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東
摘 要:雞肉是消費者普遍接受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具有高蛋白、低膽固醇、低脂肪等特點。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和需求的轉變升級,特別是近年餐飲行業爆發式發展,雞肉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肉類產品。蓬萊市作為山東省肉雞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在產業化、標準化、良種繁育方面發展迅速,近年來產業發展態勢高漲,多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同時,仍存在生態環保壓力大、土地供應指標不足、產業融合度不高等問題,還需通過完善政策支持、財政支持、教育引導等措施,更好助力當地肉雞產業發展。
關鍵詞:肉雞產業;發展現狀;領軍企業
一、山東省蓬萊市肉雞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蓬萊市肉雞產業發展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21世紀以來得到迅猛發展。白羽肉雞是蓬萊市主要肉雞品種,飼養占比接近100%。目前,蓬萊市肉雞規模養殖場202家,肉雞專業戶68家;肉雞存欄約960萬只,2019年1-2009年8月出欄3 301萬只,雞肉產量5.58萬噸。2018年,蓬萊市畜牧業總產值16.8億元,肉雞產值約占蓬萊市畜牧業總產值的70%。蓬萊市肉雞產業有以下特點。
(一)產業化運營模式強
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構建起“公司+基地+農戶”的肉雞產業化運作模式。蓬萊市目前擁有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蓬萊三利食品有限公司、山東仙壇禽業有限公司等3家肉雞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鏈條延伸到肉種雞飼養、商品雞孵化、肉雞養殖、屠宰加工、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利用等領域,產品銷往包括香港在內的除貴州、寧夏等地以外的數10個省市,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循環產業鏈。高度產業化的運營模式,不僅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信息及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更是將農民在勞動力、土地等方面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蓬萊市把雙方發展優勢擰成發展合力,極大地推動了產業化進一步發展。
(二)養殖標準化程度高
近年來,蓬萊市充分發揮環境優勢,積極推進肉雞標準化養殖,實現了標準化養殖與產業化運作緊密結合。依托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進行標準化養殖,有效提升了養殖標準化水平。對企業而言,減少了建設投入,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對養殖戶而言,標準化養殖帶來了更加優良的肉雞品種及先進的養殖技術,同時很大程度地規避了銷售風險。目前,蓬萊市共有4個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7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場。年出欄5萬只以上肉雞規模養殖場202家,肉雞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99%,養殖場全部實施網上養殖或多層籠養。民和牧業自主研發的“肉用種雞全程籠養新技術開發”獲國家星火計劃獎,參與完成的“畜禽糞便沼氣處理清潔發展機制方法學和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良種繁育水平領先
初步建立了肉雞良種繁育體系。蓬萊市現有父母代肉種雞場4家,存養父母代肉種雞350萬套,其中龍頭企業—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父母代肉種雞養殖企業,年孵化商品代肉雞苗3億多只。在良種繁育的各個環節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父母代肉種雞養雞環節,通過“縱向聯棟通風”及人工授精技術保障了種蛋的受精率和品質,為雞苗孵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孵化環節,通過引進比利時、法國等地的頂尖孵化設備,進行雞苗孵化、篩選,雞苗整齊度高、抗應激能力強;育成后商品肉雞出欄均重2.6千克/只,銷售價格比市場同類產品高0.3~0.8元/只。
二、山東省蓬萊市肉雞產業領軍企業情況
(一)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蓬萊市肉雞產業化的領軍企業,肉雞年出欄量和存欄量分別占蓬萊市的57.7%、90.6%。先后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出口雞肉標準化示范區、全國畜牧優秀企業。2008年5月16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民和股份也成為國內白羽肉種雞行業首家上市公司。目前,公司下設種雞場、孵化廠、飼料廠、商品雞基地、食品公司、進出口公司、生物科技公司等56個生產單位。初步建立起以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商品代肉雞苗生產銷售為核心,集肉雞養殖、屠宰加工、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利用為一體的循環產業鏈,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工廠化生產和集約化管理。現存欄父母代肉種雞320萬套,商品代自養肉雞年出欄3 000多萬只,年屠宰分割各類雞肉產品6萬多噸,飼料生產能力40萬噸,2018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8.2億元。
