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建慧
【內容摘要】農村初中教師來的教師職業倦怠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農村教師長期以來在經濟和地位上都遠遠不如在城市的教師,農村的艱苦環境也是教師形成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農村學生到了初中階段自我意識逐漸顯現,許多學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要從社會、學校和個人三個方面來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教師職業倦怠。
【關鍵詞】農村? 初中教師? 職業倦怠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是傳承文明培養新時代的接班人并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性的保障。農村學生到了初中階段自我意識逐漸顯現,許多學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許多農村學生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也不夠重視這樣就使得農村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比較差,長此以來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升學習沒有動力,學生的消極態度也催生了教師的職業倦怠。本文主要是從教師職業倦怠的現實意義、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分析和職業倦怠的應對策略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農村初中教師職業倦怠的現實意義
教師職業倦怠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教育界和心理學界共同討論的一個重點的問題。職業倦怠是全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都會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教師作為職業倦怠最經常出現的人群,其自身倦怠的現實狀況就尤其引人注目。教師的職業倦怠會對教師自己和學生以及整個學校都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教師面對的學生差異性比較大,對不同學生進行教育的難度是非常大的,現在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教育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如果教師的職業卷的得不到非常妥善的處理就會嚴重影響日常的教學,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農村的初中學生面臨著重要的中考,升入好的高考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農村初中教師的職業倦怠不僅對自身的教學發展至關重要對學生的升學更是關鍵的一步。
二、農村初中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分析
農村初中教師職業倦怠主要是由社會、學校和教師個人三個方面造成的。社會層面上隨著當今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大多數行業都穩步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收入也逐漸多了起來。但是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教師的經濟收入卻不是很高。雖然《教師法》中曾明確規定了教師的收入不能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但是往往在一些農村地區,教師的實際薪資水平卻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農村教師的實際工作環境和社會地位也與公務員相差很多。經濟社會層面的原因往往使得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喪失了信心,所以產生了職業倦怠。在學校層面上,過重的工作壓力往往使教師苦不堪言,尤其是農村初中教師,農村教師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學生到了初中學習科目變得多了起來,這樣就使得本來就嚴峻的教師短缺情況變得更加的緊張。農村初中教師每天的教學和科研任務都非常的重,尤其是農村初中的班主任老師,不光承擔著教學的任務還承擔著管理的任務,長期的高負荷工作必然會產生職業倦怠。教師職業倦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有一些自身專業水平不是很高的教師,經過幾年的工作沒有一個出色的成績,造成自身的成就感降低長此以往必然會產生自身的職業倦怠。還有許多學校存在著用人唯親的現象,所以許多老師辛苦的工作卻不到相應的肯定,自身的存在感會降低,久而久之都會產生職業倦怠。
三、農村初中教師職業倦怠的應對策略
1.努力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提高其經濟地位
從根本入手,改革現有的考核評價機制,教育部門應該為農村教師提供較為平等的工資待遇和晉升的空間,給與農村教師更多的經濟類補貼,努力提高農村初中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著力改善農村教師的教學和辦公的條件,多多建設教師公寓,從日常的伙食等方面加大補助讓教師切實體會到實際的利益。加大教育經費對農村的投入。
2.學校應合理的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
現在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農村初中教師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學生到了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逃課、早戀、吸煙、打架等現象頻發,農村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的素質也有待提高,學生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很多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就是自身的發展得不到提高,教師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和學歷提高教育等途經大力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學校也要為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多多為教師提供外出培訓的機會,組織教研組的集體備課活動,設置獎勵制度,大力提高教師的信息化專業程度,用現代的教育理念來武裝教師的頭腦,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讓教師自身有成就感,感受到職業的幸福。
結語
初中農村教師的職業倦怠是一項比較嚴重的問題,不僅僅影響著教師自己的身心健康對農村基礎教育的質量,學生的升學和學校的發展都至關重要。社會要努力提高教師的經濟和福利待遇,讓他們感受到切實的利益。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適量的減少教師的教學時數,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和管理壓力。教師個人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讓自己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