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照亮 陳嘉俊 袁仁廣
[摘 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一部分擁有紅色資源的鄉村選擇發展紅色旅游,是鄉村脫貧致富新的實現路徑,但在實際開發建設中卻呈現出各種痛點問題亟待解決。通過對湛江市墩文村調研資料和數據分析,闡述其紅色旅游的發展現狀及成因,提出發展戰略的規劃建議,為國內相同條件的鄉村發展紅色旅游提供案例和經驗參考。
[關鍵詞]墩文村;鄉村振興;紅色旅游;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1 研究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農村發展要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明確了“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的總任務。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主題性旅游形式,實現了思想政治、革命傳統教育和經濟產業發展相結合。一部分具有紅色資源的鄉村結合資源形式、特點和市場需要,找準開發的主題和定位,通過紅色旅游產品去實現鄉村振興。如何因地制宜地去發展紅色旅游,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由內生動力去解決村內社會問題,鄉村紅色旅游建設的資源設施配置、發展規劃等問題,亟待案例參考和解決方案。
選擇湛江市墩文村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基于三個原因:第一,湛江紅色旅游資源可追溯到廣州灣時期,墩文村作為大革命時期廣東四大農民領袖之一黃學增的故鄉,村內紅色資源保存較為完好,具備紅色旅游開發所必需的資源基礎要件;第二,墩文村一直以來承擔著當地政、事、企的政治教育場所,自2018年村內學增紀念堂翻新以來,省內其他地市機關、單位陸續組織人員來參觀學習,在省內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第三,據湛江市統計信息網數據,旅游對經濟回饋和拉動作用甚微,在湛江的旅游業發展規劃中,以濱海旅游為主線,墩文村瀕臨北部灣,具備延伸發展休閑、濱海旅游的條件,圍繞紅色旅游主題進行資源整合,擴展旅游產品組合。
2 墩文村紅色旅游的發展現狀
墩文村是大革命時期廣東南路農民運動發源地,也是廣東南路最早的黨組織誕生地。村內保存有較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組織“雷州青年同志社”遺址、廣東四大農民領袖黃學增烈士紀念堂、斜陽島陸上指揮中心的遺址等紅色資源。1957年墩文村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紅色革命老區”;2014年被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列為“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被中共湛江市委列為“湛江市廉政教育基地”。當前,每天到村的參觀單位數量保持在1-2批,在村扶貧干部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村內主要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等得到有效建設和維護,勉強具備了接待外來參觀人員的能力。但僅能實現紅色旅游參觀功能,不具備留住外來游客的食宿配套的能力,對村內經濟拉動作用微末,墩文村紅色旅游處于資源整理和開發階段,沒有形成適應市場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
3 基于調研數據對墩文村紅色旅游發展現狀的因素分析
走訪調研墩文村下六個自然村,共采集問卷共計560份,有效問卷54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9%。運用SPSS24.0、Amos24.0將數據進行輸入和統計分析,克隆巴赫系數為0.787,KMO值為0.797,Bartlett球體檢驗顯著性P值小于0.05,信度和效度檢驗通過。
3.1 資源與開發方向
資源決定開發方向,紅色旅游產品的特色挖掘與開發取決于紅色資源的存繼情況。墩文村當前以挖掘歷史人物黃學增的革命事跡為主線,以紅色革命教育為開發主題去發展紅色旅游,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了所需宣傳工作的效果,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運用新媒體平臺,由村扶貧同志運營“精準扶貧最前線”微信公眾號,并設置線上參觀和黃學增革命事跡展示等欄目,目前已成為微信公眾平臺搜索“精準扶貧”相關關鍵字排行第一的公眾號。二是成立“小小講解員”團隊,選拔和培訓村學增紀念小學學生,穿上紅軍表演服為各來訪單位進行參觀指導和講解黃學增烈士事跡,形成墩文村紅色旅游的一大特色。三是與高校合作共建,得到理論學習指導、藝術表演支持、社會實踐拉動、新媒體宣傳等方面的幫助,高校的資源能快速地彌補發展紅色旅游過程中的不足,特別是在優化和提升宣傳工作的形式和內涵上。
3.2 產業與市場風險
市場決定紅色旅游產業開發的方向,需要對市場空間和游客需求進行精準把握。當前到墩文村參觀的游客以政治學習和緬懷先烈為初衷,來訪人員站在教育學習這一角度去考量,對村內環境及設施沒有要求,但從發展紅色旅游長遠來看,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缺位和環境印象的不足感,阻礙和影響發展速度和潛力。紅色旅游市場在不斷擴大,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對于墩文村發展紅色旅游,經過多方的意見討論和方案匯總,湛江市政府在2018年初已經出臺了把黃學增故居打造成紅色旅游基地的文件,并積極爭取上級的重視和專項資金支持,為墩文村發展紅色旅游提供支撐和保障。
墩文村耕地面積2051畝,其中水旱田1403畝,林地963畝,村經濟以第一產業中農、漁業為主,西北面瀕臨北部灣,海岸線4.2公里,濱海風光和海產資源豐富,具備延長紅色旅游產業鏈及提升旅游產業幅度的資源基礎。只有使外來游客能留下來進行消費,才能實際拉動村經濟發展,才能讓更多的村民看好旅游業,因為旅游產業作為第三產業,投資大,回報周期較長,除了向政府、社會組織爭取資金外,村民也是開發的主體,村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能大大加快紅色旅游建設速度和效率。
