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當前“智慧環保”的概況,分析了“環保管家”服務于政府、工業園區和企業的不同模式,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結合新形勢的互聯網+“環保管家”服務模式,并探討了新模式目前在實踐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對新形勢下的環境管理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智慧環保;環保管家;服務模式
中圖分類號:X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2-0-02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new situation of “Smart Environmen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modes of “Environmental Steward” serving the government, industrial parks and enterprises, and raises Internet + “Environmental Steward” mode based on new situation.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s also conducted on major problems of the new mode,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under new situation.
Key words:Smart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steward;Service mode
1 背景
近年來,隨著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和“回頭看”逐步常態化和制度化,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不斷深入實施,國家和地方的各項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頻繁頒布和更新,監管要求日益細化和嚴格,管理部門在環保方面鐵腕治污的強力舉措越發凸顯。各級政府、工業園區和企業的環境管理工作壓力劇增的同時面臨專業人員不足、與最新政策要求脫節、合規運營壓力大等問題。傳統的環境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環境管理和公眾的需求,對新的環境管理方式和環境服務模式的需求日趨旺盛,而借助當前新興的信息技術工具和創新的服務模式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
2 “智慧環保”新形勢下的“環保管家”
2.1 “智慧環保”新形勢概述
2016年3月18日,原環境保護部在《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環辦廳〔2016〕23號)中指出,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已成為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為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要求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推進環境管理轉型。
在此前提下,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和云平臺的智慧環保解決方案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環境管理部門的重視。智慧環保解決方案能夠促進環境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減少重復建設,打破“信息孤島”,最終提高環境管理決策與服務能力,成為各級管理部門日常工作的“環保大腦”。
智慧環保解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通過五個層級實現:感知層、網絡傳輸層、云平臺層、應用服務層和展示層,綜合應用物聯網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云計算、數據挖掘技術以及環境模型等,采集和整合環保類大數據,在 PaaS (平臺即服務)云平臺上對海量數據挖掘,通過SaaS(軟件即服務)軟件平臺產品和DaaS(數據即服務)數據分析和咨詢服務,如圖1所示。
按照市場對象不同,細分為三大領域:地方政府生態環境大數據云平臺、工業園區智慧環保云平臺以及企業智慧環境管理服務平臺。不難看出,雖然智慧環保云平臺為地方政府、工業園區和企業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但為實現精細化、定制化、準確化的環境管理和服務,仍需要配合大量線下環境咨詢和數據服務。
2.2 “環保管家”服務模式
2016 年4月14日,原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號),號召推進環境咨詢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園區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園區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環保管家”概念的首次提出,為環境管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2017年8月9日,原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環規財函〔2017〕172號),對第三方治理的治理邊界、責任義務和治理新模式做了進一步界定,明確了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導向。
具體來說,“環保管家”是一種具備附加值的新型服務模式,也是一種由第三方環保咨詢公司提供的“合同環境服務”模式,旨在為各級地方政府、工業園區和企業提供規劃咨詢、排污監測、環境監理、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污染治理、環保體檢、宣傳培訓等覆蓋整個環保產業鏈的咨詢服務和解決方案。
根據調研,目前國內許多環保公司相繼開展了各種模式的環保管家服務,例如:永清環保與江西省新余市委市政府簽署的合同環境服務框架協議書,開創了全國環保管家服務模式1.0版本,后續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開展以“迎接中央環保督查、重點污染源企業摸底調查以及建立一企一檔”為重點的環保管家服務;中圣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師范大學專家聯合在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開展了以區域大氣環境治理為核心的“中圣環保管家治污降霾綠色行動方案”;衢州市環境保護局與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全省首家環境醫院,開展綠色保險環保技術巡檢服務,每月定期對參保的企業進行常規環保體檢診斷、根據企業需求開展環保法律法規、中央環保督察等相關培訓和技術支持,并開展了綠色保險與智慧環保聯動等開創性工作等。
隨著全國各地環保管家服務工作的不斷開展,其服務模式越來越豐富和多樣化,從“時間期限模式”“項目制服務模式”到“合同績效模式”“定制化服務模式”,甚至“互聯網免費模式”等。
2.3 “智慧環保”新形勢與“環保管家”模式的結合
在當前新形勢下,互聯網+“環保管家”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和智慧環保云平臺,為各級地方政府、工業園區和企業提供從物聯網到大數據的一站式環保解決方案。作為橋梁,連接“線上智慧環保云平臺”和“線下環境咨詢服務”,將新技術與傳統環境咨詢服務深度結合,借助云平臺工具,一方面利用環境物聯網技術高效收集環境數據,另一方面通過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深度挖掘“天地空”環保大數據,并提供專業化增值服務,彌補政府、園區或企業自身環保技術力量的不足和管理痛點,提高環保管理的有效性和決策的科學性。其角色關系詳見圖2。
互聯網+“環保管家”服務對象一般包括地方政府、生態環境局、工業園區管理部門、工業企業等。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定制相應的服務內容和方式,如表1所示。
3 互聯網+“環保管家”在實踐中的問題
在當前的環保監管高壓常態化和“智慧環保”新形勢下,互聯網+“環保管家”助力環境管理已經勢在必行。但在具體實踐中,仍然面臨政策支持和引導的不足、環保監管和信息公開制度需加強,以及市場環境尚需規范等問題。
首先,亟需創新政策支持,加強激勵和引導。環保管家類項目需要金融創新政策的支持和引導,需鼓勵地方設立綠色發展基金,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探索引入第三方支付機制。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激勵,引導排污企業的積極性,并通過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在實踐中探索治理模式,選擇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組織實施試點示范,幫助互聯網+“環保管家”能夠順利落地。
其次,應加強環境監管,鼓勵信息公開。政府應嚴格開展環保日常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倒逼和引導排污企業通過委托第三方治理等模式,自覺履行治理污染的責任和義務。通過構建相應的信息平臺,鼓勵互聯網+“環保管家”開展信息公開,完善相應投訴受理機制和效果評估機制。
第三,市場環境尚需規范,監督機制亟待完善。互聯網+“環保管家”作為新生事物和新的市場機會,各類專業能力參差不齊的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均快速進入市場。在缺少規范化的市場環境時,容易出現惡性競爭、弄虛作假等手段,不僅嚴重削弱了治理成效,還會導致排污企業對“環保管家”失去熱情和信心,甚至直接危害該新興業務的成長機會。應明確“環保管家”的責任界定,對負有連帶責任的第三方環保咨詢公司依法追責,規范市場環境。
4 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環保管家”是適應當前環保新形勢的新興事物,通過系統化、專業化、定制化的管家服務,達到“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的效果。目前,互聯網+ “環保管家”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著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服務模式等問題,仍需要政府、園區管理方、企業、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共同協調,但從長遠角度看,對于完善環保管理制度,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勇,張紅劍.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智慧環保解決方案[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3(11):38-41.
[2]馮茹.環保管家對企業治污影響的初步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7):118-119.
[3]胡勁梅.淺談環保管家的發展模式及作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9):135-136.
[4]黃宇,王桂英,曾志江.“環保管家”應用于深圳市寶安區重點企業的探索[J].環境與發展,2018(7):204-205.
[5]吳克華,周飛.環保管家服務模式應用于工業園區的思考[J].環境管理,2018(10):225-227.
收稿日期:2019-09-05
作者簡介:范曉鵬,男,碩士研究生學歷,國家注冊環評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