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慶
【內容摘要】基于高中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成因分析及教學方案,本文就高中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成因分析,圍繞四點進行闡述: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不明顯,教學模式落后,畏難心理。在此基礎上,對消除高中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的教學方案,進行探究,希望對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 物理學習 情感障礙 學習興趣
引言
高中物理課程作為高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學科。但是對于高中生而言,物理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會產生抵觸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不到快樂,反而會出現消極學習心理。為了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情感障礙,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是教師面臨的問題。本文就高中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成因分析及教學方案進行分析。
一、高中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成因分析
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較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抵觸心理,學習積極性不高。高中物理知識是一門比較抽象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失落心理[1]。傳統教學形式師生關系處于緊張的狀態,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自信,從而影響學生學習。
2.學習效率不明顯
高中生產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自身因素。在物理學習中,很多學生自身的期望較低,在學習中無法理解學習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出現自卑心理,雖然有學習的欲望,但是在學習中卻無法獲得更多的知識,甚至發現自身的不足。這樣一來,不僅無法滿足學習的欲望,同時會影響教學質量,進而產生學習情感障礙。
3.教學模式落后
現代教育中,提倡多種教學手段實施教育活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采用單一手法進行灌輸教學,忽略學生各方面素質與能力培養,導致學生物理知識應用意識較差。在傳統教學中,教學氛圍比較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2]。由于教學內容比較復雜,教學模式比較枯燥,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情感障礙。
4.畏難心理
高中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物理知識難度較大,學生會因此出現畏難心理。情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教師忽略學生學習情感,過分強調理論知識。在學習中經常會出現一種現象,面對很簡單的問題,但是因為沒有解題思路而放棄學習。當學生產生這種心理之后,就會主動放棄學習,學習熱情也隨之降低。
二、消除高中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的教學方案
1.完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若想消除學生物理學習中產生的障礙心理,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學習物理知識,感受物理知識的魅力。不同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學生生活,設計生活化教學形式,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現象結合,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物理知識,為高效率學習奠定基礎。課堂教學中,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素材,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科價值。例如,學習《平拋運動》這一內容時,采用分組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合作學習。首先,將學生分組。每組6人,小組成員以互補的方式,既有學習好的學生,也有學習不好的學生。其次,教師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學習。如什么平拋運動?平拋運動具有什么特點?然后引導小組進行討論學習。最后,展示學習成果,教師評價。合作教學應用,為學生創建自主學習平臺,學生之間溝通互動增加,思維得到碰撞,對平拋運動的理解更加透徹,有利于后續綜合知識學習。
2.培養學生受挫能力
由于學生受挫能力差,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恐懼心理,不愿意參與物理學習中。物理學科比較抽象,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應用能力與思維能力,但是就目前學生這種學習清光,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不利于教學活動開展。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擔心做錯題,擔心錯題的后果。正是因為學生這種心理,導致學生出現情感障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受挫能力,使學生以平淡的心態對待錯誤,并積極改正錯誤,以此提高學生受挫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學習障礙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學習自信心不高,擔心學不會。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分析,制定解決問題策略,培養學生自信心,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保障。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互動,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問題,并與學生一同探究問題出現的原因,以此實現高質量教育。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具備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物理教學中,為學生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將學習內容應用在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物理思維[3]。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建獨立思考的機會,鼓勵其自主學習,對問題研究,形成學習的良好習慣。在自主探究過程,發現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而掌握基本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表現,選擇多種教學形式,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策略,開展教育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保障。有效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物理能力,培養學生知識素養,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黎東波.重整單元教學目標? 落實物理核心素養——以“機械運動與物理模型”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3):40-41.
[2]李佳康.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9(7):127-128.
[3]郭雅潔.TPACK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案例分析與思考——以“學習包-電磁波”的教學為例[J].物理教師,2019(3):26-29+32.
(作者單位:重慶市璧山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