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東仁 王海華

摘? ? 要: 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媒體的交互、融通,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手段。使用電腦技術,制作幻燈片,展示時間數軸,師生共同創設歷史情境,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剪輯報紙、文章、百度搜索等,師生共同搜尋史料,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和歷史解釋、史料實證能力;通過視頻、影像資料,給學生提供生動鮮活的畫面并給予強烈的視覺沖擊,培養學生科學的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是整個學習的最終落腳點。
關鍵詞: 多媒體? ? 歷史核心素養? ? 《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
多媒體技術是全面整合聲音、圖像、放映等的整體手段,在各行各業都有廣泛運用。將它運用到教學中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深化知識點的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學生的記憶,是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有效手段。當前教育積極倡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謂核心素養就是解決問題的本領,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的綜合品質和關鍵能力”[1]。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更有利于實現教育目標,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的交互、融通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歷史課堂的師生共享。
筆者以人民版高中歷史《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一課為例談談看法。
一、運用電腦技術,師生共同營造歷史情境,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上課伊始,用電腦幻燈片打出“專題五?搖? ? ? ? ??搖第二節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故意設置懸念,問同學專題五的標題是什么?這樣就將本節內容引入整個專題之下,揭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大背景。
接著用幻燈片展示“開辟新航路”的全景地圖,電腦展示新航路開辟的時間數軸,配合文字、動畫,再一次領略波瀾壯闊的開辟新航路場景。通過這樣設計,學生很快融入教學,從現實走進歷史。
接著老師及時拋出問題“新航路開辟以后,揭開了西歐國家早期殖民擴張的步伐。那么走在殖民擴張前列的有哪些國家呢?請大家自主閱讀教材,完成下面表格”[2]。
加勒比海盜實力排行榜:
學生的興趣立即被激發,閱讀、查找、討論、爭執、協商、查資料,到前臺上網查詢等,于是問題迎刃而解,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歸納能力、闡釋能力都得到培養,解決問題的欲望和能力顯著提升。
如此的情境創設還有“假如你是當時的殖民頭子,會得到哪些好處”、“假如你是亞非拉的土著居民,你可能面臨哪些災難”。
通過多媒體創設恰當的情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時空觀念,讓學生明白什么時空發生了什么,與當時的歷史情境有怎樣必然的聯系。
二、通過剪輯報紙、閱讀文章、百度搜索等手段,師生共同搜尋史料,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和歷史解釋、史料實證能力。
“論從史出”“史從證來”“孤史不立”是歷史教學與研究的基本原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如何構建基于史料研習的教學方式,運用豐富的史料闡釋歷史。
在教學本課時,可以運用電腦搜索史料,通過閱讀權威論著拓展史料,通過視頻影像還原史料。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搜集、整理、辨析、運用歷史材料解釋、論證歷史,從而去偽存真,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能力?!凹热晃靼嘌烙袩o敵艦隊,又怎么會被崛起中的英國團滅”、“西班牙被打敗以后,海上霸主是誰?真如教材P88說的是荷蘭取而代之嗎”、“東印度公司的職能”、“英荷戰爭因何而起?誰主動出擊的?荷蘭為何慘敗”、“三角貿易的罪惡”、“早期殖民擴張”、“重商主義”、“三角航程”、“圈地運動”等疑問和抽象的概念都將很快解決。
例如“西班牙無敵艦隊”,通過多媒體可以補充以下史料:
“格瑞福蘭海戰……英國是故意給西班牙艦隊貼金以顯示自己勝利的價值,從隆美爾被盟軍捧得這么高這件事來看,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知乎網)?!笆聦嵣?,無敵艦隊的主體是征用的武裝商船,這些用于將美洲的黃金與白銀運回歐洲的大帆船的作戰能力值得懷疑。而與其對壘的英格蘭艦隊并非孱弱不堪,在船只的數量上英艦隊已經勝過了西班牙人,西班牙只在火炮的數量上占優勢”[3]?!拔靼嘌赖乃ヂ?,一方面是由于經濟,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在歐洲連年的征戰。西班牙發現美洲之后,巨量的美洲黃金使它成了最為富裕的國家,然而巨量的貴金屬涌入,使得國家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西班牙農民在價格的飛漲中破產,更為不幸的是,這些黃金大多被西班牙貴族用于從敵人荷蘭和英格蘭進口商品,摧毀了西班牙本土孱弱的手工業,使國家完全靠美洲的金銀續命。而西班牙對外充當天主教保護人的政策,又使不得不花費巨量的財富在軍事之上”?!?588年,腓力二世派大批艦隊進攻英國。不過英國人靠天氣和荷蘭的幫助打敗并摧毀了西班牙艦隊”[4]。“在后來的海戰中,西班牙也是勝多敗少。艦隊迅速得到重建,而英荷海軍也無法奪取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堡壘”。
