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杰 歐陽玲
摘 要:習近平意識形態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同時話語權又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方面。新時代是一個網絡高度發達的時代,是一個大數據時代。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和話語權。當下,一些西方國家正利用其發達的網絡技術加緊其意識形態滲透和攻擊,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造成了一定的挑戰。為了加強對國內社會意識形態話語主導權的維護,有效應對國際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激烈爭奪。科學分析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的形勢,探尋其構建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構建路徑
一、引言
國家意識形態是宣揚國家價值、塑造國家形象、展現國家實力的思想觀念的總和,為政治主體的國家提供合法性闡釋。由此來看,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構建就更為重要。中國共產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意識形態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不斷增強意識形態話語權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更是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改道,制度不變質的客觀要求。
二、歷史性變革為新時代做好意識形態話語權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性問題愈來愈緊迫的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錯綜復雜等一系列新情況、新變化、新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影響的歷史性變革,在意識形態領域體現的尤為明顯。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強調一定要把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要做到宣傳思想工作創新,要有理有節開展輿論斗爭,抓好網絡意識形態斗爭,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等都推動我國意識形態工作迎來嶄新局面。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變革時就指出“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的工作領導,黨的理論創新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明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文化廣泛弘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這些都是經過努力而取得的到的實實在在的成績,為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普及帶動著全球多樣文化的發展與融合,新時代下的意識形態話語權爭奪態勢不斷顯現。馬克思說過,“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文化交融也有另一面,古老文明的中國也在全球化浪潮中走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新時代下普通群眾的思想有了充分表達的通道,需要獲取的信息能夠更加快速便捷地獲得,反映社會主流價值的思想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弘揚,更加有利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有效彰顯。
三、新時代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挑戰分析
傳統時代信息傳播載體主要是報紙、廣播、電視和雜志等,意識形態話語權穩固地掌握在各新聞機構,信息發布和話語表達的渠道是可控的,普通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是狹窄的,媒體和受眾的分工也是明確的,傳播是單純的單向的,即媒體發布信息,受眾接受信息。新時代下的信息分布和話語表達發生了深刻地變化,海量的各種信息從不同的新媒體使用者那里得到發布和傳播,各種聲音喧囂塵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深刻挑戰。
(一)西方話語霸權削弱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影響力
新時代媒體是意識形態傳播的主要載體,西方國家在信息領域的強勢以及意識形態的話語霸權必將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權提出嚴峻挑戰。長期以來,我國意識形態在世界領域處于被“抹黑”的境遇,“如果中國被看作是最令人起疑的地區大國的話,那么美國則被認為是一個良性的、最沒有危險的國家……大多數東盟國家仍然把美國看作是一個不可替代的、積極的角色。”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影響力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二)信息傳播無序弱化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凝聚力
當今社會,網絡信息的傳播高度發達,網民在自由表達自己言論的同時也給國家的網絡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網絡輿論的話題多集中和聚焦在社會熱點和一些突發事件上,由于網民的受教育程度差異很大,一些單純的民眾又極易受到外界不法分子的蠱惑,網民的網絡言論容易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并形成強大的影響力,造成信息傳播的無序化,一些不明真相的網絡輿論極易造成輿論失序,進而削弱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凝聚力。
(三)輿論引導滯后減弱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控制力
凝聚共識工作本來就不是易事,而及時有效的輿論引導更是增強國家意識形態的關鍵。由于信息來源廣,所以人們對信息的選擇性增多,這樣不利于輿論的引導。輿論引導包含主流價值、整體利益和宏大敘事,所以作為輿論引導的主體一定要格外注重,非專業的意識形態理論家和學者可能在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時,尤其是具有煽動性和迷惑性的負面信息時,由于輿論引導的滯后,負面新聞相比正面新聞造成的影響更大,因為相比較“好消息”,大家對“壞消息”更加感興趣。
四、新時代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構建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在同國內外各種社會思潮的斗爭中確立話語權,構建新時代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主要從3個方面把握。
一是“誰來說”。協同話語主體,提升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領導力和公信力。“著力構建以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為主導、融媒體為喉結、意見領袖為推力,網民積極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主體協同關系網。”除此之外,還需要培養專業的意識形態理論精英,以提升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公信力。
二是“說什么”。改革話語內容,提升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感召力和生命力。馬克思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世界有益文化成果為養料,與時俱進,來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提升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感召力。
三是“怎么說”。靈活運用話語方式,提升國家意識形態感染力與吸引力,要用日常化、形象化、具體化的話語信息承載國家意識形態。眾所周知,我國的意識形態和西方意識形態之爭從未停歇,面對這種分歧,我們不能單純的排外,更不可一味地盲目吸收,而應該立足于新時代,抱著“求同存異”的態度,以有利于人類文明進步為根本尺度,探求東西。同時,更應該注重建構具有世界魅力的話語范式。福柯說過,從表面上看,言說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圍繞它而產生的禁忌表明,言說是同權力聯系在一起的。話語權與話語魅力直接相關,只有具有世界魅力的話語才能爭取到一定的國家意識形態話語權。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奮斗,2017(10).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GANESAN N. ASEANs Relationships with Major External Powers[J].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2000(2).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張學亮,王永友.論增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邏輯理路[J].長白學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