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波
【摘要】目的:探討進展性腦梗死超早期介入溶栓術的療效及護理經驗。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進展性腦梗死,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與超早期介入溶栓術治療,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給與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與圍手術期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各癥狀積分變化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無肌力、失語、偏癱、感覺障礙等臨床癥狀積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積分明顯優(yōu)于護理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進展性腦梗死患者中實施超早期介入溶栓術治療,并配合圍手術期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質量。
【關鍵詞】進展性腦梗死;介入溶栓術;臨床療效;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1-250-01
近年來,隨著進展性腦梗死發(fā)病率逐年上漲,進展性腦梗死超早期治療和護理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0例進展性腦梗死為研究對象,對超早期介入溶栓術的療效及護理經驗進行研究分析總結,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進展性腦梗死,所有患者經CT檢測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排除腦出血、心肌梗死、近期有過大型手術患者,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52.5±3.7)歲,其中18例出現意識障礙,23例出現肢體偏癱,26例出現失語伴隨偏癱;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29~76歲,平均年齡(52.5±3.5)歲,其中20例出現意識障礙,22例出現肢體偏癱,25例出現失語伴隨偏癱;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與超早期介入溶栓術治療,入院后均進行腦血管造影檢查,根據造影結果找到血栓閉塞部位后,插入Tracker微導管,將30~50萬U尿激酶和50ml氯化鈉(0.9%)混合稀釋,使用微量泵將尿激酶在1h內注入局部動脈,觀察患者注入后情況,術后5天對患者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指標進行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對患者進行肝素對癥處理。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具體措施如下:術前護理。腦梗死后患者出現肢體障礙和語言障礙,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加之,許多患者對預后效果期望較高,一旦為達到期望治療效果,易產生悲觀情緒,不利于患者治療。因此,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多和患者交流,詳細告知治療方案、注意事項、以往成功治療案例,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另外,術前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左側肢體,快速建立靜脈通路,并對患者肝腎、血壓進行檢查,幫助臨床醫(yī)生準備好術中所需醫(yī)療器械,在術前8小時提醒患者禁食,并做好備皮工作。術中護理。提前準備好阿托品、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搶救藥物,并對患者生命體征和心電進行密切監(jiān)控,觀察患者是否存在意識變化或頭痛癥狀;根據醫(yī)囑對患者進行藥物輸注,輸注前需仔細確認藥物名稱、劑量及輸入方式;觀察患者凝血時間、血小板、纖維蛋白指標、肢體功能、語言功能及意識改變情況,多和患者溝通,轉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緊張、不適感。術后護理。術后患者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穿刺部位應24h制動,以免出現紅腫和滲血;觀察患者下肢顏色、足背顏色、神經功能、血壓情況,一旦發(fā)現異常應及時告知臨床醫(yī)生;提醒患者術后多飲水,增強新陳代謝能力。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無肌力、失語、偏癱、感覺障礙進行評分,每項總分為3分,分數越低,則表示患者臨床癥狀越輕。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n=45)護理前無肌力(2.29±0.26)分、失語(2.39±0.46)分、偏癱(2.70±0.53)分、感覺障礙(2.11±0.62)分;護理后無肌力(0.87±0.20)分、失語(1.34±0.26)分、偏癱(1.21±0.17)分、感覺障礙(1.45±0.36)分;觀察組(n=45)護理前無肌力(2.27±0.25)分、失語(2.42±0.36)分、偏癱(2.58±0.37)分、感覺障礙(2.08±0.61)分;護理后無肌力(0.31±0.11)分、失語(0.34±0.22)分、偏癱(0.24±0.23)分、感覺障礙(0.34±0.21)分;護理前兩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積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積分明顯優(yōu)于護理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進展性腦梗死致殘率、致死率較高,發(fā)病后6h內未采取治療措施,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情況加劇,治療難度上升[1]。超早期介入溶栓術是目前進展性腦梗死最佳治療方式,再結合有效護理措施,可對患者血壓進行控制,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愈率[2~3]。本研究對我院90例進展性腦梗死均采取超早期介入溶栓術治療,配合不同護理方式發(fā)現,觀察組無肌力、失語、偏癱、感覺障礙等臨床癥狀積分獲得顯著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超早期介入溶栓術配合圍手術期護理可改善進展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梁佩云,陳建娥,王麗等.進展性腦梗死超早期介入溶栓術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6,26(7):613-615.
[2]?王曉佳.進展性腦梗死超早期介入溶栓術的觀察及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33,41.
[3]?趙亞楠.進展性腦梗死超早期介入溶栓術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32):160-161.
[4]?趙琳.顏燕.李艷霞.孫靜群.楊榮利.分級翻身法預防ICU患者壓瘡的隨機對照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08:561-564
[5]?王麗.李樂之等.住院期間壓瘡高危人群的營養(yǎng)篩查和評估.護理研究2015
[6]?郭志穎.三種清創(chuàng)方法結合整體護理干預在Ⅱ-Ⅳ期壓瘡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98-99
[7]?馮塵塵.護士壓瘡預防知識、態(tài)度與行為的相關研究.中現代護理雜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