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宇
[摘要]食品是否安全是社會正常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我國近十年內發生了多起食品安全問題,對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損害,也對食品生產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影響,甚至導致群眾對食品生產商的信任感降至冰點,造成了即使國內大部分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的商品滿足甚至超過了國際水平,但很多人在購買食品時寧愿選擇價格更高的進口食品也不選擇價格相對低廉的國產食品的現象發生。就近幾十年內我國食品安全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剖析了我國食品生產產生安全問題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食品安全;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D913[文獻標識碼]A
1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對人民健康與國家發展造成的影響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較為嚴峻,2003年以來,發生了如敵敵畏火腿、蘇丹紅、毒餃子、三聚氰胺奶粉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這還僅僅是所發生的食品問題中的一小部分影響較大的事件,還有其他瘦肉精、毒牛奶、地溝油等各種人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品安全問題,對于此類問題我國民眾基本已經司空見慣實在對其抱有調侃的情緒在里面,甚至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連外國人都有所耳聞,這對我國食品生產行業的發展與國民安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我國國家形象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2 造成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
2.1 環境污染因素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水平與工業實力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飛速發展,但這種發展的代價是環境問題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置,工業活動和不科學的除草、殺蟲等農業活動對于水源、空氣以及土壤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污染,在進行如水產養殖行業的生產時,污染物很容易由土壤、水源進入水產品體內,污染了水產品。
2.2 食品原料問題
對我國食品安全造成影響最大、問題也最嚴峻的是食品生產的源頭問題,即食品原料生產問題。我國食品生產企業大多是以檢測收購的方式解決食品原料的來源問題,所以以各種個體生產戶或小規模的食品生產廠商為主要的食品原料生產地,這類食品原料的生產方式在產品質量問題方面本身就很難做到非常完善的檢測,有些個體戶或廠商為了能夠滿足企業所規定的收購質量標準會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方式來通過檢測,摻加各種有害物質提高檢測通過率的情況非常普遍,這種模式也對企業的檢測技術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有些企業甚至每隔一年就需要對自己在進行原料收購的檢測技術進行升級,比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是生產戶為了滿足企業要求的牛奶質量標準,將不合格的牛奶加入三聚氰胺以求通過檢測,這是我國食品生產結構所存在的問題。
2.3 食品生產與流通的安全檢測沒有做到位
食品安全問題不能只重視食品在生產出廠時的安全檢測,主要原因是單一的檢測較難保證其準確性。其二是食品的安全問題不僅僅出現在企業生產上,還有市場上很多食品是有農戶或小廠商生產后直接進入市場,經常出現生產戶為了提高食品的品相,提高食品的保質期而做出如使用瘦肉精、蘇丹紅等不法行為,安檢部門對這種食品的生產與流通模式的安全檢測也很難做到位,這類行為也是我國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問題之一。
2.4 政府的監管責任不明確,執行力度不夠
我國政府關于食品安全有關部門的執行力度也有待加強。食品的生產與流通是個較為復雜、歷時較長的過程,所以涉及的有關管理部門也相對較多,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責任體制也不完善。在食品出了安全問題之后,各部門就開始相互推卸責任,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調查與解決時也會導致其效率降低。在監管體系上,我國對其設立的還不夠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的也不夠全面,在一些環節上還存在著監管和法律方面的漏洞,導致一些投機分子為了謀取利益鉆了空子,對我國食品的安全造成了危害。
3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3.1 改善環境,解決食品生產的環境污染問題
政府應當加強對環境保護法案的設立與執行力度,對一些污染嚴重的產業進行整改,提高對污染物排放量的要求與標準,減少汽車尾氣等有害物質的排放,防止如汞、鎘等有毒物質對農牧業造成直接或間接污染,從源頭解決我國食品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
3.2 優化食品生產體系,完善食品企業結構
現階段我國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制造原料主要以檢測收購的方式完成,食品原料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個體戶小廠商上,這種生產模式其本身的生產過程質量就不能得到保證,而且很難對其進行監管與控制,對其產品的檢測基本只有在向企業銷售時進行一次檢測,這種體制會導致在收購過程中個體戶和小廠商為了滿足企業要求的質量標準與自身利益,有意識的破壞食品的安全性。所以在食品生產的產業結構方面,國家應當出臺相關政策對其進行規范管理,比如資助和鼓勵個體生產戶相互合作,加強企業與其聯系,提倡企業參與食品原料的生產,對其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實現從原料到上市的一體化生產模式,這樣即便于食品安全的管理,也能夠提升企業的市場形象,增加民眾對其產品的信任程度。
3.3 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執行能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還不夠完善,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首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監督管理系統,并能夠對食品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在法律基礎上進行懲戒。要加強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責任制度的建設,在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前,各部門能夠嚴格按規辦事,充分體現自己的職能;在出現問題后,要明確各部門所要承擔的責任,并對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以求改進。
3.4 提高企業與人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了解其重要性
不能只在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之后才使民眾與企業領悟到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要在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之前就對其重要性做出宣傳與科普,使企業與民眾在食品生產方面有足夠多的重視,例如地溝油事件如果民眾對于食品安全問題有一定的理解,各餐廳的費油就不會給不法分子收購的機會,市場方面對于食品安全與自身利益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標準來衡量,減少個體生產戶為了經濟利益而追求食品的品相等問題所做出的錯誤行為。不法分子在了解相關法律對其處理辦法之后也會權衡利弊及時收手。應當從學校教育方面加強食品安全問題的教育與科普,提升民眾對于安全的重視程度,慢慢改善民眾對食品安全的觀念與理解,從思想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4 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從來都不只是一個或幾個行業產業的問題,要解決我國食品安全所面臨的嚴峻問題,不僅僅要在食品生產制造方面下功夫,還要強化政府在監督與管理方面的作用,完善相關的政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并提高生產商以及廣大消費者群體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增強自身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責任感,了解食品安全問題的嚴重后果,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 羅昕.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6.
[2] 段成華.食品安全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和監管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22):43+45.
[3] 余從田.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食品工業,2012,33(06):115-118.
[4] 任雪迎,劉小東.淺析危害食品安全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05):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