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生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高力板鎮畜牧獸醫工作站,內蒙古興安盟 029408)
隨著近些年我國養殖行業的持續性發展以及飼養群體的持續性擴大,關于羊養殖的疾病問題也在不斷增多,其中傳染病屬于風險危害較高的一種。羊傳染病因為具備較快的發病特征、較快的傳播效率、較高的死亡風險,所以對于養殖戶的影響最為突出。羊傳染病的病因比較復雜,在治療方面的難度較高,許多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因為疾病治療的方案選擇不佳從而導致整體療效的下降,從而實現病死率的持續提升。對此,探討羊常見傳染病的發生與防治具備顯著實際意義。
羊傳染病最大的特征之一便是人獸共患,我國羊群所能夠導致的傳染病涉及到結核病、布魯氏菌、衣原體以及炭疽,伴隨著近些年養殖戶不斷增多以及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疾病的發生風險也在隨之提升,所導致的防疫風險也在不斷的提高。在羊患病之后,病羊正常情況下精神狀態會比較理想,采食量與飲水量相對比較正常,產蛋率一般在90~93%,但是對于個體檢查過程中也會出現瘦弱、體重偏低、羊冠蒼白色、觸感干硬且薄、體表的皮膚彈性較差以及羊明顯營養不良癥狀。大多數的病羊都存在腹瀉、拉稀、消化不良、糞便黃白色或紅褐色,同時帶有沒有完全消化的飼料殘渣[1]。
持續加強人員的專業技能,做好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工作有效順利的展開,對于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重要。先關部門在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做好檢查監督工作,為動物防疫工作開展鋪好道路,完善細節問題[2]。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要對動物可能發生的疾病進行宣傳推廣,同時對近些年發生的各種疫病作為案例進行警示性的宣傳教育,并適當加入強制性措施提高防疫工作水平,例如可以建檔登記的方式,宣傳防疫工作價值以及經濟效益促使養殖戶可以主動注射疫苗實現防疫工作效果的提高。
強化防疫工作的基礎性建設,尤其是防疫站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基層的防疫站具備較好的防疫工作能力,同時對基層畜牧業的獸醫動物防疫工作提供更多的動力支持,借助現代化的檢疫工作技術設備以及手段方式,促使基層工作條件得到改善,尤其是在硬件與軟件雙方面進行優化,配備更多的可用型技術人才[3]。在具體工作中,可以由當地政府組織管理,構建關于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實驗室,同時針對具體的養殖經濟類型做好針對性疫苗的研究、質量監測以及監督管理。同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不斷的調整資金方面的投入,在完善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的同時確保資金層面上的充足,促使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防疫工作開展等得到可靠的支持。另外,還需要做好相關支持工作,在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強化各種資源的補充,尤其是技術資源方面的提供,從而保障基層的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可以高質量開展。
首先,需要積極推廣實用性的試劑,保障羊病診斷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相關部門需要大力推廣試劑的研發,注重研發抗體檢測試劑以及抗原檢測試劑,大力的推廣實用性的檢測試劑,保障診斷的高效率。其次,需要及時采用合理的消毒處理方式,保障養殖場的消毒效率與安全性。消毒屬于控制病菌滋生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控制病害感染風險的有效途徑。常規的消毒方式是以化學消毒與物理消毒為主,在具體操作方面,可以按照消毒的對象不同采用針對性方式。例如,對于養殖場的消毒,需要先集中清理糞便以及污染物,并做到全面性的消毒處理。消毒工作應當盡可能規避陰冷下雨天,規避外界負面影響,消毒中嚴格控制用藥濃度和藥量。最后,需要針對傳染病類型做到及時治療控制。對于羊口瘡,其主要危害對象是羔羊,先發生在口唇,出現丘疹,之后逐漸出現水皰與膿庖,在破裂后潰瘍。對于這一疾病,主要是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沖洗病變部位,在干后涂抹青霉素軟膏,每天治療2次。對于山羊痘,發病羊會出現急性、熱性病變,體溫會快速提升到40℃以上,食欲下降,鼻孔流出膿性的黏液,2到3天開始出現發痘。在治療時采用碘酒、紫藥水或者是高錳酸鉀溶液擦拭痘瘡部位,在干后涂抹碘甘油。
綜上所述,羊傳染病屬于危害性較高的一種疾病,預防大于治療,在具體的養殖過程中需要注重預防性保健工作,結合較高的飼養管理水平,盡可能保障羊群的健康成長。如果出現發病羊應當及時隔離處理,并根據病羊的疾病表現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干預措施,盡量保障疾病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從而降低死亡率,降低疾病影響,從而提升養殖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