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在實施課程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求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因而不同學科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對原有的教學模式予以積極的改革,創新教學方法。課程教學中應用繪本教學,是以繪本插畫的形式,對知識內容進行展示,使學生根據圖畫閱讀就能夠獲取相關知識,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知識積累較少,因而老師要重點做好閱讀指導和教學啟發的工作,提升繪本教學的課堂效果。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等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由于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夠,因而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老師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的學習理解。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閱讀學習的難度較大,因此老師可以采用繪本閱讀教學的方式,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進行培養。繪本教學能夠起到學習過渡的作用,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先完成讀圖、再完成讀文,學生的學習由簡單到復雜,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同時,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繪本中色彩鮮艷和直觀生動的插畫內容具有很高興趣,圖片配上文字便于學生理解簡單的故事內容,符合小學生心智發展特點。但是在小學繪本閱讀教學中,老師主要承擔閱讀指導的責任,而關于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則需要從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創新方法,現主要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轉變教師角色,講述繪本故事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老師是一味地進行理論講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但是在教學中應用繪本閱讀教學,則能夠形成師生互動。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轉變自己的課堂角色,將自己塑造成學生的爸爸媽媽形象,在課堂上對學生講故事,營造一種更加親密和放松的環境,使學生能夠充分融入繪本故事中,這種教學形式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例如對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烏鴉喝水》的故事,老師可以將課文中的配圖運用到繪本圖冊中,使用多媒體制作多個繪本插畫,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圖片,并配上音樂,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對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情緒等具有重要影響作用。
二、 了解學生需求,鼓勵學生創作
小學生在繪本學習中,不僅可以欣賞繪本圖畫內容,還能夠在圖片信息的觀察中提取出重要的文本內容,完成閱讀理解,學習難度大大降低。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老師一方面可以通過繪本插畫的展示,以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先講故事內容,再指導學生根據素材創作插畫,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鍛煉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中對課文《開滿鮮花的小路》講解,故事內容是長頸鹿寄給鼴鼠一個裝滿花籽的包裹,長頸鹿在去找松鼠指認包裹中的小顆粒的路上沒發現包裹破了一個洞,花籽灑了一路,第二年春天這條路開滿鮮花,給大家帶來芬芳和歡樂。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根據故事素材和自己的理解,分別制作繪本插圖,包括長頸鹿寄包裹、鼴鼠收包裹、松鼠指認包裹內容、包裹破洞、長滿鮮花的小路等。這種繪本閱讀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 結合生活經歷,加強繪本討論
小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轉變自己的思維,對于一些繪本內容,老師可以聯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是《中國美食》,課文中不同的配圖分別展示了不同種類的美食,并且對其烹飪方法也進行簡單介紹。在繪本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和學校的美術老師共同合作,在原有的插圖基礎上制作不同插畫,更加充分的展示文本內容,然后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日常經驗,相互討論自己最愛的美食種類,然后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對其中的食物種類和制作方法進行簡單的概括。這種將繪本內容和生活常識相結合的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課程學習更加具有特色,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好奇心。
四、 變換課堂模式,增加繪本表演
繪本教學具有趣味化和特色化的特點,低年級的小學生都比較喜歡這種教學方式,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表演法,豐富繪本教學的內容,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促使小學生更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繪本閱讀學習中來。繪本閱讀教學中運用表演法,是老師向學生介紹繪本內容,然后指導學生對繪本故事進行演繹,學生通過表演,能夠全身心的融入對角色的理解中,加深學生對原文的理解,并且這種表演式繪本解讀,更加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但是在繪本表演的過程中,老師要先對學生進行內容講解,只有學生充分地理解文本內容后,才能夠了解其中的主題,使得繪本故事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也更加符合文章主旨。
五、 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學校在課程教育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這就要求老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小學低年級教學應用繪本閱讀教學,能夠在知識內容的講解中,融合教育、繪畫和文學等元素,讓學生在繪本欣賞中愛上閱讀。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老師要指導學生對繪本中的主要信息進行提取,對繪本中不同插畫顯示的地點場景、人物和主要事件背景進行分析,對這些要素,老師可以啟發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故事性思維串聯成一個整體性的故事,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老師也可以設計各種趣味化的環節,變換閱讀方式,充分體現繪本教學的生動性和多元性。
參考文獻:
[1]焦君霞.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6):59-60.
[2]蔣燕.利用繪本指導低年級寫話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8(9):24-25.
[3]袁娜,宮婷.“依托繪本”優化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模式的研究[J].現代教育,2018(3):57-58.
[4]呂巖.例談小學低年級繪本教學的開發與運用[J].江蘇教育研究,2017(26):22-25.
[5]周雄英.試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兒童繪本的有效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9):166.
作者簡介:程鳳嬌,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三河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