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盛林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纈沙坦或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72例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隨機分配法平均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纈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對照組則應用貝那普利于阿托伐他汀聯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血清BNP水平與不良反應以及臨床療效進行記錄與對比分析。結果:經過治療后,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88.9%)與對照組(86.1%)相當(p>0.05)。兩組患者血清BNP水平均得以降低,其中實驗組整體效果相對較優。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實驗組為11.1%,對照組為8.3%,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利用纈沙坦或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纈沙坦;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1-120-01
心肌細胞受到炎癥以及過重的血流動力學符合等因素的影響時,會導致損傷,致使其結構以及功能出現變化,使得心室的正常功能出現異常改變,患者則主要表現為乏力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此種情況即為心力衰竭[1]。若上述情況持續存在,則為慢性心力衰竭。本研究采用纈沙坦或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與對比分析,獲得了一定的結論,現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間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級(紐約心臟病協會)為II-IV級的72例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結合隨機分配法將其平均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即每組各36例。其中,實驗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范圍為41-80歲,平均70.3±6.7歲;平均身高為160.4±5.8cm,平均體重為54.1±11.3kg;NYHA分級方面,II級19例,III級12例,IV級5例。對照組患者中21例為男性,15例為女性;年齡范圍為42-79歲,平均69.7±7.1歲;平均身高為161.2±5.5cm,平均體重為53.9±10.8kg;NYHA分級方面,II級18例,III級14例,IV級4例。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采用纈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的方式進行治療。即實驗組每日服用一次劑量為80mg的纈沙坦(SD34018,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與10mg的阿托伐他汀(2012601,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對照組則每日口服貝那普利(45837008,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與口服阿托伐他汀各10mg。所有患者均進行為期3個月的連續治療。
1.3?指標觀察與評價?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系統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BNP水平,同時對腹瀉、惡心、頭暈以及粒細胞降低和高血鉀等不良反應進行觀察記錄。臨床療效方面,若心功能改善為Ⅱ級,心力衰竭等相關癥狀完全消失,記顯效;若心功能改善為I級,心力衰竭等相關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記有效;若心力衰竭等相關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則記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患者例數之和占總患者例數的百分比。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相關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若p<0.05,則表明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均獲得了一定的療效。其中,實驗組顯效21例,有效11例,無效僅4例,總有效率達到88.9%。而對照組中的患者顯效與有效以及無效者分別為19例、12例于5例,總有效率為86.1%。將上述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p>0.05,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血清BNP水平以及安全性概況分析?本研究發現,患者經過相應方案的治療后血清BNP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實驗組患者由689.29±221.30ng·mL-1下降至221.32±124.71ng·mL-1,對照組患者則由704.19±206.92ng·mL-1變化為368.52±158.70ng·mL-1,由此可知實驗組患者血清BNP水平的改善情況較對照組患者更優(p<0.05)。在安全性方面,兩組患者中均有少數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其中,實驗組出現腹瀉與惡心的患者各1例,頭暈2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1.1%。對照組患者中1例出現粒細胞降低,2例出現高血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8.3%。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p>0.05,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的藥物種類中,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通過與AT1受體的結合,從而對血管收縮產生抑制;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從而使得心肌細胞的耗氧量得到降低;同時通過對醛固酮分泌量的影響,緩解水鈉潴留等情況[2]。而他汀類降脂藥物,不僅可降血脂,同時對于血管內皮功能以及心肌炎癥因子等具有良好的改善效用。本研究采用纈沙坦或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安全性均較好,與現有相關報道結果一致[3]。同時本研究發現,應用纈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后的實驗組血清BNP水平較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的對照組更為優良。表明纈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的方式在降低血清BNP水平方面更具優勢。
參考文獻:
[1]?孫艷華.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J].社區醫學雜志,2018,16(12):36-38.
[2]?劉梓新.纈沙坦或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27-28.
[3]?楊婉玲,楊金鴿,朱琳.聯合應用阿托伐他汀和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對血管內皮舒張功能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2):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