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欣 劉飛飛



[摘要]新形勢下農民工返鄉創業是勞動力資源的重要配置方式,鼓勵和促進農民工創新創業能夠有效地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收入。圍繞新形勢下農民創新創業現狀,以計劃行為模型(TPB模型)為主要理論依據,從多個樣本中選取了4個典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案例并詳細探討了農民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創業態度與主觀規范增強了創業者的創業意向,感知行為控制對創業意向貢獻較大甚至直接影響了創業者的創業意向。
[關鍵詞]農民;創業意愿;TPB模型
[中圖分類號] C915[文獻標識碼]A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社會的熱點,農民創業問題越來越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農民創業的重要性是因為它是對封閉的農業經營模式的超越,是加快農村城鎮化的基本動力,是加速農村工業化的重要載體,是增強社會活力的重要力量。本研究通過團隊成員的假期回鄉調研采訪活動,在四川省范圍內進行農民創業意愿的采訪記錄,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對典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促進農民創業的政策、鼓勵返鄉農民工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提供理論依據。
1 研究綜述與理論回顧
1.1 研究綜述
工人作為我國的主要勞動力群體,在各個行業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量人口往沿海地區遷移,農民工成為了工人的中堅力量。我國正處在城鎮化改革的新形勢下,鼓勵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能夠有效加速農村城鎮化和工業化,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完善所有制結構?;谖覈膭趧恿ΜF狀,國內學者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影響因素有著較多的研究。郭群成認為農民創業的最大動機是生存需求動機,屬于貧困推動并包含創業理性。梁志民等認為農民的年齡、性別、務工平均月收入、每年外出務工時間等因素影響了農民工返鄉就業的意向。鐘王黎,等則認為農民創業的意愿受文化程度、生活現狀滿意度、家庭勞動力數量以及親朋好友中創業人數對農民創業意愿有正影響,家庭人口數、家庭年收入對創業意愿有負影響,熊智偉,等則以修正的計劃行為理論為依據研究了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影響因子,并提出主觀規范、創業態度對創業意愿有顯著影響,感知行為控制對創業意愿貢獻較大,風險感知與創業意愿呈現弱的負相關關系。綜上所述,學者從各個方面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研究較為全面,但是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對具體的微觀案例進行創業意愿研究的文獻極少。所以本文從計劃行為理論出發,對微觀案例的創業意愿影響機制進行詳細的研究,為有關政府部門制定政策,增強農民創業機會和農民工本身創業素養提供更可靠的理論依據。
1.2 計劃行為理論
1.2.1 理論來源。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由Tcek Ajzen(1988,1991)提出,是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繼承者。理性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百分百出自自愿,Ajzen通過研究發現人的行為規律并非完全如此,而是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干擾和控制。因此他增加了“感知行為控制”變量,建立起一個更加完整的行為理論。
1.2.2 理論內容。完整的計劃行為理論包含以下五個方面內容:態度(Attitude)。是指個人對某項行為所持有的心理感覺,在TPB計劃行為理論中尤其指個人對該項行為經過主觀判定后在內心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特征的態度,所以態度的組成元素常被用于判定個人對此行為的信任程度和對行為結果的期待指數。主觀規范(Subjective Norm)。是指個人在做行為決策時所受到的來自周圍環境(社會、家庭、個體等)的壓力因素影響。主要觀測的是家人、朋友和社會的決策力和心理意愿對創業者的影響程度大小。感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個人所掌握的經驗、機會、資源等或對預期的期望或阻礙值對自身執行某項行為的感知和影響程度。在本文中研究了其兩種影響方式,一是對創業行為結果的預測和期望程度,二是自身在創業前或創業初期所掌握的資源和把握的機會等。感知行為控制往往會對個人的行為構成行為能動性方面的影響。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指個人對執行某種行為的主觀方面意愿的趨勢和方向。行為意向是一種主觀概率,它直接反映了個人對于執行某種行為的行動傾向,傾向表現為某種行為前的決策意向。本文中行為意向將從創業者對自身行為的主觀方面測評角度研究行為意向對創業意愿進行研究。行為(Behavior)。是指個人實際采取行動的行為。
1.3 研究框架(見圖1)
2 研究方法
2.1 案例選擇
此次選擇的案例是返鄉農民在新形勢下進行的典型創業案例。本文在確定研究對象時,多強調農民身份的背景下進行自主創新創業并獲得了一定的結果和影響的對象,使得研究對象具有規范性、相似性和異質性,便于數據的收集、整理和統計。調查大綱分為四個大類若干小問,以嚴謹、多角度、全面考察農民創業意愿的因素及其影響,并做好了訪談文本記錄和錄音文件。案例選取地主要在成都市、眉山市、廣安市等農村或城鄉交界地帶,涉及區域廣泛,且案例選取對象在性別、年齡和背景經歷等維度上的差異明顯,有利于多角度多方面探究有關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
2.2 案例描述(見表1)
3 數據收集與屬性分析(見表2)
4 數據分析
4.1 案例研究結果討論