例如在講述“三角貿易”時,可以展示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p459圖141“殖民者與當地居民做交易”,“三角貿易:歐洲的朗姆酒、布匹、槍炮及其他貴金屬制品被運到非洲,非洲的奴隸被運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煙草和金銀被運到歐洲”[5]。也可以引用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有關敘述。在學習“重商主義”時,漢斯《近代經濟史:從14世紀末到19世紀下半葉》是不二選擇?!霸缙谥趁駭U張”“圈地運動”等都可以搜尋到相關的許多材料。
多媒體能提供豐富翔實的史料,達到相互印證和多角度分析的目的,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能力。
三、通過視頻、影像資料,給學生生動鮮活的畫面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培養學生科學的唯物史觀。
例如:在學習“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時,可以通過電腦放映《大國崛起》,展示早期殖民擴張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梢蚤喿x《全球通史》:“1500年至1763年的這些歲月是全球開始統一的時期,是從1500年以前時代的地區孤立主義到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的過渡時期?!盵6]可以從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著述中,運用新的全球性視野認識到殖民擴張帶來的客觀進步性,殖民擴張的過程就是經濟聯系、物種交流、政治關系、文化關系全面加強的過程??梢砸谩皝啴斔姑苷剼W洲的擴張”,可以引用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陳曦文的《英國16世紀經濟變革與政策研究》等著作的敘述,引用大量的史料,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看待歷史,深刻剖析西歐擴張的原因,全面解析殖民擴張給英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殖民地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對世界市場的拓展產生的深刻影響。
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技術,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思維沖擊,學生很容易樹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物質決定意識及階級分析法等唯物史觀,從而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四、家國情懷,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落腳點。
以往的教學手段,憑平淡的說教式的家國情懷教育不易喚起學生的共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具體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利用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能反映家國情懷的歷史圖片、視頻、音樂等。將平淡的說教轉化為直觀的、生動的情境,感染力大大增強,學生的興趣立即被激發。例如在學習《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一課時,可以通過電腦放映殖民者給非洲、美洲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非洲黑奴悲慘的生活待遇和被當作商品、隨時死于非命的多舛人生;可以補充葡萄牙侵略我國澳門,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臺灣等歷史史料;還可以補充15、16世紀中西方的比較,使學生進一步深刻體會“落后就要挨打”,從而增強學生憂國憂民、富國強兵的歷史使命感。血腥的殖民擴張畫面,一定會激發學生反對侵略、反對大國欺凌小國、掠奪別國的外交政策,樹立反對殖民主義、反對霸權主義、熱愛和平的意識。當然還要跟學生講明白,學習西方的殖民侵略史,意在引導青年學生充分認識侵略的危害,樹立“珍惜和平,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家國情懷和世界觀。
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是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葉小兵.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Z].2018.8.4.
[2]賴世忠.概述蒙太奇在歷史情境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02).
[3]李曉泉.淺談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失敗的原因[J].海上風云,2009(03).
[4][5][6]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432,459,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