3.3 區位與交通限制
墩文村位于湛江市遂溪縣樂民鎮西南部5公里處,距離遂溪縣政府約80公里,行車需1.5小時;距離湛江市區約100公里,行車需2小時;距離雷州市約60公里,行車需1.3小時。墩文村處于市、縣邊緣化的區位地帶,就所在的樂民鎮而言,每天往返湛江、雷州、遂溪的班車有限,從鎮到村完全沒有公共交通,當地村民出行以自家車輛為主,可搭乘私人運營的三輪車、摩托車出行。2018年6月,湛江市高鐵通車,標志著粵西與省內外區域的交通時間將大大縮短。同時,墩文村內道路已實現水泥硬化,主村道寬6米,雙向2車道,路標、路燈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隨著城際交通與區域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從整體上看,提升了墩文村的區位優勢,但對發展紅色旅游發展而言,區位與交通限制問題是其當下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3.4 凝聚與認同較低
對于發展紅色旅游,墩文村97%的村民支持和贊許村內發展紅色旅游,村民意識是淳樸的,在至少不低于現在的收入水平的時間精力的投入上,愿意支持且改變當前的生活及工作方式,通過調研和數據分析顯示,墩文村村民對于發展紅色旅游的實際凝聚力和認同感相對較低,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整體意識不強,墩文村下轄墩文南、墩文中、墩文北、英樓、英樓仔、山爐6個自然村,各自然村界限分明,黃學增故居等紅色旅游資源位于墩文中村,凝聚起力量集中解決發展問題比較困難;二是傳統觀念較深,95%村民家庭收入一直以農、漁業兼外出務工為主,目前每天所接待的紅色教育來訪單位和人員,對村民生活和工作方式無任何直接的影響,在短時間內想讓村民主動把目光看好到紅色旅游是困難的。
4 墩文村紅色旅游發展戰略的規劃建議
4.1 打造嶺南“紅色教育基地”品牌
充分利用已有紅色革命文化資源底蘊,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結合政府政策對革命老區、先烈故里的傾斜支持力度,優先重點發展供給紅色教育服務的能力,逐漸形成嶺南“紅色教育基地”品牌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去拓展產業鏈,為發展紅色旅游創造更大的開發空間。
優化提升宣傳工作能力和接待服務水平。黃學增同志革命史料收集、整理和考證工作,一直以來是碎片化式開展,必須組織專人主要負責起來,以時間軸思路重新梳理事跡材料,尋求省、市黨史研究相關部門幫助,系統匯編黃學增同志革命事跡的文字材料。繼續培養和提升村內學增小學“小小講解員”的講解和表達能力,在周末及假期,探索實行有償的紅色文藝表演活動,號召村支部老黨員給來訪人員講黨課、講革命故事,與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相結合等形式,來豐富和提升墩文村紅色教育的品牌影響力。
創新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紅色旅游形式。爭取政府及社會的資金支持,以博物館標準來升級改造村內紅色資源,在當前已有的文字加圖片的表達形式上,增加微電影LED設備、AI全息體驗設備等,通過2D到ND、靜態到動態,再加上特殊的小小講解員講解,游客能直觀感受到黃學增同志革命事跡的場景還原。整合村荒地及貧瘠土地,為游客提供鄉村勞作和傳統農耕體驗式活動,只需要簡單組織村內具備行動能力的老人和一批農具、作物種子幼苗即可,對于機關單位黨、團建活動而言,是非常樂意接受和選擇的形式。
4.2 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和商業化服務
繼續爭取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智力和資金支持,對紅色旅游發展和鄉村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合理布局,特別是做好村民關系協調工作,鮮明地劃分公共區域和村民生活區域,按照科學的規劃方案,按內容導向依次建設和部署,營造紅色鄉村的整體化形象,本階段的重點是推進商業化服務,留住游客拉動消費。
發揮內外力量,改善村容村貌。加強村道景觀綠化、景區停車場建設,完善地垃圾轉運系統和保潔制度等旅游配套服務,創新運營思維,通過改造和升級村民運營的三輪車來承擔鎮到村的公共交通服務,只需要統一的管理及形象包裝費用,解決遏制發展的交通問題。在故居紀念堂附近街道建設文化街,鼓勵村民投入到村莊商貿建設中來,發展商店、餐飲、住宿等服務業,設置攤位售賣農產品、海鮮、紙扇、掛墜、雕刻等一系類旅游經濟產品,提升游客的旅游舒適度,通過完善商業服務使游客在村消費。
4.3 逐步推動農、漁業轉型,開發濱海旅游資源
紅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在實踐上是否行得通,從村民角度看,是能否帶來實際上的投資收益。墩文村紅色教育及相關商業服務,直接帶動的村民參與是相對較少的,且帶來的經濟收益并不足以支撐起村民經濟收入大梁。根據旅游業發展特點,關注游客需求,注重旅游過程體驗,發展休閑農業、濱海風光等旅游形式,從服務單位集體到拓展個人游客市場,發展紅色教育品牌的同時,實施多元化戰略,推出“紅色旅游+農業+濱海”等旅游產品組合,改變村民的農、漁作業形式,更廣泛地帶動村民參與,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和建設者,通過產品組合宣傳來提升旅游競爭力,打造村紅色旅游生態鏈條,延長鏈條中游客的消費節點。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7.
[2] 徐克帥.紅色旅游和社會記憶[J].旅游學刊,2016(03).
[3] 黃靜波,李純.湘粵贛邊界區域紅色旅游協同發展模式[J].經濟地理,2015(12).
[4] 許春曉,朱湘平.紅色旅游的內涵及其流變[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5(03).
[5] 焦世泰.紅色旅游景區游客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