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
摘 要:信息化技術對當今時代的快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在單位的監管中的運用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監管的科學和嚴謹程度。信息化技術在企業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電力公司的發展需要運用到大數據信息的技術,在對電力公司監管中,合理的運用大數據網絡,以便對公司的資源,人工等信息進行統計和計算,促進公司的快速合理的發展。希望可以通過本論文的研究可以提高電力公司的財產監管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電力財產監管;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3-0023-02
0 引言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于電的需求的逐漸加大,我國的電力公司在高速的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龐大的市場的競爭。由于電力公司的資源來歷比較的復雜,對所有權的擁有和資源的價值的評定都有著較大的難度,同時供電公司資源的運用方式也多種多樣,在公司的監管過程中也比較困難。所以,需要使用科學的大數據信息化監管進行財產變更的把控和監管。
1 電力建設工程中的信息化技術
1.1 信息化敘述
大數據信息化是運用計算機等先進機器為基礎的公司財產監管技術,應用于電力施工的工程監管,資源監管、合同備案和施工監督等施工的全部過程。目前的電力公司中信息化監管處于萌芽階段,實現施工的數據化監管,并且對于施工過程的監管效率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大數據信息化與電力工程施工的融合還存在一定的困難,監管不到位使得大數據信息化的開展困難。并且對于小公司來說,整體的大數據信息化網絡難以建成,實施大數據信息化對于公司整體監管來說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提高[1]。
1.2 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電力財產監管的必要性
伴隨著當今社會科技與經濟的高速發展,大數據信息化已經成為電力公司的監管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技術,對于復雜的施工工程監管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具體可以體現為以下方面。第一: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加強了公司財務監管的的科學性與嚴謹性,通過大數據計算機的財務軟件,公司的財務監管變得簡潔明了,對于相關工作人員來說,根據財務報表來制定公司的施工計劃變得容易,將公司,工程與財務的監管進行整體把控。第二:大數據信息化實現了對工程現場的實時監控和全程監管,對于工程安全隱患的杜絕和故障的排除都有很重要作用。通過提供隨時、整體的信息,工程師可以隨時監控工程施工進程,了解施工人員的工作水平。與此同時,大數據信息化保證了公司信息統計解決平臺的建立,提高了工程項目的內部監管能力。總之,電力施工工程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監管后,其監管程度提高,降低施工危險,并為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平臺,是未來電力公司施工所必須要達到的[2]。
2 電力公司的信息化財產監管遇到的問題
2.1 缺少整體的財產評估
在當今公司監管的過程中,資源的統計是公司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資源統計中,經常以機械設備使用狀況為主要,完成電力公司資源利用狀況的分析。同時結合所有的財產分析,建立電力公司檢驗戰略的目標。現階段的電力公司都對應的綜合信息監管不夠重視,不能隨時掌握電力公司的財產變更信息。電力公司財產評定受到較大的影響,嚴重阻礙了電力公司長遠的發展[3]。
2.2 專業數據標準不規范
現階段電力財產變更監管中,所有環節的相關規定標準都還沒統一,導致電力公司的資源監管不夠準確。現階段財產監管涉及到許多的部門,比如資源監管環節主要從采購人員環節就建立資源財務標準庫,而設備賬本監管環節主要從生產監管的角度建立財務標準,這些標準都是根據各個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按照本部門具體的要求進行制定與實施,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導致資源監管過程中部門之間無法進行協調合作。
2.3 財產信息的質量不能保證
電力公司的財產監管可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是交給每一個部門進行監管。電力公司的財產監管部門之間無法進行合理的合作,對電力公司財產監管進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各部門的資源材料不同、施工流程不同等原因,部門間的信息傳遞難以完成。不僅導致了電力公司的資源監管的賬目不符的情況,還影響了整個公司的正常運行[4]。
3 電力公司財產監管信息化平臺的應用特點
(1)對于大數據信息化的電力公司的財產監管能實現電力公司的財產變更追尋及整個財產的數目和價值的具體變更情況。可滿足電力公司對施工財產監管、機械設備監督管理及其他每一種資源的增多,降低和變動狀態的動態監督管理。及時反映財產的動態的改變,方便相關的施工工程師及時根據財產監管改變戰略。(2)基于大數據信息化的電力公司資源管理程序可以根據財務規定的改善當前電力公司的會計處理程序,更完善財產把控中的會計處理和工作人員的監管功能。(3)本系統也可以科學的計算整個公司一段時間的資源流動方向,可以實時的掌控公司內的資源變化和財產的變更,使得我國的電力公司對整個公司的把控做到心中有數,也能起到提高施工的規范性和效率的作用[5]。