4.1.1 創業態度。從案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創業態度模塊,創業者普遍以賺錢為主要目的,這是因為農民創業有一定的生存需求動機。農民務工所得的收入微薄,往往難以支撐家庭的開支,而且也更辛苦,進而產生較大的壓力;創業者幾乎全都有一定的創業經驗,存在持續性的創業行為,表現出一種創業者特質;而對于所經營的事業,創業者大都選擇了普遍可見的成本較小型事業,一是便于經營,二是風險較小,三是進入成本低。因此提出假設: H1:具備創業者特質的創業者創業意向越大; H2:創業者的生存需求動機越大,創業意向越大; H3:對于所選創業行為的風險感知越小,創業意向越大。
4.1.2 主觀規范。主觀規范是創業者身邊的人對創業者的創業行為產生的影響。由案例可知創業者的家人和朋友大多數都支持創業者的創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創業者的創業意向。少數創業者的事業獲得了政府補貼,但力度較小。相對于朋友支持和家人鼓勵,政府鼓勵作用較弱。而創業者周圍創業人數也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對創業者的影響參差不齊。因此提出假設: H4:家人鼓勵、朋友支持對創業者的創業意愿影響較大; H5:政府鼓勵、身邊創業人數多對創業者的創業意向影響不大。
4.1.3 感知行為控制。在感知行為控制上,過去擁有的創業經驗和足夠的啟動資本是關鍵的因素,對創業意愿的影響也最大。從案例數據中可以發現,農民創業的最大影響因素就是資本和技術,由于農民的生活負擔較重,創業的啟動資本就成了農民創業的敲門磚,這也是許多農民選擇小型創業事業的主要原因。據莊道元,高西軍(2008)調查,61.2%的創業人員都會面臨資金短缺問題,間接或直接地導致創業失敗。還有就是創業所需要的技術支持,對于管理類創業而言,具有管理經驗的創業者感知行為控制更高;對于技術型創業,擁有的技術越成熟,感知行為控制越高。這也是創業者在擁有創業經驗后更加傾向于選擇創業的原因。因此提出假設: H6:創業者具備有關創業經驗,感知行為控制更高; H7:創業者手中有創業所需技術和創業資本時,感知行為控制更高。
5 結論與政策建議
5.1 小結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分析,我們得出:創業態度和主觀規范對于創業意向有促進作用,但是感知行為控制對于創業意向的影響最大。其中創業者擁有的資本和技術更是創業必不可少的資源,對于創業形式較少、創業規模較小的農民創業來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5.2 政策建議
基于以上得到的結論,我們提出以下三點政策建議:
加大政策優惠力度。鼓勵農民創業能夠有效地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發展農村生產力,當地政府應當增加對農民創業的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減少對農民企業的各類費用征收,最大程度地保證農民創業項目的健康發展。例如通過直接經濟補助、技術扶持和減稅降費等途徑扶持農民創業項目,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另外隨著近年來的農民工的返鄉熱潮,也可在返鄉農民工的相關政策上予以傾斜,以達到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目的。
開拓技能培訓渠道和開展創業宣講等。技術是除資本外的另一大重要影響因素,技術越成熟,創業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對創業者進行一定的技能培訓尤為重要。而展開創業宣講,對農民進行創業教育,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創業氣氛。
繼續大力發展農村金融和加快農村金融改革步伐。滿足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要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關鍵,解決農民貸款難等問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鼓勵農民創業。為此不僅需要繼續大力發展農村金融,鼓勵金融機構在農村的試點和新政策的推行,也需社會各界對農村金融改革探討,推進農村金融改革。
[參考文獻]
[1] 郭群成.返鄉農民工創業行為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2] 梁志民,楊國強,郭錦墉.農民工返鄉就業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研究,2013(01):163-169.
[3] 鐘王黎,郭紅東.農民創業意愿影響因素調查[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2(9):23-27.
[4] 熊智偉,王征兵.基于TPB理論修正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影響因子研究[J].人口與發展,2012,18(2):54-60.
[5] 王靜,楊屹,傅靈菲,等. 計劃行為理論概述[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1,6(4):290-291.
[6] 莊道元,高西軍.農民工回鄉創業的風險及其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21):104-105.
[7] 翁貞林,等.創業支持對農民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機理—基于創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01):82-88.
[8] 張永敏,王云龍,劉秀麗.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北省農民工回鄉創業問題研究[J].河南農業,2018(29):61-62.
[9] 江潔,薩日娜,宋立中.鄉村振興背景下保險扶貧政策感知對農民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8):19-27.
[10] 謝蒙. 農民創業的發生機理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11] 王曉丹,沈約.農民創業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基于不同地區的比較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6):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