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衛
(長沙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22)
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服務地方的共識已經形成,這既是應用型高校自身發展戰略調整的需要,也是尋求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解決途徑的現實選擇.現代服務業是我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引擎和新動能,其涵蓋旅游會展、商務流通、電子商務、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行業,是推動經濟體系現代化的核心動力.然而,由于現代服務業是知識相對密集性行業,復合型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已成為制約現代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在高校轉型背景之下如何提升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現代服務業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契合度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專業集群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現實載體,專業集群化水平直接制約著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如何創建服務類專業集群的特色和優勢既是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簡稱高教“40條”)精神、推進專業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務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現代服務業是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衍生出來的新興產業,其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聚焦現代服務業專業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的研究也在近年內逐漸增多.劉邦凡[1]提出雖然要加大我國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的力度以應對就業人數快速增長的需要,但也要高度重視服務業人才培養質量.劉丹丹[2]在分析哈爾濱市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要大力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加快建立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創新體系,以適應現代服務業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要.郭正斌[3]認為基于區域經濟發展背景下的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策略應包含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開放式的人才培養體系、與服務型企業的密切合作等要素.朱晨霏[4]在討論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要素時指出創新思想、經濟管理要素、跨學科要素、實踐要素是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王斌[5]對面向服務業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探討,提出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培養個體化的人才,并指出應該跨學科深化專業設置改革,所學專業課程的內容也不再只為一種工作做準備,而是為某領域通用技術奠定基礎,使學生能在相通的職業群中多專多能.程長明、陳學云[6]針對長三角城市群服務業轉型升級的現狀,提出要強化服務業核心技能,創新服務業人才培養路徑.從上述研究文獻來看,學者們對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高度重視,認同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的變革應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但是直接瞄準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建設,尤其是結合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來進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研究極為少見.
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建設服務于專業群對接產業群、逐步提升專業集群與現代服務業發展契合度的戰略目標,最終落腳到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步提升.因而,要進行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建設就必須考慮服務區域內現代服務業發展布局及要求、現代服務業企業人才需求特征、專業集群內各專業建設協同推進要素、專業現有資源整合效率等問題.
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建設首先要對接服務區域內產業發展布局,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要求.這既體現了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職能,反過來也為高校人才培養更接地氣創造了條件,以便于深度推進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以長沙地區為例,湖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已經把長沙定位為“國家創新創業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國家交通物流中心”,應用型高校在進行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設置時就應優先考慮對接相關產業.
現代服務業市場競爭激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現代服務業企業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翹首以盼.由于現代服務業將各種創新要素嵌入到價值鏈上的不同環節,融合性是現代服務業的典型特征.因此,現代服務業人才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外,還必須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要廣泛涉獵相關知識,而且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在瞬息變化的環境中敏銳地捕捉企業發展的契機,更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以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是一個相互支撐、資源共享的專業協同整體.因而,要建設好專業集群就必須首先分析好集群內各專業的協同因素,比如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共性應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并主要服務于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再比如課程的設置,各專業通用課程、基礎課程可以通過資源共享,群策群力,共同打造高水平“金課”.還可以通過實習實訓環境和條件的共享,實現跨專業綜合實訓,給學生提供綜合能力提升的機會.
資源整合效率是影響專業集群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專業集群功能發揮的關鍵在于群內資源的共享以及群內資源的高效整合.資源整合的思路應是融通-開放-共享,整合的范圍應是專業內資源和專業外資源相結合、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相結合,整合的方法應是在組織形式上靈活適用、實施手段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運行機制應是柔性管理和剛性管理相結合.
應用型高校轉型為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的優化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一是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優化與應用型高校轉型的目標相吻合,二是應用型高校轉型必須以專業集群優化為支撐,專業及專業集群是高校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功能賴以實現的獨立組織單元.因而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建設路徑的優化必須借助應用型高校轉型的春風,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充分發揮集群內專業的特色優勢,實現專業與專業深度合作,使專業集群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社會和企業,并逐步提高其整體影響力.
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高等院校與社會各方的獨特優勢,通過建立交融、開放、共享的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推進產教融合,讓行業高端人才走進校園,探索校企聯合培養服務業人才的新模式,將校園教育、企業實習和創新創業有機融為一體.不斷加大對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共享優勢建設的投入力度,統籌日常運行、組織設置、制度制定等,通過專業集群建設真正實現提升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要適應未來產業發展需要,現代服務業人才應具有專業功底實、知識覆蓋面廣、動手能力強、團隊協作意識足、國際視野開闊、求真務實、社會責任意識超前等創新要素.應用型高校應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完善相關專業設置,科學合理安排課程,特別是跨學科、跨專業、能培養多種知識和技能的課程.
現代服務業知名企業是校企深度合作、協同育人的寶貴資源.在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優化的路徑選擇上,應著力將現代服務業知名企業的品牌優勢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轉化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教學資源優勢,不斷挖掘行業最新案例,緊貼行業最新動態,校企雙方深度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質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正成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的熱點和重點,高校必須擔負起服務業領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在專業集群建設中融通創新創業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專業教育與職業發展的契合度,又有利于高校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兩大職能的有機結合,也有利于培育服務業人才的創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