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新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平橋二中 317203)
當今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學校和教師越來越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高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產生畏懼的心理.要想提高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我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對于教師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創建高效物理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猜想的意義就在于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敢于創新,勇于提問;同時,也表示解決物理問題的渠道越來越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強.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猜想,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考和思維能力,強化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當然,教師也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指出合理之處,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學科的自信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在《力的合成》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重力、彈力、摩擦力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我就讓學生自行猜測了力的合成與什么有關?要怎樣才能夠得到合力?有的學生就提到了既然是力的合成,那么一定會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合力,只有這樣力的合成的概念才能夠成立.從學生的回答就能夠看出,學生是經過了思考和分析,才得出這個結論的.之后,筆者就根據學生的回答,詳細講解和分析了力的合成.學生在筆者的分析中,就能夠明白自己思維的合理之處.這是對學生思維的發散,也是對學生潛力的激發.所以,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一定尊重學生的想法,給予學生提出自身意見的機會.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比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更為重要.因此,教師在物理課堂中,就要注重物理學習方法的講解,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能力.
在《時間和位移》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系,理解位移的概念,明確標量和矢量的概念.首先,我給學生提出了問題:你每天早上什么時候從家出發?從家到學校的路上用了多少時間?什么時間能夠到學校?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時間、時間間隔、時刻的概念就自然建立了;而且,學生也掌握了利用生活經驗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緊接著,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學生結合圖像,就能夠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這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只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夠深層次地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就要從學生的學習狀況出發,提出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強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自由落體的相關知識,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我給學生提出了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誰下落的更快一點呢?有的學生就提到了重的物體下落快.為了檢驗學生的結論是否正確,我就帶領學生進行了實驗:將紙片揉成紙團,再和硬幣從相同的高度同時落下.在實驗中就能夠發現,重的硬幣和輕的紙團下落的速度幾乎一樣快.這個結論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相矛盾的.可見,只觀察表面的現象很可能會得到錯誤的結論.因此,筆者就帶領學生再次進行了實驗.經過學生的分析和探索之后,最終得到了正確的結論.而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就加深了對自由落體運動知識的理解.
實驗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物理素養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在探究性的實驗中,才能夠從根本上理解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因此,教師就要注重物理實驗的創建;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和分析的空間和時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和現實意義.
在《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加速度、力和質量間的關系,我讓學生自行設計了實驗,同時,我給學生提出了問題:如何控制變量?怎樣完成測量?小車的質量如何確定?等等.學生要想完成這個實驗,就必須要解決我提出的問題.實際上,這也是對學生物理素養和實踐能力的考驗.學生經過合作與交流之后,自然就掌握了加速度、力與質量間的關系.可見,探究性的實驗,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物理素養的發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總之,課堂是高效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學生成長發展的大舞臺.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現狀出發,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物理活動,讓學生體驗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探究物理規律的發生過程,讓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設計過程,讓學生親歷物理習題的解決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物理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