品的體系化發展,要正確認識其進步性,但同時對于其產品的規劃以及管理也應該更進一步,所以通過檢疫工作的展開,能夠充分提升基層動物產業鏈條的等級和綜合水平,首先建立健全的檢疫工作體系,在相應的基礎動物產地就應該做好生產養殖戶的備案工作,以便集中進行管理,同時將有關材料收歸地區疾控中心以及檢疫工作站進行管理,定期對資料進行更新和審查以保證地區動物食品安全能夠真正符合對應的行業標準[1]。
同時從意識形態角度出發,對于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訓以及正確對待檢疫工作的思想認識也應該形成具體化的模式,在養殖戶當中以行業協會和政府職能部門的形式形成統一領導,并規范養殖方法以及能力對應規模的措施,讓養殖戶不僅為了利益更為了生產精品而注重在動物養殖過程中的進行照料,從飼料到養殖環境進行同步的提升,這樣才能夠擺脫我國農牧業始終存在低端化生產養殖的狀況。
另外獲得黨以及人民政府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輔助手段,當前在動物檢疫政策以及相關法規的支持下,各地開展的檢疫工作以及疫情布控防治都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然而僅從開始階段并不能看到實際的效果,需要長期性的投入才能夠產出對應的結果,所以對于檢疫部門尤其是獸醫站等機關單位的工作支持力度應當始終保持在對應的水準上,為社會的安全穩定以及基礎動物產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2]。
當基礎動物產品檢疫工作通過渠道預防、及時預測以及在工作技術上的進步形成完整的檢疫工作體系后,就能夠對社會上潛在的動物疾病防控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得動物傳染病以及其他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得到妥善處理,而這一結果還需要各級政府在資金財政上的大力支持,所以首先明確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從而以切身利益出發進行檢疫工作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