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創客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創客教育在我國小學階段的實施面臨著巨大的困境。本文通過對小學創客教育的現狀與困境進行分析,提出了轉變觀念、開發校本課程資源、與高校和校外機構開展合作的建議,以實現創客教育的突破。
關鍵詞:創客教育;課程資源;困境;突破
一、引言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一直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2016年,教育部頒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更是將“實踐創新”作為六大素養中的一個。2013年8月,首屆全國中小學生STEM教育論壇標志著我國創客教育進入了探索期。2015年,李克強總理訪問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帶動了學校領域中創客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在小學階段,以創客教育推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創客教育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境,如何突破困境,尋找一條適合創客教育發展的路徑是十分必要的。
二、創客教育的內涵與發展
(一)內涵
對于創客的理解,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將“創客”理解為勇于創新的人;第二種觀點是將創客理解為一種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即創新型的學習方式和態度。
當創客與教育結合,就要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踐行創客理念,把創客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納入學校的教學目標中。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形式,與其他學科教育不同,它不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關注的是教育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二)發展
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活動形式,引起了中小學的教育認識的普遍關注。
2012年7月,北京景山舉辦了Scratch教學交流會,標志著中國創客教育初見雛形。
2014年5月,中國第二屆中小學生STEM教育論壇如期舉行;2014年10月,國內非常知名的教育技術專家黎加厚在上海創客嘉年華活動中做專題講座。中國創客教育越來越被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創客活動在全國各地舉辦。
2015年,李克強總理訪問深圳柴火創客空間,成為我國創客教育發展的“東風”。2015年6月19日,在深圳開展了“2015深圳制匯節創客教育論壇”,次日中國電子學會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創客教育委員會正式成立,創客教育正式在中國成立單獨的委員會。2015年,《教育部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2015年成為中國創客教育發展史上最燦爛的一年。
2016年,中國創客教育成立了中國創客教育聯盟,這是中國創客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2017年,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對“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課程目標的描述,與“創客教育”的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我國中小學創客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區域之間創客教育發展的不均衡表現尤為突出。在東部沿海等發達城市,創客教育開展情況要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區。
創客教育作為一種的新教育形式,并未納入我國學校課程體系中,因而也就沒有明確的教學內容。目前,創客教育的開展主要有3種形式:一是依托小學課程進行創客教育;二是依托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進行創客教育;三是依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創客教育。不同的教育形式,決定了小學創客教育的內容是不同的。此外,師資缺乏與觀點陳舊讓課程實施處于無序和盲目狀態,讓創客教育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全面認識創客教育實施的現狀與困境,尋找突破點,對于推動小學創客教育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三、小學創客教育的困境
(一)目標實現存在較大困難
自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以來,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實踐創新能力”是我國基礎教育和學生發展的重要內容。創客教育則是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最直接體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學校采取不了解、不開展、不宣傳的方式,創客教育僅僅出現在相關政策文件中,沒有任何實際的效用。對于少數學校,創客教育以課外活動的方式開展,教育目標的實現度也缺乏相應的評價機制。
(二)課程屬性不明
創客教育是不是一門課程,如果它是一門課程,它的學科基礎是什么,它的課程體系是什么。對于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認識。由于創客教育的課程屬性不明確,因而創客教育并沒有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中,國家教育部門也沒有規定明確的教學內容,因而大多數學校依托科學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來開展創客教育,甚至將創客教育作為科學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部分內容。這就造成了主動開發創客教育內容的意識薄弱,課程資源不足,創客教育實施缺乏持續動力。
(三)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師資力量不足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難題,這一現象在某些區域、某些學科上又表現得更加突出。對于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學校,小學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資嚴重短缺已經影響到這些課程正常開設。如果再承擔創客教育,師資力量不足將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創客教育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跨學科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還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引導力和創造力,帶動學生參與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四、小學創客教育困境突破的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
在“互聯網+”,知識獲取的途徑越來越便捷。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從“知道是什么”延伸到“知道為什么”,單純的知識類教學已經無法滿足信息時代的要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三大領域、六大素養、十八個方面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概括與總結。“實踐創新”作為六大核心素養之一,促使學校和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對于小學的創客教育,無論是單獨設置創客課程,還是依托其他課程,教學目標的陳述、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評價的內容不僅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能實現“實踐創新”這一目標。
(二)以校本課程為平臺,整合現有創客資源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現階段統一設定創客教育的內容在操作中還存在難度。但每個學校可以結合自己學校的課程實施條件,靈活選擇創客教育的形式和創客教育的內容。依托科學課程開展的創客教育,可以設計STEM領域的選題,培養學生多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依托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創客教育,可以選題機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類的創客選題,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創客教育,可以從生活情境出發,選擇生活中的真實問題進行探究學習,培養跨學科知識的運用能力。總之,每個學校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以校本課程為平臺,在課程實施前,精心設計教育內容,明確目標達成的途徑;課程實施過程中,注重收集與整理資源;在課程結束后,注重反思與評價,逐步完善創客資源。
(三)與高校合作開展創客活動
目前,僅僅依靠小學自身來解決和推動創客教育發展是不太現實的。在短時間內解決師資力量和創客資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與高校開展合作。高校的各類專業學科教育以及高質量人才培養,能滿足小學創客教育所面臨的困境。
這種合作可以分為兩種階段,第一階段,小學可以借助教育實習等方式,委托高校派遣所需的優秀實習生。在校大學生的學科素養以及學習能力,能為小學創客教育注入新的血液,他們和本校教師相互合作,承擔創客教育的任務。第二個階段,將合作常態化,由高校專家直接進小學進行創客教育指導,進一步提高小學創客教育的水平。這種合作不僅解決了小學創客教育面臨的困境,也推動了高校研究成果的轉化,實現雙方共贏。
(四)引進校外機構合作開展創客課程
在“萬眾創新”的社會浪潮推動下,創客教育已不僅僅是學校的自留地。更多地社會組織機構也廣泛參與到創客教育領域,涌現出了很多有特色的創客培訓機構,比如鳳凰機器人、瑪酷機器人等。這些創客教育培訓機構,知識結構系統性較強,教學方法多樣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團隊合作,動手實踐,大膽創新。他們的課程理念、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都值得我們學習。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資質較好的培訓機構合作,讓校外培訓機構進入校園,開展校企合作,共同開展創客課程,利用校外機構的優秀師資力量和成熟的教學機制,發展具有自己校園特色的創客課程,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作為新興的教育活動方式,創客教育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多難題,但是只要我們不斷努力,積極轉變觀念,結合自身實際,與高校和校外機構開展合作,以校本課程為平臺,開發和整合創客教育資源,不斷推動創客教育發展,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目標也將實現。
參考文獻:
[1]陳宇.小學創客教育的課程開發的問題[J].教學與教育信息化,2017(19).
[2]周海濤,何盛艇.創客課程開發的困境與突破[J].學與教,2017(11).
[3]趙彬.創客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實踐探究與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8(9).
[4]任靜.我國中小學創客教育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5]盧俊光.中小學創客教育本土化策略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