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好準
【摘要】在滾滾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值得我們回味與研究,對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影響。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學習歷史知識,還應該教給學生做人與做事的道理,使他們成為品學兼優、講禮儀、明是非的學生。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對此展開了闡述。
【關鍵詞】德育;初中歷史;歷史課堂教學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初中學生的道德教學已經受到了教育部門和社會的廣大關注。現在很多初中學校都把初中歷史和道德教育結合在一起。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滲透道德教育在其中。初中歷史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主要講述我國的古代歷史和近現代抗戰歷史。在我國的古代和近現代歷史中出現過很多英雄人物和傳奇人物,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現代初中學生學習的品質。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要考慮到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且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一、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講述我國古代歷史和近現代歷史故事,讓學生知道我國的歷史。其實歷史教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很多初中學生比較缺乏民族意識和愛國意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歷史上的經典故事教育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中講到了我國的古代民族英雄岳飛,“問題思考”部分:“岳飛抗金事件,數百年來被民眾傳頌,人們將他視為民族英雄,想一想,人們為什么尊崇和懷念岳飛?”《金與南宋的對峙》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知道女真的興起和統一;其次就是讓學生明白只有民族友好發展了,一個國家才能真正興旺;再次就是讓學生了解岳飛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品質,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應該教育學生,現在的穩定生活是來之不易的,人們需要有憂患意識。岳飛在抗金事件中表現出的不畏強權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現代的每一位初中生學習。因此,在進行歷史教育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道德品質教育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道德品質養成的重要階段,部分初中學校的教師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方面,對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沒有加以關注。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在不斷提高。現如今很多企業不僅把員工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放在考核的重要位置,而且也重視考核員工的道德品質。在初中階段,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道德品質的養成。教師可以通過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或者英雄人物來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明白做人做事要學會誠實守信、合作共贏。在歷史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來展開教學,培養學生誠實勇敢、做事果斷、謙虛謹慎的品質,引導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
很多學生認為祖國現在已經足夠強大,自己作為祖國的接班人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殊不知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昌盛的重任早就落在他們的身上。教師應該告訴學生所有的偉人和傳奇人物他們一開始都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這些人善于觀察,心系祖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更多人的生活。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觀看相應的影視劇片段,讓學生在歷史教材和一系列課外教育活動中感受無數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并從先烈的事跡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正是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才有了現代的生活。
三、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榜樣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道德品質和素質養成的主要階段,每一名學生都有自身的優點。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歷史書籍中的傳奇人物對學生進行榜樣教育。比如完成一個單元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一個知識競賽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講講有哪一位歷史人物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說出這位歷史人物身上有哪些品質值得大家去學習。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歷史知識的了解,還能學習到很多歷史人物身上的高貴品質。在歷史的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鞏固學生的歷史知識。
例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抗美援朝”一課主要講的是新中國成立后發生的第一場戰爭——抗美援朝,那個時候的中國剛剛結束內戰,面臨著強大的美國軍隊。這場戰爭中有很多偉大的烈士,比如黃繼光、邱少云等。黃繼光以自己的身體堵住槍眼以身殉國的偉大故事,可能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時候就聽說過。黃繼光出身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在朝鮮前線,黃繼光被留下來做了后勤工作,他和領導請示想上前線殺敵,領導拿出自己的手表對他說:“一個部隊的組成就和這一塊手表的組成一樣,缺了哪一個部件手表的指針都無法前進。”這時候他明白了部隊的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家只有共同努力才可以取得勝利。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敵人的槍眼。在戰役結束之后,他的戰友發現他身上有七處重傷,但是地上卻沒有血,原來是血在路上已經流干了,他最后靠著自己的意志力跳起來堵住了槍眼。教師可以向學生歌頌黃繼光的頑強意志力和愛國主義精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此類的榜樣教學,加深學生對歷史人物的印象,同時讓學生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
四、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德育
(一)結合學生學習興趣,豐富道德情操
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能更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但是很多歷史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比較陌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尋找關于課上所學歷史階段的一些故事。
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秦統一中國》主要講述了商鞅變法、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故事。教師可以將商鞅變法的故事講述給學生,商鞅以前是魏國人,但是在魏國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后來秦朝沒有接收到各諸侯國會盟的邀請,秦孝公就發起了“求賢令”。秦孝公說起了治國圖霸的想法,建議秦孝公變法改革,受到了秦孝公的欣賞和重用,開始了歷史上的“商鞅變法”。這樣就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德育教學
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僅可以宣揚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而且可以把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進行歷史教學。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家長對學生比較溺愛,有的學生的書包幾乎一月一換,文具盒里面的碳素筆也幾乎都換成新的,吃午飯時會要好幾個菜但是最后往往都吃不完,這種鋪張浪費的現象一直發生在學生的身上,并且還有很多學生喜歡互相攀比,買名牌鞋、名牌手表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紅軍長征時吃樹皮、吃草根的艱苦生活。宋孝宗趙昚在當皇帝的期間崇尚節儉,宋高宗稱贊他“勤儉過于古帝王”。他經常穿舊衣服,從不大興土木,也不隨意賞賜大臣,他和自己的大臣說:“我沒有什么其他的大作為,只能為國家和百姓節儉。”宋孝宗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自己的道德素養。 他曾經說過節儉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節制自己心中的欲望才能保持節儉。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歷史圖片、視頻、電影等,使用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來豐富課堂內容,組織學生觀看相應的正史劇,從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帶來震撼,在此過程中教育學生節儉,并改變互相攀比的心理和壞習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這樣更能打動學生,引起學生共鳴,還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五、結束語
在歷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通過歷史文化和歷史人物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通過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形象激勵和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培養有堅強的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等。同時,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創建新型的歷史教學課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為社會主義的未來事業培養出有素質有文化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周逸珺.德育發揚,歷史學習——探究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揚德育教育功能[J].好家長, 2017(67):60.
[2]劉恩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揮德育滲透的正能量功效[J].科學中國人,2017(32):270-280.
[3]呂曉玲.利用拓展延伸加強歷史課的德育教育功能初探[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