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11月,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計劃正式啟動。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先后出臺了多個文件,積極呼吁和倡導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提出“以學生為本,以快樂為核心,在快樂足球中強身健體,鍛煉意志品質,在發揮個人天賦的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頑強拼搏精神”的校園足球理念。時隔多年,各基層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情況如何呢?
關鍵詞:足球;活動;現狀
一、 現狀窺探:校園足球活動名存實亡令人擔憂
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看似對校園足球活動重視起來,可是在應試教育依然盛行的客觀背景下,校園足球活動不得不為之讓位;加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很多學校的足球活動并未納入系統完整的教育目標體系和學校發展規劃,甚至沒有相對獨立的足球課程設置,存在著校園足球活動名存實亡的現象,令人極為擔憂。
(一) 社會層面:全民足球意識淡薄
在國外,公共鍛煉場地上隨處可見足球網,幾個孩子湊一塊隨時可以踢起來;在國內,不要說是公共鍛煉場地上出現足球網,就連一座城市都很難尋覓到標準的足球場。國外的教育理念引導孩子從小將足球融入生活,作為一種獨有的文化予以普及;而國內的教育理念灌輸給孩子的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好文化知識,考出優異成績,方有出頭之日,而足球是那些專業球員的任務,對孩子而言可謂是不務正業。中國社會的宏觀背景決定了全民足球意識的淡薄。
(二) 學校層面:足球課程形同虛設
縱觀當下基層學校我們不難發現,足球課程僅僅是呈現于課表之中,為了應對上級的檢查和各類活動而已,很多學校甚至沒有單獨設置足球課程,而是體現于體育課程之中。同時,學校用于開展足球活動的場地和器材也相對缺乏,這為足球活動的正常開展帶來了更大的困難。有些學校的學生整個學期甚至未能接觸到一次足球,更別提是開展足球活動了,這必然使得足球課程成了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
(三) 教師層面:專業師資普遍匱乏
基層學校的足球教練一般都是由在校體育老師兼任的,他們本身對足球不夠擅長,缺乏足球理論的武裝,缺少專業的足球技能和足球訓練方法。即使外出培訓了,所得也極為有限,難以對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提供系統的、序列的輔導。而農村小學的足球師資隊伍情況就更加不容樂觀了,有時就連最基本的足球活動都難以正常組織和開展,這是當下校園足球課程實施的最大難題,也是未來校園足球發展的最大尷尬。
(四) 學生層面:活動興趣有待激燃
從小尚未接觸或者很少接觸足球的學生,在其學習的范疇內或許并沒有足球這一概念,加之足球運動體能消耗較大,技能技法復雜,場地要求較高,因此足球相比而言并沒有乒乓球、羽毛球那般受學生歡迎,參與的熱情也比較低落。在校園大課間或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中,我們很少看到有孩子選擇足球作為鍛煉的項目。即使是偶爾的足球訓練課,很多學生也只是消極應對,敷衍了事,沒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二、 內因剖析:校園足球活動多位弱化已成必然
造成校園足球活動名存實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校本身的主觀因素所致,也有校外諸多不可抗拒的客觀因素所致;有人為造成的主動性因素所致,也有非人為造成的被動性因素所致。筆者考證了當下中小學教育的現狀,剖析了問題的核心所在,認為至少有以下四方面因素造成了當前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名存實亡。
(一) 文化錯位
中國幾千年的“官本位”傳統文化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尤其是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造成了“輸不起”的心態。在很多老師和家長看來,孩子學好文化科目,取得優異成績才是第一位的,而足球愛好者充其量只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群體,是將來從事體力勞動的犧牲品,這是他們所不希望看到的結局。因此,足球活動只能為文化課程讓路。
(二) 觀念缺位
在小學課程體系中,體育只是一門小科目,豈可與語文、數學、英語這些重量級科目相提并論,而作為足球這一新生項目,更是占據著比體育更為弱勢的地位,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層面,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層面,都將足球視為一項課外興趣活動,甚至只是可有可無的運動項目,這種消極觀念嚴重阻礙了校園足球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 評價失位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地深化實施,素質教育的大旗也在中國教育的陣地上高高飄揚,而應試教育之風依然盛行,原因在于前者缺乏統一的可供考量和評判的依據,而后者以試卷和分數成了評價一所學校、一位老師和一名學生的重要參考。校園足球活動正因為缺少這樣的評價機制,被迫退出了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成了名副其實的配角和附屬品。
(四) 條件低位
盡管從中央到地方的層層教育主管部門都高度重視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可當下基層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的足球教育的條件依然相對落后:缺少標準的足球訓練場,缺少必要的足球訓練設施和器材,缺少專業的足球師資隊伍,且足球教育經費也尚未歸入專項辦公經費,活動的開展經常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
當然,了解了當前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現狀并找到了問題的核心所在,最為關鍵的是在探索與反思中覓得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應對現狀的策略。這亟待我們每一個足球人傾注自身的智慧與汗水投身于研究行動之中,或許這才是我們探討這一話題的價值所在,也是筆者撰寫此文的初衷。
作者簡介:陸建鋒,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慶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