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桂圓 魏振宇
摘要:在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過程中,知識產權融資逐漸成為融資新模式,但是在具體實行過程中依舊面臨很多問題,本文主要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體系存在的短板進行總結,并分析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知識產權融資更高效的解決資金融資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體系
引言
我國已經出臺很多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相關法律法規,但是針對性不強,而且據統計,我國專利質押融資額在2017年達到436億元,在這種背景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體系進行分析就變得極為重要。
1 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體系存在的短板
1.1 政府制度保障不完善
我國法律建設日趨完善,但是對于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依舊有限,雖然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對此的法律約束越來越完整,但是依舊沒有充分的有法可依的進行知識產權融資,而且對于知識產權融資細則規定更是鳳毛麟角很多法律法規之間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這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融資帶來了一定困擾,致使知識產權融資始終沒有正確的實行標準,法律法規對此的約束能力比較弱。比如,在知識產權證券程度下的主要內容的特別目標實體,如果其為合伙企業,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其就有必要對企業相關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對于特別目標實體而言也是有沖突的。而且我國的法律中對知識產權所有人權利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知識產權必須登記,但是因為知識產權種類繁多,這也導致登記部門的相關審核標準差距比較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經常利用很長的時間才可以了解到詳盡的信息,這也導致知識產權登記的困難更大,而且因為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聯系比較弱,我致使很多知識產權登記重復現象出現。在知識產權融資的主要內容就是對知識產權的認定與評估,因為知識產權涉及到的范圍特別廣,所以需要特別專業的機構進行認定,這樣才能夠保證評估結果的正確性。而且目前我國并沒有統一評估認定的基本要求,所以經常會導致評估成果差異性比較大,而且評估質量得不到保證,可能使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1]。
1.2 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知識產權融資存在“惜貸”現象
當下,國內的銀行等金融機構關鍵是通過信貸的方法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提供融資服務,而且此類金融機構更加傾向于向成熟的中大型企業提供服務,這是因為大企業的償債能力更高,而且監管起來更加容易。而科技型中小企業因為之前產權評估比較困難,而且不統一,管理過程受到的困擾比較多,此類企業還有一定程度的經營風險,相對于成熟的大企業而言,并不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最好的選擇,這也是目前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把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主要提供融資服務的對象的原因[2]。
1.3 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空缺
若要保證知識產權價值的實現,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可是如今國內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很多城市內都沒有健全的交易市場,而且即便存在交易市場的地區,其交易方式也比較單一,信息活躍度比較低,這無法滿足如今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的要求,而且不同地區間的交易方式與交易標準得不到統一,交易模式差異性比較大,致使知識產權流通特別困難。而且在交易過程中沒有高標準的中介機構,無法使知識產權融資決策的最終效果得到保證,也無法使企業在知識產權融資過程合理的對風險進行避免,而且當下國內市場的對知識產權融資評估的中介機構不足,而且功能不夠豐富,使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真正需要的過程中無法滿足需求[3]。
1.4 企業缺乏知識產權維權意識
當下,國內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比較差,沒有積極的維權意識,這也導致國內經常出現侵權的情況,而且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于侵權行為不夠敏感,不能夠對侵權的做法及時的發現。而且基于國內的市場環境,即便存在侵權情況,也無法準確的進行取證,這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極為不利的,這也知識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變得單一,無法利用知識產權融資,而是更加青睞與民間資本,這也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運行風險逐漸變大。
2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體系的對策建議
2.1 政府構建保障體系
為了使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服務更加正規,有必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通過法律之間的配合,使知識產權立法體系得到完善與不斷補充調整,在此過程中可以借鑒相關法律體系完善的國家與地區,使國內知識產權有法可依。而且有必要不斷健全知識產權評估機制,使國內的知識產權評估過程更加的透明與正規,在評估的過程中要增加對評估機構的審核,使國內評估結果與評估標準得到有效統一。相關部門有必要建立知識產權融資的管理部門,使知識產權融資一系列過程能夠在法律依據下完成,也可以使企業的經營風險有效的降低。
2.2 金融機構構建融資體系
國內很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主要是與銀行進行的,可是問題出在于銀行單子的融資模式,所以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發展,所以相關金融機構要構建豐富的融資體系,并不斷使知識產權融資產品的類型不斷的擴展,并與企業具體情況進行結合分析,形成符合企業發展具體需要的融資方式。在融資服務的過程中要保持金融機構與企業方的融資方案的共同調整建議,使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積極性得到提高[4]。
2.3 中介機構構建輔助體系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融資難度比較高,主要是因為沒有全面的風險分擔體系,這也導致知識產權融資的問題更多,所以相關中介機構有必要不斷完善融資擔保體系,這樣能夠有效的使風險得到分擔,也能夠使知識產權融資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在知識產權融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知識產權維權的意識,有必要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專業的法律援助,在出現糾紛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5]。
2.4 企業構建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科技型中小企業有必要健全自身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企業內部有必要成立專業的管理部門,對知識產權進行負責運營,并使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思維不斷提高,在知識產權登記的過程中,要明確知識產權的歸屬關系,這樣在發生知識產權糾紛的時候,能夠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而且企業內部也要不斷的健全財務管理體系,使企業的財務情況與企業經營情況越來越好。
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融資過程中,政府構建保障體系,而金融機構構建融資體系,中介機構構建輔助體系以及企業構建知識產權管理體,這樣才能夠保證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融資更有效地發揮資金融通功能[6]。
參考文獻
[1]馬彧崧,齊天鳳.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體系探究[J].學術交流,2018(08):93-97.
[2]周紅,范旭.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模式選擇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6(45):153-154.
[3]宣煒,董婷文.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J].中國財政,2016(16):41-42.
[4]華荷鋒,祁保華.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能力研究[J].財會通訊,2015(06):112-115.
[5]蔡洋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創新研究[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4(04):10-13.
[6]閆冰竹.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體系松綁科技型中小企業“錢袋子”[N].人民政協報,2014-04-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