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同時,教師職業倦怠這一現象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怎樣避免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已成為教育當務之急。本文主要是通過對幼兒教師職業倦怠這一現象進行簡單描述,并結合實際分析了產生職業倦怠的具體原因。
關鍵詞: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對策
一、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
幼兒教師大多數覺得自己一整天身心都處于緊繃的狀態,十分勞累。有的教師總是擔心幼兒會出現事故,有的教師時常很煩躁,嘴上總是掛著“煩死了”的字眼,不能靜下心來好好做事情。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生理上達不到最好的狀態,心理上感受不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很難實現其人生自我價值。
筆者在見習和實習過程中了解到,幼兒教師通常都不是按點上下班的,實際工作時間往往會超出本來的工作時間。她們不得不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來制作教玩具、布置區角和準備教案。
同時,經過一定的調查和了解,有些幼兒教師在園所工作時常常心不在焉,激發不起工作的熱情。對分內的本職工作也是馬馬虎虎的,敷衍了事。幼兒稍微有些吵鬧,就大發脾氣。從早上上班開始就盼望著下班,下班后就一點也不愿提工作上的事情。有些教師甚至很后悔選了幼兒教師這一職業。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已經影響到了教師們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這一情況很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
二、 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
(一) 教師自身努力不夠
1. 缺乏正確的擇業動機。大多數的教師選擇該份職業是因為真心熱愛這份職業,喜歡和熱愛孩子,這種教師往往有較強的職業幸福感,但是,也有部分教師選擇這份職業是因為教師的工作比較穩定、工資不多但是福利不錯、假期比較多甚至是被迫等外部原因。根據資料顯示,當下幼兒園中,有部分教師在擇業時動機不明確或者是因為一些外在因素而選擇了該職業,他們的職業倦怠感往往比較嚴重。
2. 自我效能感較低。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感較差的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現象比較嚴重,他們往往自我實現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自我效能感較高的教師,相信教育對兒童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相信自己能夠對兒童的發展產生積極健康的影響,工作時往往充滿信心,極富激情,積極投入。反之,則很難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這成為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一個很重要的主觀原因。
3. 教齡太長。曾有教育學專家將幼兒教師的職業生涯分為8個階段,其中第六階段是穩定和停止階段,在此階段,教師已經失去了進步的要求,工作囿于本分,只滿足于完成任務,缺乏進取心和高質量的要求。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教師的從教年數和教師的職業倦怠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兩者時間是否有必然聯系,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二) 學校缺乏足夠的支持體系
1. 工作量大且十分繁瑣。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要完成的任務超出了教師的能力范圍或者是任務又繁瑣又復雜,而且時間還是有限的,很容易使教師產生很大的壓力。
筆者見習期間了解到由于一些幼兒園要進行評優,在職教師除了每天完成本來就繁重的任務,還要上交幾篇教案和工作報告,弄的教師苦不堪言,沒辦法,只好用本來教育幼兒的時間來進行這些文本工作,這樣,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2. 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導致的人際情緒壓力大。幼兒園教師和中小學教師所面對的情況有所不同。幼兒教師不僅要處理好幼兒的方方面面,還要處理好與同事、領導特別是家長的關系,在這多種關系中,很容易產生情緒壓力。
據我對一般幼兒園的了解,幼兒園教師大多數都是女性,這種情況更容易導致同事間關系比較敏感。而且,現在流行的在教師之間展開的各種技能大比拼、競賽,讓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
3. 有一部分幼兒園管理不合理。大部分的幼兒教師都有參與幼兒園建設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幼兒園采用的還是比較傳統的管理體制,管理缺乏民主,對教師關心不夠,對教師隊伍的管理比較專制,缺乏溫暖和諧的氛圍,往往會抑制幼兒教師的工作激情,增加心理壓力。
在目前現存的幼兒園中,還存在相當一部分的民辦幼兒園。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民辦幼兒園的創辦雖然有利于學前教育的發展,但是相比于公辦幼兒園,大部分的民辦幼兒園在管理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弊端。民辦幼兒園的管理體制缺乏系統性,用人制度也存在不少缺陷,如很多民辦幼兒園的教師根本沒有幼兒教師從業資格證,也不曾學過學前教育方面有關幼兒的教育和保育的專業知識。
(三) 教師社會地位低
1. 公眾對教師職業的尊重與認可度低。許多研究發現,社會性支持不足也是導致教師職業倦怠的一個重要原因。社會大眾對教師這一職業缺乏正確的認識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他們都認為教師是一個很輕松的職業,不用日曬雨淋的,天天只要坐在辦公室里,每天重復著同樣的話語,該有的假期一個也沒有少,工資待遇也穩定可靠,他們也沒馬上看到教師們對社會有什么貢獻……正是由于公眾對教師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教師的職業倦怠。
幼兒教育中以游戲為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不容易被社會認可。
在公眾中,幼兒家長這一群體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旦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一些小意外、小摩擦,家長都會認為全部是教師的過失。家長對教師工作的不理解與不支持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給幼兒教師帶來了很大壓力。
2. 教育改革帶來的新要求和高期望增加了教師的壓力。進入二十一世紀,又相繼發布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文件涉及幼兒教育與保育的方方面面,并且都提出實施的原則以及細致的要求。同時,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斷地顯現出來,這無疑提高了對幼兒教育事業的期望,也提高了對幼兒教師的期望。
3. 幼兒教師的投入與報酬不成正比導致了其積極性不高。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一般是3到6歲的幼兒,他們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對象,因此幼兒園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時間與感情,可與之相反的是,她們的收入卻沒有和投入成正比。盡管這些年,隨著大家對教師的關注,他們的待遇有所提高。可是,幼兒園這個階段卻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圍,幼兒教師的工資仍然不高。沒有足夠的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激勵很容易導致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
作者簡介:孫盼盼,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蓬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