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
【內容摘要】新課改下,傳統高中歷史的知識型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時,教師必須要充分借助探究性教學模式,創設情境、問題引導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歷史知識的探究學習中,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理解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本論文立足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對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 探究性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探究性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在一線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就高中歷史這一學科來說,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全面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才能促使學生在探究中,完成歷史的深度學習,以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一、探究性學習概述
探究性學習模式與當前素質教育相適應,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真正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探究性學習主要是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一定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創設情境的形式,引導學生提出歷史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積極主動參與到歷史知識的探究學習中。
在探究式學習模式中,呈現出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方面,學生不是在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則從傳統的課堂主導者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大膽想象,積極思考,從各個途徑和角度獲得知識;另一方面,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改變了傳統只重視結果的教學方式,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多樣性、差異性的基礎上,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條件,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探究學習①。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正所謂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學習的境界中,“樂知”是最高的層次。在歷史的探究學習中,只有全面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才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歷史的探究學習中。在激發學生探究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情境教學是最為有效的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切實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一個具體的、生動的、形象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體驗中,積極參與到探究學習中。例如,在“鴉片戰爭”的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教學情境:在18世紀中后期,英國已經開始建立殖民體系,經過工業革命之后,英國開始將矛頭指向清政府,而當時的清政府則正處于一個閉關鎖國的環境下,發展落后、與時代脫節、財政困難、軍力薄弱等,面對這一狀況,英國開始以鴉片作為殖民的手段,向清政府走私鴉片……同時,教師還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將鴉片在中國的泛濫情況進行了生動形象的展示。在此情境中,教師提出問題:“鴉片戰爭的本質?必然性?戰后對中國的影響?”并以此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2.借助問題引導,開展探究學習
在探究性學習中,問題是最為的切入點。據此,教師在高中歷史的探究性學習中,就必須要結合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要求、歷史學科的特征、探究教學模式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等,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的導向下,深入思考、積極參與到探究學習中。例如,在“戊戌變化”的探究式教學中,教師科學、合理地設置了一系列的問題:“你是怎樣看待康有為改造出新‘孔子?維新派在處理‘兩宮方面采取怎樣的方針?維新運動有沒有群眾基礎?”同時,為了保證探究性教學的有效展開,教師還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史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探究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以激活,不僅提升了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也實現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②。
3.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特點等,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圖像、動畫、聲音和圖形等優勢,還原歷史場景,進而引導學生最大程度感知歷史事件,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也給歷史的探究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誘發學生的情感參與,調動了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文藝復興”的探究學習中,教師就充分借助了現代信息技術,制作了一個“文藝復興前的歐洲”教學視頻,將中世紀歐洲人們的生活狀態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并輔以一定的講解和音樂,使得學生對當時的歷史進行充分地感知。
4.借助小組合作,開展探究學習
在高中歷史的探究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結合一定的教學內容,設置合作探究的問題。并按照“小組學習”的分組原則,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緊緊圍繞這一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開展歷史知識的探究學習中。在這一學習過程中,不僅獲得了知識,也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了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