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 陳狄 安寧



[摘要]根據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6年發布的第一批127個特色小鎮名錄和《小城鎮基本信息表》中所示,將特色小鎮劃分為商貿流通型、工業發展型、農業服務型、旅游發展型、歷史文化型、民族聚居型六種類型。在此基礎上選取每種類型中有代表性的小鎮,即柳市鎮、碾莊鎮、遼河源鎮、紅格鎮、甪直鎮,以國家級生態文明縣的相關評價標準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民族聚居型因其特殊小眾性而不做研究)。以普通鄉鎮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道作為研究對象,揭示該鄉鎮在五個方向的發展程度,為其后續的發展規劃提出建議。研究結果顯示,五里界街道的五個專項方向均弱于所選小鎮,尤其是農業服務角度的得分最低,僅為0.492,五里界街道在旅游發展和歷史文化角度與所選小鎮相差不大,得分分別為0.914和0.941,結合五里界街道的發展規劃,其應加強在觀光農業方面的著重建設。
[關鍵詞]特色小鎮;建設指標;規劃;發展
[中圖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自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后,關乎特色小鎮的討論成為新常態。如城鄉規劃界設計師等組織召開“特色小鎮特在哪?”專題論壇以探討、調研當前特色小鎮的特色建設問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小城鎮規劃學術委員召開“新常態下的特色小鎮規劃、建設與管理”等學術會議等可見一般。
2015年以來,隨著特色小鎮政策的推進,產業和資本等資源再分配,小城鎮將逐步得到更多資源以改善人居環境,持續為周邊農村地區增加就業崗位供給。陳小卉等認為各地發展階段、資源環境不同,特色鎮發展的路徑也各有選擇,如江蘇丁蜀特色鎮為例的傳統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亦有浙江基于本土資源、區位等,依托新型產業而發展的特色小鎮模式。目前學者圍繞特色小鎮內涵及其發展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關于特色小鎮發展建設的衡量標準、評價維度及實證案例研究并不多見。本文在構建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對普通鄉鎮進行多維考量的探索研究。
2 典型特色小鎮及研究區介紹
2.1 五種類型小鎮介紹
商貿流通型小鎮—柳市鎮,銜“中國電器之都”、“中國百強名鎮”等多張國字號金名片。雖其工業發展迅猛,但是在其完整的工業產業體系后是便捷的物流體系,商品流動高效,因此作為商貿流通型的代表。
產業發展型小鎮—碾莊鎮,有“五金之鄉”之稱,域內形成五金電器工具、板材、食品制造、棉紡織業四大支柱產業。該鎮是全國最大手動五金工具制造基地,斷線鉗產量居全國同行之首,是江蘇東隴海工業帶的第一個區域性中心鎮。
農業服務型小鎮—遼河源鎮,其原始森林植被、濕地等保護良好。且該鎮以生態有機農業為引爆點,積極地促進產業交叉融合,形成種植、培育、科研于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和以農業科技展示、科研、加工、商貿、物流于一體的農業科技產業集群。此外,該鎮憑自然資源優勢,結合特色文化、產業形成了東遼河源頭、山水濕地、生態文化、農耕文化、先進農業五大景觀風貌區。
旅游發展型小鎮—紅格鎮,其屬南亞熱帶氣候,有“內陸海南、四川三亞”美譽。該鎮健康養生旅游產業近三年來增長率均達到10%以上。自2016年,該鎮依托“紅格陽光溫泉康養旅游小鎮”項目,以陽光溫泉、運動、醫療、美食四大康養板塊為中心開展基礎設施、運動設施、溫泉保健康養、醫院、衛服教育等業態的調整或新建,逐步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陽光溫泉康養旅游度假勝地”。
歷史文化型小鎮—甪直鎮,是一座與蘇州古城同齡的水鄉文化古鎮。該鎮注重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通過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持續加強傳承保護。其先后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等稱號。
2.2 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道
五里界街道位于江夏區東部,北與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接壤,南同梁子湖相連。該區地處丘陵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街道山水資源豐富,物產資源富饒,區位優勢明顯。以依托智能宜居新城為主體,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新型工業化示范園,將現代農業與觀光旅游融合發展,打造梁子湖大道休閑旅游優化發展帶,形成高科技農業園區、農事體驗區、生態休閑區、農業觀光區及高端休閑度假區等五大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現代化觀光農業。
3 基于特色小鎮的普通鄉鎮的定位研究技術方法
3.1 權重確定方法
為對鄉鎮發展定位進行合理評價,需確定各評價因素的權重,以對總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層次分析法為該問題提供了一種簡潔而實用的建模方法。
3.2 數據歸一化處理方法
(1)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預處理,去除量綱:
其中為實際值,為標準值。
(2)運用比重法計算各指標指數:
其中為去除量綱后的數值。
(3)計算各指標得分:
其中與分別為某一指標權重及其指數值。
3.3 基于特色小鎮的普通鄉鎮的定位研究技術路線(見圖1)
4 特色小鎮發展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1 特色小鎮特征
