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是一門需要實踐與操作并存的專業,因此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教學,還應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但傳統的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存在注重理論,不注重實踐的現象。基礎會計是會計的入門學科,可以為學生打下專業課基礎,為以后的會計學習提供重要意義。本文對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教學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本文對提高學生基礎會計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教學
會計專業教學計劃當中會計實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會計綜合實訓中基礎會計實訓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會計教學的內容,也是學生對以后會計崗位上的提前演練。從基礎會計實訓的教學調查情況來看,教學形式更加傾向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會計實訓理論的傳授和測試。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基礎會計考試的內容,特別是注重初級會計證件的教學,這就會出現“為證而教,為證而學”的現象,忽視了基礎會計實訓的重要作用,從而對基礎會計實訓的教學研究較少。
一、 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教學主要問題
(一) 學校與企業聯系應日漸完善
學校與企業應采用合作的方式,職業高中應充分利用企業良好資源,在保證教師進行基礎會計實訓教學順利結束的同時,讓學生參與更多手動操作的學習機會。當前到學校的企業招聘需求與會計專業相關的機會較少,企業提供的實習崗位與學生的專業并不對口,阻礙學生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企業提供的崗位不多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實習的內容比較單一,無法保證學生會計實訓內容完成,對于學生較短的實習期而言,企業無法提供相應工作崗位。傳統教學方法是注重學生會計基本理論知識教學從而應付考試需要,并不重視學生應如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企業的實際工作教學顯得并不充足,也就是說學生學會編織會計報表,學會制作會計分錄不知如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從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來看,職業高中學生的從業方向主要是中小城市的中小企業,企業主要是需要員工到達崗位后能夠迅速適應,對會計人員的學歷要求并不太高,企業更加重視的是會計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 教材依賴性強
教師在授課時不會運用拓展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太過于依賴教材,堅持注重課本上的知識,課本怎么說,就怎么做,如果發現課本上的與實際不相符,也不會進行隨便地更改授課,這樣會限制教師的教學能力,并且不利于學生對課本以外的事物進行了解。教師獲得教材后,要有教學方式的改變,同時應當了解如何改變教材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有積極意義的。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將所授課程“變薄”或者“變厚”,讓基礎會計實訓課程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意義。學生在課前要進行對基礎會計實訓的預習,這樣可以讓學生不是被動的聽課,而是認真地思考以后,將問題帶到課堂,教師可以對學生不了解的問題進行解答,充分的利用課余的時間提升學生的基礎會計實訓能力。
二、 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對策
(一) 實行多樣教學
教師要打破傳統的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教育方式,將問題向學生講解清楚,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拓展發散性思維具有指導性作用。教師在讓學生實際動手時可以限制一些實訓習題的時間,讓學生提高實訓的速度。學生在基礎會計實訓的過程中遇到沒有辦法理解的實訓習題,要結合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進行推理,讓學生可以提高基礎會計實訓的能力。
(二) 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學生在一定時間感受基礎會計實訓的獨特魅力,這樣的感受不需要外界的技術傳授和素質培養,而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是學生本身的實訓體驗。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是積極正確的教育觀念,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根據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的特點進行多方面考慮,為學生分別設置科學合理的學習內容。例如,在進行會計實訓教學中學習內容難度設置過高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打擊學生學習自信心不利于學生成長和發展。為此,在進行會計實訓過程中應針對職業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充分了解學生的綜合特征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并且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保證基礎會計實訓教學按秩序順利開展,有效避免課程難度過高保證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內容的適宜性,并且也應不斷優化和完善基礎會計實訓教學課程資源。基礎會計實訓課堂有集體活動的教學模式,如團隊合作進行實訓制作等方式利于學生間合作交流,學生進行的學習活動,遠比教案的內容更重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懷。
(三) 培養學生愉快學習
基礎會計實訓教師是實訓教育工作的直接執行者,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直接決定了會計實訓教學水平。所以,教師自身應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具體工作中也應持續學習,不斷更新先進教學理念以及各領域知識,從而保證自身具備充實的知識儲備,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養。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同,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形成不同的基礎會計實訓教學風格,教學風格不是一成不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調整,讓基礎會計教學可以充分地發揮自身意義。
(四) 教師抓住教學重點
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學生能力的進步需要科學的學習方法來實現。基礎會計實訓課堂的教學要有主次之分,教師要在課前認真地備課,提高對課本知識的嫻熟度,從而通過知識的主次提高學生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課堂的知識學習需要學生根據教師引導,找出知識的難點和重點,抓住主要方向,教學任務通過重點來落實,難點主要是針對學生學習中不易懂的重點內容。它是學習過程中的阻礙,是教師的重點清除對象。抓住重點和難點,展現了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教學時直指重點和難點,利于學生形成會計實訓知識體系。
三、 結束語
職業高中基礎會計實訓教學這項工作復雜且艱巨,因此教師要樹立基礎會計實訓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從不同的角度提升學生的知識思考層次,形成知識理論體系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為以后解決實訓問題提供幫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教學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使所傳授的知識真正地在學生日常學習中發揮作用。在職業高中實行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對教師沉淀自己的文化底蘊和學生個性化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婁晴.高校基礎會計實訓的困境與對策研究分析[J].納稅,2018(17).
[2]周穎.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加強學生實習教學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7).
[3]桑淑芳.如何提升學生的基礎會計知識和素養[J].華夏教師,2018(5).
作者簡介:趙林梅,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高級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