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瓦爾·買買提明
(新疆巴楚縣畜牧獸醫局,新疆巴楚 843800)
這種病癥主要集中發生于牛羊等動物體內,造成這種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牛羊食用了雪草、露水草以及霜草等飼料后,在腸胃中出現快速發酵,最終導致胃腸道產生大量的氣體,最終使瘤胃快速的擴張。
如果牛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需要對飼料進行科學的管理,要避免牛食用容易發酵的食物,在進行放牧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夠在有霜、露水以及雪的區域進行。在治療上,可用20~35 g魚石脂、30~50ml乙醇和50~1000ml潔凈飲用水灌服。也可用80~100ml大蒜酊、300~500 ml大黃酊、15~30ml錢子酊與1 000 ml潔凈飲用水灌服。急癥病牛,需瘤胃穿刺放氣治療,應注意在放氣處理中要保持勻速,避免過快而導致腦部貧血而亡[2]。
如果羊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要使用大號枕頭進行左肷穿刺放氣。如果屬于輕度發展的疾病,則可選擇用藥物治療。可用100~200 ml75%乙醇,或100~200 ml白酒,或3~8 g魚石脂與100~300 ml潔凈飲用水投服。也可用100~300 ml植物油,100~200g草木灰,或100~200ml石灰水,或100~200ml食酯進行一次性投服。中藥治療上,可以運用枳實與香附各30g,木香與陳皮各10 g,研磨成粉狀,混合300ml植物油投服。
如果牛羊出現誤食有毒的草料之后,牛羊就會出現口吐白沫、焦躁不安以及呼吸急促等癥狀,治療的方式是對牛羊進行灌服雞蛋清,牛大約需要8個,羊大約需要5個。同時按劑量皮下注射2~5 mg硫酸阿托品,也可以將藥物與葡萄糖配伍后靜脈注射。如果病畜是因毒蛇咬傷而導致中毒,需要確定咬傷部位,對咬傷部位做捆扎,避免毒液進一步擴散,同時也應迅速對咬傷部位做擠壓來排出毒液,盡快注射相應血清治療[3]。
對于牛流行性熱來說,指的就是牛的體溫升高到40-42度,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情況。病癥表現為被毛粗亂,弓背,運動不協調,懶于活動,肌肉震顫,呼吸急促。可以用紫胡40 g,大青葉、黃芩、雙花連翹各30 g,薄荷25 g,甘草和大棗各20 g,研磨成粉狀后口服。若屬于胃腸型者可添加穿心蓮與胡蓮,在西藥治療上可以用氯霉素、慶大霉素與黃連素等。若屬于癱瘓型,可以添加川斷、牛膝與紅花,西藥可以運用可的松與水楊酸鈉。若屬于肺炎型可以添加葶藶子、桔梗與公英,西藥可以運用鏈霉素、卡那霉素與青霉素等。跛行且體溫較高病牛可以添加桂皮、丹皮與公英,西藥可以運用抗菌素、安乃近與復方氨基比林等。
對于羊快疫疾病來說,這種疾病的發病時間極為迅速,一般情況下不會有明顯的癥狀,但是卻還在早晨或者是放牧的過程中突然死亡。主要的癥狀表現為羊的運動能力出現紊亂,不愿意進行活動,還伴有抽搐磨牙等癥狀,甚至還會出現口吐白沫或者昏迷的情況。一般情況會在數小時甚至幾分鐘內死亡,病程短。為預防該病的發生,在飼養管理上以舍飼為好,避免接觸到被污染的飲水與草料。同時舍內要注意保暖通風,飼料更換要循序漸進,避免突然改變。在治療藥物上,需要運用80萬~160萬U的青霉素肌肉注射,第一次注射時劑量加倍,每天注射3次,連用3~4 d,也可口服磺胺脒,劑量按每天0.2g/kg,第二天藥量減半,持續3~4 d[4]。
養殖戶養殖牛羊的數量要根據養殖區域面積而定,如果在一定的養殖區域內牛羊的養殖量過少,則達不到提高收入的目的,如果牛羊的養殖數量過多,則牛羊的活動區域以及飼料喂養都會出現問題,不利于牛羊養殖業的長久發展。這就給家禽疾病的發生提出了一個適宜的環境,一旦爆發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之后,就可能在大范圍內進行傳播,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如果養殖密度較小,由于對溫度和光照強度比較容易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對家禽的疾病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如果發生疾病,由于養殖規模比較小,因此對農戶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少。
當季節交替的時候,環境溫度就會出現較大的差異,也容易造成很多傳染病的發生。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冬天到來的時候,牛羊生活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都有有較為明顯的下降,盡管能夠對疾病的發生有抑制的作用,但牛羊自身的免疫力也會有很大的降低,更加容易出現疾病。而夏季溫度和濕度升高,一旦養殖環境不好就很容易導致出現疾病。所以在不同的季節應該采用保溫或者降溫的方式創造一個適當養殖環境,并及時的對養殖圈舍進行消毒,抑制病菌和病毒的滋生,保護家禽免受病毒的入侵,切實做好對易發疾病的防治工作。
綜上所述,在牛羊養殖的過程中,牛羊出現疾病的時候就會給養殖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不利于牛羊養殖業的發展。這就還要求我們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對這些疾病的預防和控制,采取積極的措施將疾病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的范圍之內,切實提高養殖戶的各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