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們需要對相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給予優化和調整,強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初中地理課的課堂魅力,從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增強初二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進行相關淺析,以期能夠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有效優化,僅供參考。
關鍵詞: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方法
縱觀目前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現狀,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教學效率低,教學方法無趣,學生興趣和積極性不高等等已經成為了教學質量提升的嚴重阻礙因素,相關人員必須對其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
一、 當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在實際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方法,其在課堂上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教材和黑板以及教師的講解占據了整個課堂,而地理知識本身就是一個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這種僵化和單一的授課方式,很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 課堂教學氛圍比較僵化
縱觀目前初中地理教學現狀,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教師過于強化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在課堂上很少找學生回答問題,也不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討,這樣就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氛圍逐漸降溫,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足
由于地理知識涉及的方面和領域比較多,碎片和系統性知識都比較繁雜,其對學生的時空意識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受于個體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學習前所掌握的地理知識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覺得非常困難。隨著難度的增加,興趣也就在不斷的淡化,進而成績也就跟著下降。
二、 增強初二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能夠充分認識到當前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我們就可以結合這些問題,分析其中的原因,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一) 教師應該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素養
初中地理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科,涉及的知識和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教師要想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那么其首先應該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只有其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應用能力,那么其在課堂上才可以進行更為靈活的解說。其實在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愛與學生互動,不單單是因為教學習慣的慣性,也有教師對不穩定因素應對能力的擔憂所帶來的影響。為此,教師在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后,再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針對于學生提出的疑惑,教師也能夠進行權威和有針對性的講解,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搜集和掌握一些與相關地理知識相聯系的生活現象,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現象來引入相關的地理內容,與此同時,在學完相關的課堂知識后,教室也可以聯系生活現象進行總結和拓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 加強對科學技術工具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多種多樣的信息技術都被應用到教育領域中,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加強對這些技術的應用。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上通過多媒體設備將一些地理課程中的相關圖片和視頻進行展示,像:風向和風速的變化等相關動態知識理論的講解,地球上各個國家精度和維度之間的介紹以及各個國家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而表現出的風俗和人文景觀的差異等等,通過這些畫面和視頻生動和形象的展示,就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來進行重點知識的講解。例如:氣流的變動一直都是地理學習中,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地方,那么教師就可以將氣流的變動效果做成經典的視頻,并分享給學生,學生就能夠更好地適應課堂環境,進而提升聽課的質量和效果。
(三)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問題探究方法
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之所以很難跟進課程,這與教師對于相關問題的解答方式也是有關的。很多教師經常都是自己提出問題,然后自己解答,甚至根本不提出問題,直接對相關的原理知識進行講述,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機會,也不可能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為此,我們可以引入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圍繞課上所要講的內容,提出一些關鍵的問題,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思考,然后再要求學生作答,這樣可以強化學生對于相關問題的思考和理解。同時,教師在進行問題導入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多采用一些有技巧的語言來進行開篇,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不同地理位置的溫度和氣候特點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用新疆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些具有一定趣味的語言進行開篇,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再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這樣就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再進行相關知識和問題的總結和匯報,這樣能夠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這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能夠合理地把控課堂教學的節奏,充分控制好問題的提示時間,和輔助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去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解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更高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初二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積極和促進作用,我們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為此,我們可以通過教師應該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素養;加強對科學技術工具的應用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問題探究方法等多種途徑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給予優化,從而為教育目標更快更好的實現創造更多積極的因素。
參考文獻:
[1]石家銳.地理教師專業核心能力診斷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徐卓.農村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3]田艷蕊.積極心理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5.
[4]楊銘,申長有.論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主要方法與形式——以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為例[J].地理教育,2014(6):8-9.
作者簡介:
林海燕,福建省晉江市,福建省晉江市毓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