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摘要:法治社會下要將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改變法制宣傳模式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拓寬宣傳途徑、做好普法工作,促使全民懂法、知法、遵法、守法。社會發展環境瞬息萬變,出現了新的法制宣傳渠道,法制宣傳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工作原則,相關人員要具備全局意識,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總結宣傳經驗、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規劃,在此基礎上向更深層次推進,保證完成普法任務。下面對現有形勢進行分析并發表自身的看法。
關鍵詞:新時期;法制宣傳;宣傳模式;有效性;途徑
前言
只有找尋正確的途徑、把握宣傳的切入點才能夠保證宣傳工作的有效性。另外要積極進行探索,在宣傳過程中以先進思想為導向,尋求法制宣傳工作的創新發展。要以媒體和信息技術為依托努力構建法治社會,保證和諧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注重以文化為載體保證法制宣傳教育與文化之間的切合。
1法制宣傳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農業發展大國,農民所占社會比例較大,在原有的發展環境下沒有良好教育條件,我國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較低,法制教育缺失。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國家意識到構建法制國家的重要性,國家提出了發展藍圖開始著手進行法制宣傳。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的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數量和原有階段相比實現了質的飛躍,這降低了法制宣傳工作的難度。自我國制定依法治國方略以來國家投入精力進行法制建設,時至今日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法制宣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助力,具有積極意義。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法制宣傳工作要以根本大法為核心,借助多種渠道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我國法律宣傳工作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受益群眾數量不斷增加,經過長期量的積累已經抵達了新高度。
但是隨著時代的更新發展,原有的法制宣傳模式過于落后,社會發展與法制宣傳脫節,法制宣傳領域隨之出現了一些問題。法制宣傳機制、法制宣傳體系有待更新。現有的法制宣傳工作者思想較為落后,思維不具有靈活性,依舊采用原有的宣傳模式。難以保證法制宣傳工作的有效性。宣傳形式單一、法制宣傳內容空洞是阻礙法制宣傳工作上升新臺階的重要原因,法制宣傳是為了為日后的普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整體效果不佳。
2為何要創新新時期法制宣傳模式
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法制宣傳工作也不例外,新時期下法制宣傳受內外阻力影響難以推動發展進程,為了消除發展隱患解除發展壓力就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新時期下要以技術為依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環境適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生存發展下去。另外創新能夠促使法制宣傳工作呈現新氣象,符合法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要求,保證法制宣傳工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發展特性。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立足根本,一步一個腳印,創新法制宣傳模式能夠為民主法制建設助力,助其抵達發展新高度。公民的思想觀念具有多變性,公民的法制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創新法制宣傳模式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滿足社會、國家發展的需要。
3新時期法制宣傳模式的幾點看法
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才能夠取得好的成效。首先要進行載體創新,構建滿足新時期發展要求的工作機制,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將建設法治社會作為工作目標,另外要設置合理可行的工作計劃,嚴格按照工作計劃推進宣傳工作,盡量消除宣傳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另外要學習和借鑒其他地方的宣傳經驗,堅持為我所用的原則深化宣傳改革。
3.1開辟“法律進機關,服務領導干部”通道,保證隊伍的先進性
法制宣傳工作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其次要將工作重點放在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上。領導干部是國家政策的實行者和落實者,具有重要作用。要保證領導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做好依法執政工作。首先要設置一個極具鮮明屬性的法治理念主題,從而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如何根據領導干部屬性選擇合適的宣傳模式是首先思考的問題,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菜單式”選學方式能夠滿足此群體的需求。領導干部需要定期進行黨校培訓從而保證人員的純潔性,可以將此為切入點在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中設置法律知識,將法制學習轉變為強制性的任務,為了激發領導干部的學習積極性要設置一定的獎懲機制,將法律知識納入考試體系中,從而刺激領導干部發揮能動性,樹立高度自覺進行法律知識學習。
3.2開辟“法律進鄉村,服務人民群眾”通道,保證法制宣傳內容的通俗化
新時期下國家投入人力物力致力于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作為受教育群眾加大了法制宣傳工作的難度,工作具有復雜性。農村地位不具有集中性且人員流動性較差,因此在進行法制宣傳工作時要進行充足的準備,減化宣傳環節、削減宣傳難度、保證宣傳內容的通俗化,另外還要采用人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進行宣傳,充分借助廣播、電視能宣傳工具。可以編制一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增加內容的幽默感,便于人民深入理解相關內容。宣傳一些與農民切實相關的法律知識,保證宣傳內容能夠留在人們心中送到農民心坎上去,提高這一群體的求知欲望。組織鄉村文化活動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打破農民對法律知識的神秘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掌握法律知識。
3.3開辟“法律進社區,服務城市居民”通道,增強居民法律意識
要將社區作為法制宣傳的重要突破點,創建民主法制示范社區,從而樹立榜樣機制,形成內在驅動力保證城市法律宣傳工作整體質量。在宣傳工作開始前提進行充足的準備工作,深入居民群體收集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另外要有意識地進行宣傳工作,和媒體合作,制作法制宣傳廣告,科學設置廣告內容,呈現關于居民合法權益保護、物業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識做好文化滲透工作。老年人是城市居民中最活躍的一個群體,可以從老年群體入手組建老年義務法制文藝宣傳隊,收集生活中遵法守法或是知法犯法的典型案例以節目的方式展示居民眼前,進行法制知識換裝,吸引居民眼球帶給居民全新的體驗。
3.4開辟“法律進學校,服務老師學生”通道,提升學生法律素質
學校一直以來都是人才培養基地,教師是先進思想的灌輸者,具有不可超越的社會地位。現今社會需要的是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為了為社會、國家提供真正人才要構建人才培養機制,將工作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法制素質上,將法制教育提上日程。為了促使學生達到新高度這一工作目標學校要開設法律課堂,提高薪資待遇向社會招收優質專業人才,另外要對教師進行法制培訓,保證教師思想的先進性。從教室入手促使學生具有法律意識。另外要在學校內部成立青少年維權中心,為學生提供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
學校具有自身獨特的屬性,只有符合學校特征才能夠保證學校法制宣傳工作的有效性。法制知識競賽、法律征文比賽極受學生的青睞,學校要采用比賽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可以邀請優秀講師進行法律知識講解,拓展學生的法律知識面。學生作為新時代群體具有活力,新奇事物才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在進行學校法制宣傳工作時要摒棄原有落后的宣傳方式,保證宣傳內容的合理性,保證宣傳方式的多樣性,從而突破原有法律知識格局,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法律素質、增強學生的法律觀念。
參考文獻
[1]以法律六進為載體增強普法工作實效[J].張乾志,鄭瑞山.天津人大.2016(08)
[2]紅都普法寫新篇——志丹縣加強普法宣傳、推進“法律六進”活動紀實[J].陳曉峰.西部大開發.2016(07)
[3]深入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全力打造法治成都[J].中國司法.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