特色小鎮應滿足“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五大特征。
4.2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區域發展評價指標是反映一區域發展狀況或發展條件的數量信息,包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以及生態環境狀況指標等方面。在實際應用中,多采用綜合指標對區域發展狀況進行評價。
本文基于對特色小鎮內涵的理解,在綜合性、可比性、真實性、簡潔性、可操作性的原則下,運用層次分析法將綜合問題逐層分解為各系統因素,并通過判斷矩陣確定因素權重值,構建評價鄉鎮發展狀態和發展條件的評估框架。該框架分為三個層次: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
第一是目標層,如以建設“商貿流通”型特色小鎮為單向目標;第二是準則層,包括小鎮特色、經濟發展、人均環境、社會功能四個維度,其中小鎮特色維度視小鎮的特殊發展而定;第三是指標層,反映了每個小鎮在準則層下的具體表現形式 (見表1和表2)。為完成指標的全面構建,部分指標選用了“國家級生態文明縣”的標準。
5 數據收集與處理
本文的參考及研究對象均為鄉鎮級別,因某些鄉鎮無詳盡的年鑒及公報,故某些指標未獲取在該級別上的數值。此時選用了該鄉鎮所屬縣(縣級市、區)的數值作為替代。
5.1 五種類型小鎮數據收集
本文選取的小鎮數據,大多從當地所屬縣、市的統計年鑒或政府官網中獲取的,如柳市鎮數據是從樂清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和《柳市鎮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摘錄而得。
5.2 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道數據收集
江夏區五里界街道主要是從江夏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摘錄而得的,結合相關的新聞報道,統計出五里界街道相對于五種類型小鎮各指標對應的數值。此外,經過走訪五里界小朱灣,對于五里界的發展規劃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對于五里界的相關數值進行了甄別。
6 武漢江夏五里界街道發展建設定位分析
6.1 評價標準的選擇及權重的確定
本文以五種特色小鎮中發展較為突出的5個小鎮作為評價標準的主要來源,輔以全國生態文明縣的相關標準,構建了以特色小鎮發展對普通鄉鎮進行定位的指標體系。
從本文研究目的出發,根據各層指標的重要性程度構建了判斷矩陣,得到各指標權重,經過簡要調整,使構建的指標通過一致性檢驗,各指標權重見表3。
6.2 評價過程
本文通過計算五里界街道相對于五類特色小鎮在商貿流通、工業發展、農業服務、旅游發展、歷史文化五個方面四個維度多項指標指數,通過權重確定出每項指標得分,進而求算出該街道在五個方面的具體得分(見表4和表5)。通過五個分值對五里界街道進行發展定位(見圖2)。
7 結果與分析
歷史文化與旅游發展維度均是從第三產業方面予以體現的,雖然五里界街道沒有類似甪直鎮的歷史資源,文化底蘊不足,但其在農業觀光方面發展態勢良好,例如有成片農家樂的運營和武漢花博園等,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五里界街道的服務產業。
雖然五里界街道的農業觀光業發展迅猛,但相比于老牌農業服務型鄉鎮,即遼河源鎮而言,其耕地面積、林地面積和森林覆蓋率等指標指數明顯劣于后者。
五里界街道雖然不屬于武漢市中心城區,但是其以光谷板塊為依托,借助梁子湖大道等拉動了其在商貿流通維度的得分。
相較江蘇省“五金之鄉”碾莊鎮,無論從人均工業產值,還是人均工業企業數等指標而言,五里界街道均處于落后地位。
旅游產業興盛,發展后勁不足。2016年五里界街道第三產業產值占生產總值高達23.86%,超過參考標準值19.8%,但地區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僅7%,相比于參考標準值20.8%來說,處于較低水平,反映出五里界街道第三產業經濟增速較緩。
8 對策與建議
通過五里界在以特色小鎮五個維度的定位及其自身的發展規劃而言,其在后續發展應從如下角度考慮:
基于其被中央確立為湖北第一個農業考察點的戰略地位以及坐擁華中地區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武漢花博園的資源優勢,提高農業觀光力度,打造“農業+旅游+采摘”為主題的現代農業園區。
以光谷板塊和江夏創新創業基地——“智慧云谷”為依托,借助其近距離產業輻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布局,通過高端物聯、高新研發建造高新尖、精細專的科技創新之城。形成以天然氣、新型重工、電子決策、文化創意等高新技術產業支撐格局,成為推動街道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大引擎。
借生態立區、工業興區、創新強區的東風,全員招商引資,引進外來企業,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集全面性一體化的發展目標,具有強大的現代化都市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陳桂秋,馬猛,溫春陽,等.特色小鎮特在哪[J].城市規劃,2017, 2(41).
[2] 張立.特色小鎮政策、特征及延伸意義[J].城鄉規劃, 2017(06).
[3] 雷仲敏, 張夢琦, 李載馳.我國特色小鎮發展建設評價研究——以青島夏莊生態農業特色小鎮建設為例[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3(33).
[4] 柳市鎮[J].浙江經濟, 2016(02).
[5] 何立富.碾莊鎮:五金之鄉[J].中國老區建設, 2017(06).
[6] 王怡然.發揮鄉鎮農技推廣職能作用? 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以吉林省東遼縣遼河源鎮為例[J].吉林農業, 2017(01).
[7] 孫閣.陽光花城攀枝花[J].廣西林業, 2018(09).
[8] 張勝男, 韓志英.江蘇吳中甪直鎮[J].文物,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