(二)蓬萊三利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1989年,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0.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5 860萬元,現有職工180名。2018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潤400萬元。公司下設商品雞飼養場、飼料加工廠,年可出欄商品肉雞60萬只,年生產飼料5萬噸。
(三)山東仙壇禽業有限公司
山東仙壇禽業有限公司是集父母代肉種雞養殖、雛雞孵化、商品肉雞養殖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企業,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3 500萬元,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 000萬元,下設1個孵化場、4個種雞場,產品主要為商品代雛雞。
三、山東省蓬萊市肉雞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環保壓力較大
①缺乏低投入、高效率的處理模式。蓬萊市現有民和生物等大型畜禽廢棄物處理企業,在全國首屈一指,但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大,很難大面積推廣。②產業規劃不完善。部分十幾年前建成的養殖場區周邊沒有預留廢棄物處理用地,也沒有相應的農田消納養殖糞污,制約了肉雞產業發展。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社會化服務試點、模式和機制等方面還不十分成熟,缺少完善的產業規劃。
(二)土地供應指標不足
①產業性質對土地要求標準高。由于生物安全的要求,養殖場必須遠離村鎮,且需要與其他畜禽養殖場保持距離,對地勢、風向、水源、環境和供電等條件有嚴格要求,滿足上述條件的土地尋找困難。②受土地總體指標不足影響。蓬萊市土地資源緊張,導致新建、搬遷及養殖戶異地置換等缺乏用地,難以集約發展。
(三)產業融合度待提升
近年來,農村發展變化較大,特別是畜禽規模化養殖的發展和散養戶的退出,形成了種地不養殖、養殖不種地、種植和養殖相對獨立的現狀,土地碎片化發展也深度影響了農牧結合,使種植養殖很難形成大循環,肉雞養殖產生的糞便等廢棄物,沒有得到充分高效地處理利用。
四、促進山東省蓬萊市肉雞產業發展的措施
①大力推廣多層籠養技術。在當前土地日益緊張的環境下,鼓勵有經濟實力的養殖場發展占地面積少、管理簡單、成活率高的多層籠養技術。多層籠養單位面積養殖量是傳統平養的2~3倍,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提高了單位面積飼養效益。②積極探索糞污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充分發揮項目平臺的示范帶動作用,結合新技術創新種養,大力發展一體化“果—畜(禽)—肥”種養結合模式和以沼氣工程為紐帶的“畜—沼—果(菜)”三位一體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蓬萊市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動物防疫法及有關畜禽防疫衛生條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上半年注射免疫禽流感疫苗623.35萬羽。
五、山東省蓬萊市肉雞產業發展的下步建議
針對當前土地要素供應趨緊、環保防疫壓力大、產業融合度不高等發展態勢,前期蓬萊市已采取推廣多層籠養技術、探索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強疫情防控等手段,較好地應對了上述困難。下步工作中,建議從以下3方面入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扶持肉雞產業健康有序發展。①爭取土地政策支持。結合全省鄉村振興工作,對農畜產業發展土地利用規劃進行調整,提升產業化水平。積極向上級爭取對蓬萊市肉雞產業發展所需養殖用地的政策性支持,預留肉雞養殖儲備用地,擴大產業發展規模。②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議加大對肉雞養殖場戶的財政支持力度,重點在技術推廣、標準改造等方面給予支持,利用財政資金杠桿撬動養殖場戶開展技術改造、標準化提升、糞污綜合利用等工作,提高肉雞養殖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③加強各方教育引導。一方面,建議利用媒體渠道向公眾宣傳白羽肉雞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膽固醇低、肉質嫩、易被人體吸收等優點,摒除公眾對該類雞“速生”特點的錯誤認識,增加禽肉在膳食結構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建議加強對養殖場戶的宣傳引導,推廣環保集約型養殖新技術,引導養殖場戶提高養殖標準,加強糞污綜合利用,確保農畜養殖的環保和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吳維輝,李亞菲,張展,等.雞肉中抗生素殘留現狀分析及建議[J].廣東飼料,2016(10).
[2]王祖力,辛翔飛,王濟民.廣西黃羽肉雞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J].中國家禽,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