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曉
眾所周知,美國廣播界有句名言:“車輪子和干電池拯救了廣播。”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廣播被電視逼到懸崖邊時,汽車的普及賦予了廣播媒體移動收聽的獨特優勢,使得廣播行業“枯木逢春猶再發”,從而不斷發展壯大。如今隨著汽車行業的深入發展,汽車逐漸普及到每個家庭,各大城市的道路上私家車隨處可見。今天的中國廣播也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在全國范圍內,以私家車車主和乘客為主要收聽群體的廣播節目層出不窮,廣播的聲音正成為廣大私家車車主或乘客的忠實“伴侶”,越來越受到廣大聽眾的歡迎。此外,如今媒介也已進入新媒體時代,以廣播、電視等為主要代表的傳統媒介與以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日益融合發展,媒介融合已成為當今媒介發展的主流趨勢。廣播媒體在媒介融合的浪潮里既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又遇上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廣播媒體在車載時代一定要與時俱進,積極搶抓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機遇,加快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揚長避短,不斷創新廣播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以聽眾的信息需求為基本出發點,做好廣播節目的編排,不斷提升廣播節目的收聽率,從而贏得更多的廣告效益,保障廣播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國內權威的廣播收聽率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廣播收聽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早晚兩個時間段,分別是6∶30-9∶00、17∶00-19∶00。這兩個時間段主要的收聽人群是上下班的汽車聽眾。他們在駕車上下班的這兩大時間段,一般習慣于通過車載收音機來獲取資訊及其他信息。因此,早晚兩個收聽高峰期,是廣播需要重點打造的黃金時間段。
隨著車載收聽人群的增加,聽眾對于廣播的需求正在變得多樣化。首先,調查數據顯示,移動車載聽眾喜歡的廣播節目內容主要是新聞、交通信息、出行服務信息和音樂,同時對天氣預報和生活資訊也有需求,而在堵車時,人們最想聽到的就是交通信息、音樂節目和幽默笑話。其次,我國車載聽眾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有車人群從原來的高收入群體擴展到了普通大眾,人們的職業、興趣、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關注的興趣點也不一樣。最后,同一類特征的收聽人群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心境下,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收聽習慣。比如,上班的時間段是一天的開始,人的頭腦可以接受各種信息,特別是邏輯性強的資訊信息,這時聽眾更青睞新鮮、明快、精煉的資訊;而在下班時間段,聽眾在一天的忙碌工作后,更希望聽到服務性和伴隨性更強的節目。
一般來說,駕駛員開車上路,注意力和精神主要集中在駕駛上,開車的過程應該是不能被打擾的,所以廣播節目對于車載人群來說,更多的是一種伴隨性的、隨時可能會被打斷的收聽狀態。
廣播的服務功能長久以來一直被人們忽視,但是隨著廣播專業化和窄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廣播必須轉變以往的傳播理念,站在市場的角度,研究受眾需求,強化節目服務性,制作出高收聽率的節目。對于車載人群來說,這種服務性需求更明顯,因為他們在車內時間有限,要抓住他們的耳朵,必須提供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實用性信息。
早晨和傍晚是車載人群收聽廣播的高峰期,必須在調查研究有車一族的需求基礎上,對于這兩個時間段重點打造,合理編排新聞、娛樂和音樂節目。
上班時間:因為這一時間人的頭腦比較清醒,可以重點打造快節奏的新聞類節目,編排國內外最新的大事要事、趣事、新鮮事。在編排中要符合三個原則:新鮮、精煉、明快。首先要注意時效性和新鮮性,搜集昨夜今晨最新發生的新鮮事兒;其次要精煉,新聞消息的編排不宜過長,這樣才符合廣播的線性傳播特點和當前受眾的碎片化接收習慣;最后,主持人的播報一定要口語化,清新、明快,這樣才有親和力。同時,上班高峰期的聽眾也很關注路況,因此要不間斷地播報城市主干道的通行情況、道路擁堵情況,更好地服務大眾通行。
下班時間:下班后廣播節目編排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重點可以打造資訊、文化、美食、娛樂和音樂等內容。資訊可以著重關注最新發生事件的進展情況,文化信息可以給聽眾介紹電影、娛樂信息;幽默的段子和輕松的音樂也是下班路上的好伴侶。對于下班族來說,高密度地播報新聞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時候的路況和早高峰路況播報的側重點可以略有不同,因為很多人下班后要就餐和休閑,因此可以關注一些休閑和餐飲場所集中路段的路況。
要更好地服務車載人群,除了打造常規節目外,還必須在節假日節目上下功夫。第一,要精心編排周末節目。有車一族的周末生活相當豐富,會開車購物、休閑、走親訪友,車載收聽廣播的時間較長。周末的節目編排首先要考慮有車族的出行時間,與工作日不同,應該推遲,從上午9∶00開始,持續到晚上9∶00左右。周末節目的風格應該輕松、歡樂,內容也應該偏軟,采用大板塊編排模式,在歌曲播放過程中穿插討論一些熱點話題、市場購物折扣、休閑場所介紹等??傮w來說,周末的節目一定要體現“伴隨”的特點,內容一定不能過緊,節奏不能過快,要強調服務性,重點營造輕松、和諧、快樂的行車氛圍。第二,非常態編排大小長假節目。國家法定的大小長假也是廣播節目編排需要重點打造的時間段。一般在大小長假,有車一族會駕車出行,無論是自駕游還是走親訪友,在車上的時間都不會短,這也是收聽廣播的一個小高峰。因此在大小長假里,廣播人是不能放假的,需要打破原有的節目編排,針對出行人群,非常態編排節目。編排時間跨度可以從早上8∶00到晚上8∶00,內容重點關注本省乃至全國高速路況以及重點景區人流和氣象變化。其次可以播報大小長假中發生的國內外大事新聞,還可以提供一些與出行相關的服務信息,如安全提示、假日飲食等。當然,在大小長假的節目編排中,好聽的歌曲是不可或缺的,好聲音永遠是出行路上的最好伴侶。這些內容都可以融合在一期,在節假日以大板塊和輪盤的方式編排播出??傊笮¢L假期間,廣播節目編排風格必須定位在輕松、伴隨、實用和服務性上。
雖然目前各地電臺紛紛推出了針對車載人群的廣播節目,但是對于這些節目,聽眾到底是不是真的買賬呢?要讓車載人群樂于接收節目,對于車載人群需求的細分必不可少,必須充分考慮有車一族的年齡結構、文化層次和興趣愛好等,高品質地編排節目內容。根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車載收聽人群的年齡結構較成熟,主要集中在30歲-50歲之間,而且駕車者以男性居多,文化層次相對較高,思維方式更加理性化。因此,我們在節目編排上一定要避免過于低齡化、老齡化和女性化。與此同時,有車一族的精神層面需求豐富多元,國內外大事、健康養生、休閑娛樂都是他們關注的內容。因此我們在內容選擇和編排上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不能隨心所欲。以音樂的編排為例,不能按照廣播編排人員自己的喜好來編排,必須充分考慮各個年齡層的需求,把經典和流行音樂穿插交替編排,這樣才能滿足不同人的需求。此外,節目的串聯、廣告的過渡等,都要自然有序、有機融合,這樣才能打造有品質的電臺。
總之,當廣播媒體遇上汽車,廣播的春天隨之而至,爭取更多的車載收聽人群,已成為各大廣播電臺的首要任務。廣播市場的爭奪,很大程度上也是對車載受眾的爭奪,我們必須轉變思路,充分掌握車載人群的收聽特點,有針對性地編排節目,提高節目質量,才能搶占受眾市場制高點,在媒體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