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楊飛 高嘉 鄧凱丹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要求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旅游已成為人們日常和節假日的一種流行的消費方式,也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貴州鄉村旅游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對策。
[關鍵詞]鄉村旅游業;鄉村振興;貴州
[中圖分類號]D422.6[文獻標識碼]A
1 貴州鄉村旅游業現狀
貴州是一個民族眾多,資源豐富的省份。貴州西部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其旅游資源具有產能大、多樣性、獨特性和壟斷性的整體特征。 目前,貴州已開發了1000多個自然景點,并已開發了數千個鄉村旅游景點,并已成為以民俗體驗、農產品采摘等特色鄉村旅游規劃和發展的重點。
據初步統計,貴州有3000多個鄉村旅游自然村,2422個村被列入國家重點農村旅游扶貧村。 2015年,貴州鄉村旅游接待量達到1.59億人次,旅游收入為705.9億元。 到2017年,貴州省已建成100多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示范村和1000多個重點村,一批示范和重點經營戶被逐步建成完善,實現農民旅游收入占農民人均凈收入的20%以上。
以2017年第一季度為例,據統計,1~3月,全省接待國內外游客達1.45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為1354.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4%、38.8%。其中,春節旅游期間,全省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984.5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5.63億元,同去年相比分別增長28.1%、32.5%。同時,在旅游業高速發展的推動下,住宿業零售額增長2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2個百分點。餐飲業零售額增長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7個百分點。
2 貴州鄉村旅游發展特點
2.1 優先發展鄉村旅游業
因為早已充分把握了貴州旅游產業的優勢所在,貴州省政府出臺了將本省建設成為旅游大省的地方法規。隨著近年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變化,又詳細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現代化服務業以及集一、二、三產業于一體的支柱產業。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旅游產業放在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在指導思想上不動搖,在工作上更突出更給力。2014年貴州旅游總收入2895.98億元,其中國內旅游收入為2882.66億元,國際旅游外匯收入為2.17億美元;國內接待游客人數32049.44萬人次,海外入境游客85.5萬人次。貴州省旅游總收入占全國旅游總收入的9.5%,接待游客數量占全國的8.59%。
2.2 堅持合力興旅
貴州在強調旅游的過程中,重視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協調聯動,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本作用,用大旅游的發展理念來指導發展。貴州省也形成了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宣傳部長共同抓旅游業發展的“三位一體”領導體制,農業、文化、旅游、體育、宣傳“五位一體”緊抓旅游發展的推動機制和有關部門積極參與、緊密配合工作的機制。自2006年,貴州省把年度的旅游大會作為重要載體,先后支持安順、黔南等六個承辦地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快速發展,形成了“組織旅游大會,建設旅游精品,促進整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展模式。
2.3 堅持服務民生,通過旅游業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根據貴州旅游資源的特點,堅持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是貴州農村扶貧的新動力。貴州模式得到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高度認可,貴州農村已成為世界旅游組織的觀察點。貴州堅持“保護一方山水、傳承一方文化、促進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理念,根據農業、自然生態、民族村落、文化遺產等特點,鄉村觀光旅游與民俗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相結合,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見》,推出一系列本地特色的體驗型、休閑型等鄉村風情產品。
2.4 堅持后發趕超,旅游知名度越來越高
自“十一五”以來,貴州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34.3%,其增長速度在國內外都很少見。貴州緊緊依靠自身的努力,注重后期發展,善于追趕和創新,堅持規劃第一,堅持交通優先,注重文化旅游相結合,提升旅游特色產品的品質,旅游知名度越來越高。
3 鄉村振興模式下發展貴州旅游產業的思考
3.1 走鄉村經濟多元化道路
鄉村產業振興一定要堅持多元產業共同發展,走鄉村經濟多元化道路。貴州特殊的氣候與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資源,為走多元化道路提供了條件。走鄉村經濟多元化道路,就要充分利用貴州當地現有資源,融入科技、時尚、養生、體驗等元素,借助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實現城市化與鄉村化并存的旅游;加入現代元素,形成鄉村與人文色彩相結合的時尚旅游;加入保健養生產業,實現保健與休閑共存的旅游;農田耕作的親身體驗,形成農耕樂趣相結合的旅游。
3.2 各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
加快旅游產業與文化的融合發展,借助貴陽奧體中心、孔學堂、中天會展館等平臺打造貴州特色文化。深入發現貴州的民族文化、抗戰事跡故事等文化,提升內涵。對文昌閣、陽明祠、青巖古鎮等加大開發力度。有重點的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提升其文化品味,打造獨特的貴州文化風。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推進貴陽市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建造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休閑觀光基地。打造一批田園風光優美、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度假區。健康養生與旅游產業聯合發展,建設一批戶外運動項目,打造具有全國吸引力的戶外旅游基地。加強對溫泉資源的開發,著重打造息烽溫泉、新蘿溫泉等溫泉項目,逐漸形成集度假、養生、娛樂為一體的旅游產業。
3.3 多規合一,完善旅游業的發展規劃
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貴州省發展旅游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要充分利用宏觀環境的機會,結合國家總方針擴大對外宣傳的力度。圍繞建設貴州旅游特色,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的貴州鄉村旅游規劃。加強行業管理,糾正不正之風,避免因不規范的服務讓顧客不滿意的現象發生。同時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優惠等措施,吸引投資者,加快旅游產業的建設步伐。還要緊跟現代企業改革步伐,探索旅游業未來發展道路,可以先選擇一批景點試行。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充分發揮“旅游+”對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功能,豐富旅游業的多元化發展,滿足游客多層次的需求,推進旅游業總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讓更多的農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旅游業成貴州社會發展奇兵”[N].農民日報,2012-5-5.
[2] 周紅雁.“走遍大地神州 醉美多彩貴州”[N].西藏日報,2012-08-29.
[3] 羅毅.“貴州鄉村旅游發展現狀探討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