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的重點內容一直都是在古詩詞上,古代詩詞凝聚了中華傳統的優秀歷史文化,其中蘊含了許多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但是現代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誤區,給高中語文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學生普遍只會背誦,卻不會欣賞,沒有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內涵,在文化素養和鑒賞能力上仍然存在很大缺陷。現今的任務就是要走出這些誤區,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背誦文字,就能夠深刻領略到古代詩詞的魅力,提高對古詩詞的領悟。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策略
由于學生壓力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大,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在慢慢地降低。高中語文在所有科目中對學生來說是兩極分化很嚴重的一門課,語文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對每個部分都能很好地掌握,但是一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覺得語文是種負擔。背誦當屬語文中最為枯燥的,古詩詞的背誦更為枯燥,一些學生總是在沒有理解整首古詩的意思時就開始背誦,總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無用功。古詩的學習首先應該理解其整體意思,進行深入理解,體會到作者在寫這首古詩時候的心情,做到置身其中,領略到作者的意圖,這樣在背誦的時候才會事半功倍,做到真正掌握知識。
一、 將學習當成一種樂趣,置身其中
興趣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會真正的產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一種比較符合實際的教學計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一首古詩的大致背景以及歷史典故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講解,這不僅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也能使學生對古詩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比較富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能夠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地去探索知識,培養自我學習能力。
例如,在《詠懷古跡》這首古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找一些與本詩有關的音樂,將其作為背景給同學們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然后給學生講授關于昭君出塞的歷史典故,使學生能夠對這首古詩的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這樣他們在對文章的了解上會變得簡單很多。又如,在《望海潮》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朗讀的視頻,通過觀看富有感情的視頻,使學生能夠理解當時作者的心境,并且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古詩詞的境界。
二、 進行有感情的多朗讀、多背誦
古詩詞蘊含著我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精髓,其中包含了古人的各種情懷,愛國、壯志未酬、對生活的不滿等等。只有富有情感的朗讀課文才可能真正的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才能抓住古詩詞的精髓。朗讀加上背誦是理解古詩詞的一大重要辦法,雖然有些枯燥,但是只有富有感情的去朗讀整首詩,才有可能達到深入理解的效果。誦讀主要分為幾個階段:首先,要先整體朗讀一邊,做到心中有數,大致知道本首詩所講的內容。然后,經過老師對本首古詩的講解之后,對作者、詩詞有了深入的理解,對本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作者當時的心態有了清晰的認識。最后,在對本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有了清晰認識之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將自己想象成當時的作者,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做到置身其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樣幾個步驟下來之后,再進行背誦就很容易了,不僅能夠完整的背誦下來,也能體會到作品的思想意蘊,會有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講詩仙李白的《蜀道難》的時候,整篇文章主要是用山川的兇險暗喻蜀道之困難,主要給人傳遞一種蕩氣回腸的直爽感覺,整首詩還表現出李白的浪漫主義色彩以及贊揚了美好祖國的大好河山,以及當時對整個國家前途憂心忡忡的心情,可謂復雜至極。只有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將自己置身其中,才能真正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復雜情感。教師先讓學生進行一次完整的朗讀,然后將基礎知識和學生進行一起探討。一些重點的字、詞、句都要進行著重的講解,還要給學生糾正一些錯誤的停頓點。在進行整首古詩的內容講解之后,在進行重點的劃分,之后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古詩詞的含義進行自己朗讀,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相互交流心得,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含義。一起鞏固學習,達到最大的進步。
三、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學生在誦讀一首古詩的時候要盡力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本首詩的意境,才會真正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做到和詩人心意相通。古詩中意境是靈魂,是精髓,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聯想出它的意境之后,也要學會用優美了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不能光做到意會卻不能言傳,老師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積極地發言,然后在不斷的聯系中能夠做到用優美的語言去表達古詩詞的意境,并且能夠全面的表達出整篇課文要表達的意思。只有慢慢地積累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對古詩的鑒賞能力,才能真正在學習古詩詞上有很大的進步。
例如,在學習李商隱的《錦瑟》的時候,首先老師先將本首詩的大致內容進行講解,本首詩表面上是在詠物,實則是在借瑟以隱題。本首詩是李商隱在他的妻子死后創作,表達了他對與妻子一起度過的那些美好生活的懷念之情。文章中還大量使用了很多典故,使讀者能夠將聽覺真正的轉化為視覺,做到真正地體會到詩人的情感,做到和詩人同喜同悲,給人一種朦朧的狀態。學生只有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看作當時的詩人,才能領略到詩歌的魅力,更好的進行古詩詞的學習。
四、 總結
如今教育界正面臨巨大的改革,如何摒棄舊的傳統,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做到跟上時代的腳步,和現代化相結合是如今的首要任務。要走出傳統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困境,采用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古詩詞的魅力,做到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并且在學習中將我國古詩詞文化更好地傳承與發揚下去。
參考文獻:
[1]何書芹.也談新課改下的語文古詩詞教學誤區[J].學苑教育,2018(10).
[2]程相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7(11).
作者簡介:蘇艷,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旗尼爾基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