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雅琳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護理措施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將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的80例剖宮產術產婦隨機分組,常規護理服務組予以常規的措施進行護理,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給予預見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比較兩組滿意問卷測評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護理前后凝血相關指標;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率。結果: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滿意問卷測評值、凝血相關指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率對比常規護理服務組有優勢,P<0.05。結論:剖宮產術產婦實施預見性護理獲益匪淺,可有效改善凝血指標,提高產婦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認知,并積極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產生,縮短出院的時間,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剖宮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應用價值
文章編號:WHR2019042210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剖宮產后常見的并發癥。在嚴重的情況下可導致產婦猝死。因此,應注意剖宮產后血栓形成風險產婦的護理。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2]。本研究將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的80例剖宮產術產婦隨機分組,常規護理服務組予以常規的措施進行護理,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給予預見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比較兩組滿意問卷測評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護理前后凝血相關指標;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率,分析了預見性護理在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應用價值,具體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的80例剖宮產術產婦進行隨機數字表分組。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1~73歲,平均(45.10±2.25)歲。常規護理服務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2~74歲,平均(45.21±2.21)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服務組予以常規的措施進行護理,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給予預見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第一,護理人員均接受過相關的培訓,可熟練掌握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表現、征兆、預防方法和危害性等,在剖宮產產婦的術后護理中,結合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因素,積極防控風險因素,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主要措施有給予抗凝藥物、抬高患肢、給予彈力襪等。第二,術后第24、48h給予產婦皮下低分子肝素鈣,下肢氣壓計用于按摩腿部,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密切監測產婦下肢的皮膚溫度,觀察腫脹和顏色的程度。出現異常及時匯報。第三,飲食方面給予豐富膳食纖維、豐富營養食物,以改善機體免疫力,加速產后康復。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問卷測評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護理前后凝血相關指標;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分別對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行t、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滿意問卷測評值
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的滿意問卷測評值更高,P<0.05。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的滿意問卷測評值是(94.21±3.79)分,而常規護理服務組的滿意問卷測評值是(82.21±2.79)分。
2.2?凝血相關指標
護理前兩組凝血相關指標比較,P>0.05;護理后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凝血相關指標優于常規護理服務組,P<0.05。如表1所示。
2.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
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優于常規護理服務組,P<0.05,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分別是(96.67±3.46)分以及(8.56±1.21)d。而常規護理服務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分別是(83.21±3.27)分以及(12.78±1.51)d。
2.4?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率
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率更少,P<0.05。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有1例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而常規護理服務組有7例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
3?討論
剖宮產手術產婦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較多,如手術創傷,術后長時間臥床導致血流緩慢,需要給予積極預防性護理,以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產生,減輕其帶來的危害,改善產婦的預后[3-4]。預見性護理在患者中的實施,可提高其對于血栓形成相關知識的了解,更好防范危險的發生。研究顯示,剖宮產合并機械和藥物預防后的基本預防措施非常重要,仔細觀察病情,準確用藥并給予正確的運動指導,有利于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后,通過專項識別教學,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能夠及時預防血栓形成和及時發現血栓形成,更好進行處理,從而減輕其帶來的危害,最大限度促進產婦生活質量的改善[5-7]。
本研究中,常規護理服務組予以常規的措施進行護理,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給予預見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結果顯示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滿意問卷測評值、凝血相關指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認知水平、產婦住院時間對比常規護理服務組有優勢,P<0.05。預見性的護理措施組下肢深靜脈血栓1例,而常規護理服務組下肢深靜脈血栓8例。
綜上,對剖宮產術產婦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有效改善凝血指標,提高產婦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認知,并積極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產生,縮短出院的時間,提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曹曉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4):250-251.
[2] 許惠貞.風險評估及個性化護理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03):95-96.
[3] 鄭麗瑩.不同護理措施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探述[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3):263-264.
[4] 朱美艷.不同護理措施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3):172-173.
[5] 白云.護理干預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01):124-125.
[6] 王明珍.不同護理措施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構建[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17):103-104.
[7] 代萍.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措施[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