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曉華(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導游作為我國旅游業中的一線工作人員,直接對客服務,是旅游業發展中的重要人力資源,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直接關系到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導游作為直接對客服務的一線旅游工作者,他們是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國家的“形象大使”。游客離開自己的常住地外出旅游,導游是他們到達異國他鄉第一批接觸的當地服務人員,導游的形象直接影響到地方甚至國家的形象。導游在工作中接觸的客人形形色色,面對的誘惑各種各樣,沒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養,導游極易在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上出現退化,致使導游做出有違職業道德的事情,對地方甚至國家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導游長期工作在宣傳第一線,對工作所在區域的宣傳具有重要作用。在和游客接觸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對黨的政策方針進行宣傳,另一方面要對游客各方面的問題作出準確的解答。如果沒有豐富的思想政治知識,很難在宣傳中正確把握黨的方針政策,也很難解答游客提出的有關思想政治方面的問題。
課程思政的實施依賴老師,老師對課程思政教育的認識直接影響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長期以來,專業教師的教學重點都放在專業知識的教育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自己的職責是把專業教育搞好,思政教育應該由思政老師負責。在這種認識下,專業教師對思政教育興趣不高,對思政教育研究欠缺,對專業課程和思政內容的結合缺乏積極性。
隨著大學逐年擴招,近年來進入高校任教的年輕老師數量急劇增加,由于剛踏上教師崗位,很多年輕老師雖然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在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上還有待有待提高。在專業教師群體中,他們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專業教育上,對自己所任教的專業課程有較多的研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學具有較高水平,但在思政教育上疏于學習,研究偏少,對思政內容缺乏了解,對新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學不透吃不爛的情況突出,在課程思政教育中比較吃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雖然各院校在導游專業開設了部分專門的思政課程,但在導游專業課程中,涉及到思政教育的內容極少,僅限于《導游業務》課程中關于導游素質要求的一小部分論述,這既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不符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導思想。
在專業建設上,大部分院校重視專業教學,輕思政教育,甚至專業課程的教學與思政教育內容相脫離,無法實現真正的思政教育。在專業教學的改革中,很多院校通過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專業素質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如果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學生在素質上就會有重要欠缺,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不到提高。從導游專業的情況看,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融合的不足,學生無法真正實現思想政治覺悟,就無法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導游。
當前高校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極為單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導游專業課程教學實施思政教育,導致其思政教學活動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課程思政的教學作用。通常情況下,對于課程思政的教育方式多是以“填鴨式教學”的形式進行說教式教學,甚至一些教師多是直接照搬書本知識教學。這種狀況雖然隨著“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有所轉變,將課程思政的內容融入專業課程中,但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上并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變,無法真正扭轉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單一的局面。因此,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必須創新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將課程思政的育人機制落到實處,培養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社會建設需要的人才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在專業知識上下功夫,還要在“育德”教育上有突破。課程思政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教師對課程思政教育的認識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一方面,課程思政視角下首先應提高導游專業教師,對于課程思政教育的認識,不能簡單認為課程思政對于專業人才培養無關,應以自身教學認知的轉變,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程思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理想,腳踏實地,堅定地將自身的理想落實到實際行動,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高校應重視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的融合,在教學資源投入上提供資源,然而從實際而言,當前高校對于課程思政教育的投入建設存在很大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對于課程思政教育的忽視。
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專業教師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于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十分重要。因此,課程思政下的專業人才培養,應注重提升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的水平,保證其專業教師具有高素質的教學技能,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以更好地開展專業的教學活動。一方面,課程思政下專業教師應深入學習并理解新時代下的課程思政政策和內容發展,堅定高校思政工作指導精神,樹立高度的思政道德及師德,從而做好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專業課程,培養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精神。另一方面,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教師應自覺意識到自身的教學責任,尤其是導游專業教師應具備其他教師更出色的實踐操作教學能力,并更夠巧妙地將思政教學內容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價值觀及職業觀。另外,課程思政下專業教師除了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同時還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而實施科學且正面的教學活動。
現代社會主義建設中,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對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十分大,且旅游業會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發生相應的變化。在此形勢下,與旅游業服務息息相關的導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也應與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變化相匹配,通過融入思政課程內容,實施愛國教育。一方面,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人才培養應普及中國經濟發展變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對祖國的大好河山保持高度的熱忱,從而培育導游專業職業熱情,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另一方面,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人才培養,應注重充分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要素,將其與專業課程內容和實踐發展動態結合,并根據當前的行業發展需求不斷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導游專業人才培養應充分利用所有的教學資源,如充分發揮教師、實踐單位等作用,進一步豐富導游專業教學的課程內容。另外,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應結合課程思政視角,學習優秀的導游模范,以實施示范性的教學引導,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導游職業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高校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層出不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不能簡單的一味引入,而是應結合專業教育的特點,積極融合相匹配的教學方法,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課程思政視角下導游專業人才培養,應與導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像匹配,合理融合教學方法,如翻轉課程、微課教學等,以最大程度上極大學生對于導游專業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并對導游專業這個行業激發職業熱情。一方面,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應將課程思政思維與導游專業特點結合,巧妙地將課程思政思想融入日常的導游專業課程教學中,如通過情境教學方式,將課本上生硬的知識生動地展示在課堂中,充分帶動教學氛圍,并通過氛圍的熏陶,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想學習,梳理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課程思政下導游專業人才的培養,應積極運用案例教學,通過展示生活中的事例,甚至教學以身作則,使得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識和思想,并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
課程思政下,高校課程規劃應以專業為導向,積極推動導游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改革,潛移默化地融入思政要素,整合課程教學內容,科學規劃導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因此,提出課程思政視角下導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包括提高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教育的認識、提升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的水平、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要素以及改進課程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打造全面的導游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著力提升導游專業人才培養效率,也為未來導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科學規劃,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