4 信息化技術在電力財產監管中的應用
目前公司在監管平臺的搭建和公司內部資源的監管方面面臨的各種問題,通過采用信息監控的模式,可以順利解決。財產的監管是電力公司信息化的最終目標,通過財產監管體系的建立、施工流程等不同的方面實現財產監督與管理[6]。
4.1 分布式技術的應用
使用分布式技術,能夠統一電力公司不同的工作中對于資源的把控,建成一個比較合理的計算與監控的平臺,使得計算信息的資源得到充分的使用。一般情況下,電力公司中建設的所有監管平臺,其裝備的計算資源遠遠高于應用平臺所需要的合理的資源,還有很多被浪費的信息資源,運用分布式技術,可以有效地利用此類信息資源。并且,分布式技術的運用前景也比較寬廣,大數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足以達到電力公司的發展從而需要達到的需求。
4.2 統一財產異動監管標準
為了搭建完整的財產變更監管的準則,首先需要建立電力公司中所有的設備與財產的數目價值的信息標準,便準規范每一個設備中對于相同數據的應對規則,通過完整的生產監管的設備賬本模型,對基本數據錄入的完整與準確性進行監管,從而保證設備數目與財產信息的規范。與此同時,從設備賬本監管的基礎來看,具體因為生產運行、檢修的要求以及財產模型的建立的相關規則,需要對設備分類劃分標準進行相應的規劃,對設備賬本的建立標準進行科學的規范,從而搭建完整的電網系統中設備與財產數據的模型[7]。
4.3 電力財產編碼模型設計
在電力公司賬目的監控過程中,模型的設計的主要工作是模擬基本財產。這不僅有助于各種資源的查詢,還能有效地解決各種資源糾紛的問題。目前的大數據信息化監管理念對電力公司財產監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在編程模型的設計上。首先,確保所有財產都能滿足大數據信息化監控的需求。其次是滿足各種財產編碼的統一性的原則。通過系統化的自動生產方案,獲得相應的編碼數據,并使用碼或統計技術直接實現財產輸入。通過信息設備的鑒別和錄入,使電力公司的財產信息監管更加便捷。最后關鍵的是編碼的復雜程度,防止因為過于復雜的數據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浪費[8]。
4.4 注重技術經濟評價的可行性
在設計電力公司財產監管評估模型的過程中,必須要重點關注科學、經濟性和兼容性。技術指標本身不應該有問題,建立大數據信息化的平臺后,需要準確測評該模型是否有推動電力公司穩定快速的發展的作用,必須重點關注技術經濟評價的科學、經濟性以及社會的兼容性。從而更好地解決在施工中所遇到的問題,提高技術的使用,技術的關鍵點和技術的基礎,以及注意是否能支持公司之后的可持續性發展和擴展。經濟性主要說明實施該項目所需的人力、成本及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審查經濟的能力以及實用性;兼容性主要分析這一技術對電力公司的監管水平的提升、施工的效率以及公司的形象及社會發展能力的提高和造成的影響。
4.5 監管體系設計
電力公司大的財產管理系統的設計關鍵是管理平臺的搭建和后期的日常的維護。在當今社會最常見的監控系統有兩種,為不同的用戶設計的不同的監控系統的缺點。第一,在平臺后期維護過程中,由于整個系統的維護,所需要的額外的成本大幅度增加。第二,對于由客戶端,應用端和服務器等三層系統組成的監管系統,服務器根據應用端的用戶的指示直接完成指令。管理工作人員只要維護服務器,就實現了整體監督系統的維護和升級。但是操作系統不會隨著服務器的升級而改變,這種監管模式對主服務器的要求比較高。服務器發生故障的話,大量的基礎數據會流出,對公司的安全起到危險,所以平時需要注意服務器的維護[9]。
5 結語
電力公司在國家的持續市場改革的過程中,有著很大的市場前景但也有很大的發展阻力。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應用能力,才能夠起到監管財產,資源的作用,使公司科學有效的高速發展。從科學技術和經濟利益以及監管的不同方面,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才能在市場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使公司良性循環的發展[10]。
參考文獻
[1] 韓旭.鞍山電力公司電力財產監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2018.
[2] 逄婕琳.基于SOA的南方電網公司財產監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湖南大學,2017.
[3] 袁育博.基于移動物聯的電力財產全壽命周期監管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4] 張紅玲,江圣.基于信息化的電力高效財產異動監管研究[J].低碳世界,2016(03):48-49.
[5] 劉曉明.Z供電公司固定財產精益化監管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
[6] 賴佳棟.電網公司財產監管模型及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2.
[7] 劉莉霞.電力公司財產監管的信息化研究[J].中國市場,2012(19):63-64.
[8] 周慧芬.加強縣級供電公司固定財產監管的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0.
[9] 李根臣.電網公司固定財產監管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
[10] 張輝.電力行業信息化整合技術與方案研究[D].蘇州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