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龍河
摘要:目前,我國的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在新世紀,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現代教育理念逐漸打破過去局限性的理念,對教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網絡如今已成為人們生活與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網絡環境中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是促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接下來就從網絡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著手,探究其基于網絡環境的優化策略,助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持續提升。
關鍵詞:高中;網絡;信息技術;教學
引言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具備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特點的,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為目的的學科。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已經是國家、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的一項基本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探究性學習進行討論,為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1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引入網絡的重要意義
1)提高學習興趣由于計算機在家庭中的普及,高中生接觸電腦的機會變多,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享受到更多先進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課堂,不僅可以改正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學習更為有趣的教學方法,學生面對新穎的教學方式注意力也更加集中。2)應用于多門科目多媒體的流行普及也使教學變得相對簡單,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構建了課堂的高效性。而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也便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促進課堂的高效性。
2網絡環境下實施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途徑
2.1基于網絡共享微課視頻,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可嘗試錄制微課視頻,并基于網絡共享資源,確保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2]。微課視頻適時課堂的構建主要包括課件、網絡資料、回答問題這三個部分,只要學生存在疑惑,就可以通過極域電子教室等教學軟件與教師進行線上交流,教師能夠及時處理問題并反饋,實現有效的、高效的課堂教學。在實踐中,教師更要強調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之間的聯系,利用高中生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充分把握軟件應用知識,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基于網絡及時查詢不懂的地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效率。例如:當教師在講解關于Flash動畫補間動畫制作的內容之前,教師就可通過極域電子教室為學生發布相應的微課視頻,利用網絡共享資源,讓學生自主觀看,了解制作過程。在課堂上,教師可先向學生展示自己制作好的Flash動畫,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接著讓學生再一次觀摩教師之前發布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制作補間動畫的方法,再由教師按照學生討論的結果重點講述制作補間動畫的方法與注意事項,最后由學生分組制作,展示各自的作品,教師給予指導、評價,提高課堂效率。
2.2充分借助網絡環境,促進資源共享交流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探究性學習,首先可以利用網絡環境開展資源交流和共享。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進一步培養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借助網絡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網絡上獲取大量的各類信息,進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網絡中尋找、甄別、使用信息的技術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尤其需要注意充分借助互聯網交互性這一特點,主動上傳相關教學資源以達到教學資源的實時共享。而對于學生而言,需要注意在使用資源的過程中要對各類教學資源進行選擇性的學習以篩選出適合自身的、有助于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資源。
2.3在線交流,有效提高互動學習效率
師生之間可以通過QQ、信等聊天即時軟件進行互動溝通。在放假期間,學生自主學習時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而教師利用聊天軟件可以及時為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拍照、視頻等方式發布自己的問題,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展開討論解答,學生在家里也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請教問題,從而解決自己的學習難題,提高了學生在家的學習效率。另外,課堂教學常進行小組討論,往往是學生之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而教師往往難以加入進行溝通。而通過網絡在線聊天,教師同樣可以劃分小組,分成群組進行交流,學生可以在群里研究討論課題或者教學難點,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加以指導,或者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通過網絡在線交流,有效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質量,也充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4引導學生防范網絡風險,提升網絡道德素養
高中生正處于初步形成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關鍵時期,網絡在當今社會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尤其是網絡環境里的資源與信息良莠不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打開潘多拉魔盒,學生在網絡環境里應擁有什么樣的信息辨別處理能力與網絡道德標準保證自己健康成長,有效防范網絡風險,不利用網絡對別人造成傷害,這是重大問題。所以在現實環境中,教育學生正確樹立網絡道德準繩就成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是教材中關于這部分內容的安排并不充分,無法達到深刻教育學生的目的,要求教師基于網絡環境整合德育與信息技術教學,以提升高中生信息素養為目標提升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采取網絡問答游戲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日常活動中認識對網絡風險的防范,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從技術層面保證網絡活動的安全性。針對常規性網絡安全操作,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及時更新軟件,安裝合法有效的防病毒軟件、反間諜軟件等,并打開防火墻,用密碼有效保護路由器,不在計算機上插入來源不明的閃存驅動器。如果閃存驅動器有病毒,就可能導致計算機被感染。在打開社交網絡或即時消息中的附件、或打開電子郵件、或點擊任何鏈接之前都要和發件人確認消息合法,不要單擊彈出的可疑窗口的按鈕或鏈接,同時注意保護個人敏感信息,創建強密碼且要注意保密,不同的網站也應使用不同的密碼。高中生在使用社交軟件時尤其要注意服務選項或設置,管理好能查看標有自己姓名的簡介或照片的人,并控制他人搜索自己的信息,掌握將他人列入黑名單的操作方法,不在公告牌上發布隱私信息,接受好友請求時要有選擇性等等,有效防范網絡安全風險,充實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持續提升網絡道德素養與信息素養。
2.5在線分享
教師可以通過建立一個網絡學習空間,分享學生的優秀作業,供其他學生學習;或者發布課題,將學生劃分小組討論;或者發布教學難點問題,學生在評論里發表自己的答案。例如,教師在學習空間發布問題“在Word文檔中對所有段落進行分級編號”,學生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對學生的評論加以指正,再鼓勵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另外,教師平時也可以在評論區發表學生的優秀作業,例如,教師布置按小組設計院校海報后的學習任務后,將各個小組的作業發布在學習空間內,由班上同學進行統一評比,選出前三名予以表揚獎勵,學生還可以學習其他小組新穎獨特的海報設計,不僅鞏固了知識,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通過這樣在線分享的方式,學生可以及時了解班上同學的學習情況,增強學生之間的競爭,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
結語
總而言之,由于網絡的普及,信息技術正在改變目前的教學課堂,師生在課下也能針對知識難點進行及時的溝通討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大大增強;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也開始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增強,也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文.基于網絡平臺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探析[J].信息系統工程,2016(0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